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并地幽兰 » 第一章 狄公致仕遇奇事

第一章 狄公致仕遇奇事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通往并州的官道上人来人往,行色匆匆。此时,几匹马押着一辆大车,正由远及近缓缓行来,为首者勒紧缰绳,骏马轻啸一声停下了脚步。

    马上乘客是一名身形健硕的老者,深邃的目光中充满着智慧,轻抚颌下五柳长须,微笑注视着这繁忙的景象。

    身后马蹄声碎,一名三十多岁,面容坚毅的年轻人纵马来到老者的身旁,紧紧护卫着他。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原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

    “大人,您在看什么?”元芳轻声问道。

    老者转头看他了一眼,笑道,“元芳,你看,这官道上人来车往,都是往并州方向而去,再往前三十里就是并州城了,总算是要到家了。”

    元芳四下看了看,也笑了,“大人,您这是有感而发吧。还记得上次皇上准您回老家休养,您却非要绕道凉州去看曾兄,当时我就说您是闲不住的。果然,在凉州碰到了黑衣社。”

    此言一出,老者哈哈笑了起来,用手指了指元芳,“好了,上次我是担心曾泰初在高位,处事不周,这才去探他一探。这次不会了,我们是直奔并州,你看,快要到家了嘛。”

    元芳一听也乐了,“那大人,咱们继续赶路吗,趁天色尚早,直接进城?”

    老者连连点头道:“对对,继续赶路,顺便还可以看看这似锦春色,是不是啊,元芳?”

    元芳摇了摇头,笑道,“大人,我跟了您这么多年,可真是难得看您有这样的闲功夫。”

    老者又是一阵哈哈大笑,策马慢步向前奔去。两人的对话也引得后面跟随的一帮侍从、护卫一阵大乐,继续押着大车跟了上去。

    这名老者正是大周宰相、内史狄仁杰,屡破奇案,劳苦功高,此次奉武皇恩旨,带着元芳及一干护卫致仕并州老家。

    狄公一行人继续沿着官道向前走去,却见迎面过来一队道家法师的仪仗。前方四名道童泼水洒花,口中高呼:玄武大仙驾到,凡人退避。中间一抬竹轿,上坐一名中年道士,后面亦跟几名道童,手持布幡,上面似绘有龟蛇图案。

    那道士一身八卦法袍,手持拂尘,似有几分仙骨,此刻正自闭目养神,嘴里微微念叨着什么。过往行人见此仪仗走来,纷纷向两旁避让,更有甚者跪下叩拜,脸上满是虔诚与恐惧。

    狄公吸了口凉气,目光有些犹疑。元芳却说道:“好家伙,这就是朝廷钦差大臣到了,也不过如此吧!”

    “嗯,元芳,叫大家先让过道路。”狄公话音刚落,仪仗已到眼前。元芳正吩咐狄春等人避在一旁,仪仗前面的一名洒花道童,大声喝道:“尔等何人,见玄武大仙为何迟迟不避!”

    元芳闻言心内不快,嘴里重重的哼了一声。狄公赶紧上前说道:“行路之人,初到此地,不知大仙降临,我等这就让出道路。”说完朝众人使了个眼色,随行卫士将车辆马匹快速移向道旁。

    道童有些不依不饶,“尔等凡人,见到大仙却不跪迎,还如此慢怠,真不怕神罚降临吗?”

    元芳脸色铁青,正要重重回他几句,狄公连忙拉住了他。只见那轿中的中年道士开口说道:“松风,不得无礼,他们只是动作慢了些,不必如此惊吓于人,退下!”

    那道童瞬间变得很是恭敬,立即退在一旁。中年道士让人落下竹轿,对狄公说道:“弟子无礼,行路人不必在意,敢问所为何来啊?”

    狄公回道:“半生飘浮,回乡休养。不知大仙道号,仙府居于何处?”

    中年道士笑了笑,那名叫作松风的道童抢先说道:“此乃并州紫阳观仙师玄阳子,玄武大仙降世,为尔等凡人消灾祈福而来!”

    狄公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哦,失敬失敬,他日有缘定要到仙府参拜一番。”

    玄阳子点了点头,不再回话,作了一个稽首,便让众道童起轿离开,狄公等人目送着仪仗慢慢从身边经过,这才准备继续赶路。

    “真是岂有此理,这还没有到并州城呢,却先是遇到了一拨装神弄鬼之徒。”元芳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

    身后的李朗也说道:“当初在凉州也是一帮自称天王大神的,还不是让我们给了账了!”

