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春芽颜易存第一部悲欢离合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郑柳林庄走一遭

第一百六十一章 郑柳林庄走一遭

    “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深山出太阳,只盼着能在人前把话讲。”这是郑老拐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相信有一天一定会有人寻过来,他也希望那一天早早的到来。可以将瞎老哥对他的嘱托,和来人说清楚。这样他哪怕第二天就死,他也能闭上眼了。

    程旭和程翔的行动很快,各自在自己所在的单位,安排好了假期。赶往易存提供给他们的地址。乍一看到这个地址,程翔感觉有些熟悉,可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没有任何的波折,在一个原籍是这个县的战友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位于县东的灵岭堡镇郑柳林庄。之所以叫灵岭,是因为当地人觉得此岭有灵,可以保证黄河及其一个重要支流能够各按其位。它是据说在尧舜时期,就天然形成的一道堤岭。有它的阻隔,黄河和这个支流发再大的水,都能保证这一方百姓保收七成以上的收成。

    郑柳林庄就是位于这个镇的偏东3公里处。这个村子不大也不小,在河南这样规模的自然村数不胜数。郑柳林庄四面都有进村的路,但是北面和东面是正儿八经的主干道。程翔的战友是县西北方向的,所以是从北面进的村。郑老拐家位于村中偏东方向。所以尽管他们进村比较早,还是完美的错过了和郑老拐第一时间见到。

    郑老拐从小跟着爷爷,也是郑阳的爷爷的父亲,练就了一身厨艺。是当地十里八村,有名的乡村厨师。郑老拐应自家妹妹的邀请,去给妹妹的婆婆做寿掌勺。他前脚从村东走,程旭程翔俩兄弟,就在战友的陪同下,从村北进了村。

    拿着母亲大概40岁左右,穿便装的照片,一路挨家问着是否有见过照片中的女人。村北面几乎所有的上点年纪的村民,都说好像是见过,但是谁都想不起来照片中的人是谁。

    是啊,易存的母亲走时易存才不到3岁。似是弹指一挥间,36年都过去了。谁还能记得清楚哪个疯傻的女人那?一路从郑柳林北进村,俩兄弟越问心里越没底。战友是个有心人,悄悄的拿出笔记住他们已经走过了多少家。大概有多少家好像见过,多少家压根直接摇头,他都在本子上记得清楚。

    晌午了,兄弟俩和战友一口水没喝过。从7点多钟到12点,不停声的挨家询问。嗓子都冒烟烟儿了。程旭程翔甚至都怀疑,这是易存故意考验他一家的手段。

    来到村子中间仅有的饭店,一人点了一份儿肉丝炝锅面。还点了一盘儿凉拌的黄花菜和当地特有的卤羊肉切片。三个人每人又喝了两瓶矿泉水,冒烟儿的嗓子才得以缓解。

    和小饭店的老板聊了下,老板是个看着有40多岁的中年人。看了半天照片,觉得像谁,拼命的想到最后告诉三人像那个谁。至于具体是那个谁,最终也没有明确。听到他明确的说像谁,三个人同时兴奋了起来,但是最终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三个人瞬间又像斗败了的公鸡,沮丧到了极点。

    尤其是程翔,甚至怀疑自己拉程旭来这一趟是否有必要。战友复员后在家乡做了多年的买卖,对于程翔这个老上级,他再了解不过了。从搭在胳膊上的外套兜里,拿出巴掌大小的笔记本,拿着笔指着念念有词道“共走访119家,说见过的共17个正零一画,也就是86家说好像见过照片中的人…”

    不等战友说完话,程翔就夺走了他手中的小笔记本。认真的端详着记录的数据“老赵你行啊,照你这个统计,从概率学的角度看这个走访情况,咱们肯定是没有错啊。”程旭是最了解这个双胞胎弟弟的人,斥责他道“就看你在这上蹿下跳,这个村四分之一都没有走完,你就急的屁股跟被火燎了似的。咱姥60多年都不知道姨妈的存在,你走这点路算啥?”

    其实程旭也有些急躁,眼看都要到目的地了,最后的一公里却是干着急走不完。他在怼程翔的同时,也是在敲打自己再耐心点。

    顺着小饭店老板的指引,知道村东头住家比较集中,三个人就照指引找了过去。走过一条长有100来米,横接两条街的胡同,三人来到了一个只有半条街的街道。街道的顶头是一堵高高的墙,而这堵墙,三人很快就分辨出是学校的院墙。胡同口左转就到了春芽一家,原来住的那个破庙院。

    破庙院自春芽走后,就被几家说是公家的地方不用白不用,给随意占了去。直到2009年,郑有财才把整个庙院给买了下来。庙院足有3亩多大,除了庙院的正房还完好无损的保留着外,其他的地方啥值钱玩意儿都没有了。连同正房还有春芽一家几口曾住过的,那几间靠近庙门的烂屋的木制门窗都被拆走了。

