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汉末定乾坤 » 一百一十四:官治改革

一百一十四:官治改革

    建安十五年初,襄阳侯李逸潜回洛阳;诛董承、伏完、孔融等及其心腹同党等数十余;并族人计七千余;所涉者万余人。皇后曹清遭押入掖庭幽禁;贵人董氏乃董承之女,已有孕在身,本该处死,幸阳翟长公主刘脩哭告得免,也幽闭于冷宫;因伏完之故,其妻阳安长公主刘华,及伏完与刘华之女伏寿,母女二人也遭禁于幽室;阳翟长公主刘脩百般哭求直至昏厥,李逸怜之,方允其请,将刘华及伏寿迁至相府偏院中幽闭安置。

    屯军将军张卫虽为张鲁亲弟,本应连坐遭诛,念其从征益州、凉州之功,免死;夺职为民,并家小等皆需押赴洛阳下獄;哪料张卫闻知,竟不待天使至,未等押解起行便自刎而亡。李逸闻知,感其忠烈,下令厚葬于汉中,并赦其全家之罪,追复其职,准其子袭爵。

    洛阳之变,天下震惊,自此天下皆知李逸虽仁德,亦不失狠辣!朝中众臣皆不复昔日私谋之胆。

    李逸平定洛阳之变,献帝惊惧不已,月余尚不敢上朝。

    荀彧、钟繇、毛玠等十余人,联名上书天子,奏请天子复李逸相位,加封为公;献帝惊惧,不敢不从,遂即昭告天下,加李逸为唐国公,丞相、领大司马大将军职、加九锡、赐罗盖、总领朝廷军政,允其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入朝。

    李逸再三上书推辞不受,献帝纳荀彧等进言,再下诏封李逸为唐公;建都许昌;其子李安为世子;李逸方谢恩领受。

    建安十五年春,李逸上表改封官制,改三公九卿制,为三省六部制。李逸自领丞相;以贾诩为中书令,掌中书省一应机要;荀彧为侍中,领门下事;诸葛亮为尚书令;总领尚书六部兼兵部尚书。

    以荀攸为吏部尚书;毛玠为侍郎;陈群为户部尚书,王粲为侍郎;钟繇为礼部尚书,田丰为侍郎;满宠为刑部尚书,逢纪为侍郎;沮授为工部尚书,杜袭为侍郎;

    以黄权为凉州刺史,傅巽为治中,皇甫威为凉州都督;杨秋、韩德、杨昂、杨任为凉州统军将军。以李儒为雍州刺史,刘先为治中,于禁为雍州都督、吴兰、张翼、邓贤、雷铜、为雍州统军将军。以法正为益州刺史,秦宓为治中,魏延为益州都督,张任、颜严,霍峻、李严为将军;以李恢为汉中太守,阎圃为治中,孟达为都督,杨怀、高沛、吕义、冯习为汉中将军;以太史慈为荆州都督、蒯良为刺史、蒯越为治中;宋谦、贾华、陈应、刘磐、为荆州将军;以闫象为扬州刺史、杨弘为治中,张辽为扬州都督,文聘、苏飞、乔蕤、乐就等为扬州将军;以杨修为兖州刺史、崔琰为治中,赵云为兖州都督、陈到、刘辟、孙观、臧霸为兖州将军;以审配为豫州刺史、许靖为治中,黄忠为豫州都督,管亥、陈纪、陈兰、凌统为豫州将军。以高顺为司隶校尉;驻洛阳防御;以张颌为前将军,驻官渡;左将军颜良,右将军文丑,虎卫将军典韦皆随驻许昌;以虎威将军马超为河北都督,庞德、马岱、曹性等人为副,驻守河内、平阳;以甘宁为水军大都督,周泰、蒋钦、陈武、凌操、董袭、为副将;

    封赵云、马超、黄忠、甘宁、张辽为五虎上将;张颌、颜良、文丑、周泰、太史慈、庞德、魏延、凌统八人为骠骑。高顺、于禁、张任、文聘、为四方统领大将军,

    复以向朗为议郎、向宠为材官将军;征调粮草。其余众文武皆有封赏。各部各司其能,众人各安本职,外御诸侯内治民生。

    曹操刘备孙策等闻李逸称公,刘备当即檄文天下,言李逸朝纲独断,擅权误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同时刘备号召天下忠义之士起兵讨贼。

    曹操等人见李逸改革官职架构,十分明显李逸已具整套官员班底,若李逸谋反代汉自立,很容易便可成功;且其治下七州也必然平稳过渡。曹操虽有联盟刘备讨伐李逸之心,奈何张颌、马超两支军马如同眼中之钉肉中刺一般,紧紧扎在官渡和河内,威胁河北安危;使得曹操不敢轻举妄动;再者曹操十分清楚,李逸帐下的猛将着实厉害,个个都是大将之材,反观自己帐下,唯有夏侯惇、曹仁徐晃寥寥数人可与之相匹敌。实力差距太大;刘备除了关张二将,更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将替他驰骋疆场;好在吕布麾下侯成魏续等阴差阳错之下,投奔了刘备;才让刘备的武将班底不那么难堪。

    正在刘备曹操二人有心无力之机,一则消息倒是让二人同时精神一振;那便是占据交州和江东的孙策终于有所动了。

    孙策趁刘备曹操吕布联军攻李逸之时,派手下善辩之士携重礼交好南蛮王孟获;使之引蛮兵北上,不断侵袭蜀南诸郡;待李逸称公,孙策当即檄文天下,言称奉天子诏讨伐汉贼李逸。孙策使大都督周瑜引孙恒等战将十余人,起军十万出江东至庐江,进犯寿春;以程普韩当等起兵十万,出交州而击荆南四郡。孙策终于按耐不住,彻底与李逸撕破脸开战了。

    此时的李逸正于许昌督造唐公府铜雀台;将刘脩貂蝉等一应妻妾尽数安置在铜雀台中;同时与诸葛亮、荀攸贾诩等人每日研讨军阵之术,商讨治国方略。闻报称孙策起兵来犯,李逸轻笑道:“孙伯符终于按捺不住了,呵呵,人称周瑜世间奇才,今观之也不过尔尔,若半年之前,孙伯符趁我全力与曹刘对抗之时,兵分三路进犯,恐我荆南四郡于扬州皆已失矣。此番曹刘败退,孙策独力来犯,无异于自寻死路!”

    “主公不可大意,今孙策既敢如此行事,必是有所谋也!主公可传令各部全力戒备才是!”诸葛亮一向谨慎,出言进谏道。

    “孔明所言甚是,孤自当谨慎从事;传令荆州太史子义,扬州张文远、整顿戒备,全力抗敌!命水军都督甘兴霸,速发兵寿春,助张辽破敌。”

    “诺!”传令官急速退去,诸葛亮又道:“曹操刘备皆枭雄也!前番虽败于主公之手,然,知如今孙策进犯,岂肯坐失良机?料必有所动,主公不可不防!”

    “呵呵,今马孟起雄视河内、平阳等地,曹操万不敢分兵渡河,然孟起虽勇,智谋之术却是略显不足,曹操麾下又多善谋之士,不容我不慎重;文和,汝出自西凉,与孟起有同乡之交,今命你为军师郎将,速去河内以助马超;还望文和谨慎,万勿使马超所部有失!”李逸笑着对贾诩道。

    “诺!诩即刻起程!”贾诩当即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