    狄公一摆手,“哎,算了,这大仙还算以礼相待,我们不必与之计较,继续赶路吧。”说着意味深长的看了竹轿一眼。

    这时,一旁走来几名挑着竹框的过路村民,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的老人走上前来问道:“贵客,你们是刚从外乡来吧?”

    “啊,是啊,刚从京城回乡。”狄公笑道回道。

    “这就难怪了,这是并州有名的活神仙,祈雨治病样样灵验,当地百姓人人供奉,那紫阳观香火盛得很啊。不过……”老人话到嘴边,又有些犹豫起来。

    “哦,怎么了,老人家,有什么难言之隐吗?”狄公本能的觉得这其中有些蹊跷。

    老人还没有答话,他身边的一个年青人提醒道:“爹,别说了,小心大仙用神咒把你咒死,上次村里的林五不就是这样没命的吗。”

    狄公闻言一惊,转头与元芳对视了一下,正要再细问其中缘由,却听到后面传来一阵吵闹之声,连忙转头望去。

    原来,刚才从身旁经过的仪仗被一伙手拿棍棒的村民堵在了路中间,双方似乎在争吵着什么,堵人者情绪激动,似有大打出手的前兆。

    “狄春,李朗,你们率人在此等候。元芳,走,我们过去看看!”狄公勒转马头,快步奔了过去,元芳紧跟其后。

    此时,双方正剑拔弩张,几名道童护在轿前,中年道士面沉似水,嘴里快速的念念有词。

    堵人者领头的是一名衣着斜领袍的长者,只听得他大声叫道:“什么狗屁大仙,我就不信了,动动嘴皮子就能要了人的性命?今天我就是要在这里给张林讨个说法,揭穿他的真面目!”

    松风道童大怒,“尔等无知凡人,公然挡路,辱骂大仙,真不怕死到临头吗?”

    长者大笑道:“笑话,今天要么请大仙用嘴咒死我,否则我将你们全部抓去见官,为本村村民讨个公道!”

    这时,一旁看热闹的行人开始纷纷劝道,让长者快点向大仙赔罪,不然神罚临头,恐命丧当场。可长者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己见,与所带人等挡轿力争。

    “大人,怎么办?”元芳小声问道。

    狄公回道:“不急,先等等,静观其变!”

    话音刚落,竹轿上的中年道士猛然双目圆睁,瞪着拦路的长者,同时嘴里快速念叨着,却没有一人听明白他具体内容。

    “愚昧凡人,不知仙迹,神罚降临,天雷加身!急急如律令!”中年道士最后大声念了这几句,只见那长突然呆立当场,眼里似有无限恐惧,张口结舌,脸色苍白,嘴里发出“嗬、嗬”的声响,紧接着死死掐住自己的脖子,双眼一翻,歪倒在地。

    “啊!大仙发怒了,大家快跪下,不然都没命了!”看热闹的人群顿时“轰”一声,黑压压跪倒一片。那些跟随长者的村民,更是恐惧的浑身发抖,赶忙让出道路,匍匐于地大声求饶。

    元芳大吃一惊,看了一眼狄公,脸色有些发白,“大、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狄公心内也是大惊,摇了摇头,他想上去查看一番,却听那松风道童说道:“阻拦仙驾,已被神罚所惩,尔等将他抬回去,今后还有再犯者,下场如同此人!”

    村民连忙告饶,将长者抬到路边,让大仙仪仗先行通过后,才忙不迭找了一辆平板驴车,将尸身放置其上,垂头丧气的往回走。

    狄公等玄武大仙走远,这才大声呼道:“诸位乡亲,且慢行一步!”说着后面追了上去。几名村民听闻此言,都停下脚步,转头看着他,脸中写满了疑惑。

    “这位老先生,您这是……”一个壮年村民上前问道。

    狄公回道:“在下怀英,是个走方郎中,能否让我查查你们里长情况,看看还有没有救?”

    “唉,郎中先生,您就别费劲了,被大仙咒死的哪还有得救啊,哎,不对呀,您怎么知道他是我们里长?”壮年村民惊奇的问道。

    狄公与元芳看了一眼,说道:“哦,适才你们是跟随这位长者而来。你们穿着普通布衣,而他却身穿缮丝所制衣物,从说话投足可以看出,他是你们的领头的。”

    “就、就这样?”壮年村民有些不信的问道。

    狄公继续说道:“此为其一。其二,你们虽着布衣,却也不是普通村民,应该是跟随长者的护从甲丁,这一点从你们手持梆铃、木棍等物可以判断。我想你们拿着这些物什,是等着里长号令,借此聚集路人所用吧?”