    庙里原来供奉的说是一个在闹蝗灾时,救助全县老百姓的一个大善人。蝗灾来时老百姓庄稼被损害,全县的老百姓颗粒无收.这个大善人开自己家的粮仓救助老百姓,直到自己家粮仓清空。然后又变卖家产到外地购粮,结果自己饿死在购粮的路上。

    老百姓感念他的救命恩情,在年馑好后,自发的给他建了这座庙。庙名:仁德庙,并真心的奉他为天上的神明。当地老百姓至今都有不少家过年的时候,除了供奉天地君亲师,还供奉曾经有恩于自家的这个仁德公。

    在当地这个仁德公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至今为止,当地都流传着仁德公,救助全县几万百姓的故事。当时的村干部林天德,就是因为仁德庙的仁德传承,才让春芽一家住在这里的。给了春芽一家,长达十三四年的容身之所。易存当时的状态不好,自然没有跟程岩姐弟三人讲述的这么详细。只是简单的告知了三人,郑柳林庄的地址。

    仁德庙的对门,就是郑有财住的这边院儿。看着不像是家里无人,程翔就又当了一回敲门人。敲了半天,没有人应。白天大多数的时间,李彩灵都会待在公婆那个院儿。郑有财会去村北头自家的养殖场干活儿。

    还是年轻人耳朵好使,听到后院有人敲门。程翔已经敲得耐心耗尽了,以为没人,转头就向下一家走去。等李彩灵从里面打开自家的大门,门楼下并没有人。正在纳闷儿,自家婆婆就从身后走了过来。

    走出门楼,有财妈左右看看,看到已经又走出好几十米远,已往下家走的程翔三人。有财妈大声问道“你们寻谁啊?”老拐的老伴儿,了解他的心思,但凡有陌生人敲门,她都耐心的询问。哪怕走出去很远,她也会追出去问。

    三人同时回头,程翔战友给他们翻译当地方言的意思。看是有人特意出来问,程翔几步就跨到了老拐老伴儿跟前。他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拿着手里的照片,放到老拐老伴儿的眼前问“请问您认识照片上的人吗?”老拐老伴儿看着照片,颤抖着手主动的接了过来。

    定定的盯着照片看,想要张嘴。嘴巴却像被封住了一般,不住的颤抖着,怎么也张不开嘴。眼睛也瞬时模糊了起来。李彩灵看情况不对马上扶住婆婆,一把夺过照片。边看边问道“妈,真有人寻过来了?是不是嘞呀?”老太太激动的捂着嘴呜咽着直点头。

    在几人的注视下,缓了好一会儿,老太太终于让自己激动的情绪平复了下来。清了清嗓子道“相片里头嘞人,像春芽她妈。村里头人都叫她女老憨,实际上她叫闻豫。只有俺家老头和我知道她嘞名字。恁几个到家里头坐吧。”

    程旭程翔听到这里,开心的不得了。没有想到有小店老板指路,竟然这么快就有柳暗花明的收获。三个人跟着有财妈和李彩灵进了院子。李彩灵嘱咐老太太道“妈,你带他们去后边吧,我骑电动车去把俺爸叫回来。”有财妈带着三人绕过胡同,来到了李彩灵口中的后边儿。

    将三人让到院里的一张石板桌前坐了下来“你们先坐着等会儿,俺儿媳妇去接他爸回来。这事俺家老头最清楚,他等你们很长时间了。这些年他那都不敢去,就怕你们寻过来他没有在家耽误事儿。”三人坐定听老太太这么说,惊得是面面相觑;竟然有人在等他们。

    “你们怎么知道我们会找过来,是易存告诉你们的吗,您家老头等了多久?”“不是春芽,是春芽她姥爷。俺家老头等了快30年了。他交代俺们家老头,肯定有人能寻过来...”说完这句,老太太没再说,因为具体要寻谁,寻过来干什么,她也不是很清楚。

    “我去给你们倒水,你们等会儿,他一会儿就回来。”程旭程翔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楞在原地犹疑“等了快30年,春芽是谁?和我们找的这个人是什么关系?”显然他们不明白,这里这个等了这么久是什么意思,俩人同时想“难道我们要过来,易存的姥爷竟然提前知道。有没有是找错人了,老太太一直在说春芽,春芽又是谁,是不是我们找错人了。”

    易存曾经在姥爷去世前,答应姥爷自己从此只叫颜易存,要好好的活下去。春芽这个小名自然也未向程岩姐弟三个提起。

    “哦,忘了说了,春芽就是你们说嘞易存,春芽是易存的小名。她在俺们这儿长到差不多十三岁,俺们习惯叫她春芽。”“这样啊,那怎么说您家老头等了快30年了,确定是等我们吗?”

    这是怎么回事啊,程旭程翔感觉很懵。老太太显然注意力,已经不在这里了。其实也是因为老太太,确实不知道这等的其中详情“你们等会儿吧,我去给你们准备茶。”说完,老太太自顾自,转身回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