    这下不只壮年村民,其余几人也一脸的惊奇,“嘿,还真神了嘿,说得一点都没错。春九哥,要不就让这么老先生看看吧。”

    那名被唤作春九的壮年村民点了点头,一边让开身子,一边回道:“老先生,您还真说着了。我们是这山中张家镇的,本来今儿个里长是带我们找这帮子大仙算账的,临来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就劝告我们不要自找麻烦,我们还不信,没想到,唉。”

    狄公心中见疑,走到驴车上长者的尸身旁,仔细的检查了起来,很快就倒吸了口凉气,不禁摇了摇头。

    “大人,怎么样了?还有救吗?”元芳从旁问道。

    狄公又摇了摇头,“没有脉搏了,看情形确已死亡,只是他的样子……”

    元芳急问:“他的样子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狄公没有答话,转头问道:“元芳,你看他的眼睛,还有表情,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元芳一愣,低头朝长者看去,“他的眼神很是惊恐,表情与是如此,仿佛、仿佛是看到什么极可怕的东西。”

    狄公点了点头,“嗯,不错。可是你想过没有,刚才我们都在现场,根本没有发现什么不同寻常之物,他为什么会是这副神情?”

    “不错,大人,这确是怪事一桩。不过,刚才我似乎感觉、感觉那个道士的眼睛变得有些不同,可又说不出来哪儿不对。”

    狄公一抬头,“哦,你也发现了?这里长死得怪异呀!”

    村民们被这二人表现搞得有些迷糊,春九壮着胆子开口问道:“老、老先生,你们说什么呢?我们里长还有救吗?”

    狄公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真的已经死了,我也是无能为力。”村民们失望的低下头,向狄公道了几声谢,就又开始拉着驴车准备往回走。

    狄公心里隐隐有一种感觉,这件事的背后一定有着重大的缘由,思索之下,嘱咐道:“元芳啊,让狄春他们先行进城,我们跟着这些村民过去探一探,我看这里面定有文章。”

    “是,大人。”元芳领命而去。狄公赶上几步,声称自己要进山采药,想与村民同行,希望他们能带路去他们村子里看看,顺便也可以为乡亲们瞧瞧病。

    村民们见狄公神情祥和,气度不凡,再加上刚才几句话就点出他们的出身来历,对他都有些敬服,也就没有多加阻拦。

    “怀老先生,您说为村民们治病啊?那敢情好,只是山里人家穷,只怕付不起多少诊金。”春九叹了口气道。

    狄公回道:“哎,治病救人是怀某的本分,如果治得好,只要主人家招待些粗茶淡饭也就是了。”

    村民们纷纷点头,对狄公越加刮目相看。很快,元芳从后跟了上来,言道一切已经安排妥当。

    狄公点了点头,与元芳一道跟着村民朝山里走去。与此同时,官道旁的一株矮树后面,一个带着鬼脸面具的怪人正盯着他们,嘴里还发出了得意的哼笑。

    东都洛阳,上阳宫御书房,皇帝武则天正在批阅奏章,力士通传宰相张柬之有要事求见。

    武则天一抬头,“哦,叫!”

    张柬之快步入殿,叩拜之后奏道:“陛下,日前接到并州刺使六百里加急塘报,太原县深山出现大地陷,内中惊现几十具白骨,且被摆放成了奇异的图案。”

    武则天一惊,“哦,有这等事?”

    张柬之道:“正事。此事万分诡异,而今百姓议论纷纷,地方官吏无从查起,特请圣上定夺。”

    “柬之,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武则天问道。

    “陛下,命并州刺史保护好现场等一切相关物事,派得力重臣,令地方官吏全力配合,迅速侦破此案。”张柬之回道。

    武则天点了点头,“嗯。狄怀英快到并州了吧?”

    张柬之答道:“陛下明鉴,狄公一行近日就会到达并州,此案若有由他亲自处置,想不日定有结果。”

    “嗯,不过朕才允了狄怀英回乡休养,如今旨意下达未过多久便又委其差事,会让人觉得不通人情啊。”武则天沉吟了一下。

    张柬之答道:“陛下,狄公者,梁柱之才,志虑忠纯,心系民生,且为陛下倚为腹心,定不会负圣上所望。况狄公善断奇案,碰到此等异事,他也定不会放过的。”

    武则天点头笑道,“柬之言之有理,朕即刻下旨,复狄怀英内史职,加黜置使,兼并州大都督,提调并州一切军政要务,查察大案,便宜行事,以安民心!”

    张柬之躬身道:“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