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浮生问剑录 » 第三十二章 入学考试

第三十二章 入学考试

    沐羽道:“老先生,有什么问题吗?”

    这时,传来稀疏的讨论声,一些高年级的学子指着这边,议论纷纷。

    “这么小,才刚识字吧?”有人说道。

    “太学可是全国最高等的学府,不是那些交钱就能进的私塾,或者下三滥的书院。”有人摇了摇头道。

    “我们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学生,是多大年纪入学的?”有人问道。

    “不知道……但肯定不会这么小。”

    “是十岁,当时被称为神童。”有人知道。

    “神童?我看也比不上这两位神童。”有人在阴阳怪气,引发一群人笑声连连。

    沐羽逐渐皱眉,朗声问道:“太学不是施行有教无类吗?不分尊贵卑贱皆可入学,难道对年龄有要求?”

    老头子似乎回过神来,咳了咳,道:“没有没有。可是……咳咳,我们是有入学考试的。”

    沐羽点头道:“我们正是来参加入学考试的。”

    他说得很自然,仿佛是在说“我们正是来吃饭的”这样简单的事。

    这再次引发了周围人的讨论。

    “不会吧?还真是来考试的?这成竹在胸的样子,有志不在年高啊……”

    “真自信……想当初,我考了三年才通过,那时候十三岁了。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说不定日后,我们还要常常向这两位神童请教问题呢。”

    又有人阴阳怪气。

    “笑什么笑!”老头子白眉抖动,威严地扫视周围,冷哼一声,喝道:“你们这点大的时候,敢一个人出门吗?别看了,都散了吧!”

    学子们似乎很怕他,瞬间不说话了,纷纷走远。不过有些好奇的,依然在暗中关注这边。

    “孩子们,跟我来吧。”老头子对沐羽和赵月莹说道,随后带着两人来到报名考试的地方。

    有两张桌子,都贴着纸,左边桌子的纸上写着“文”,右边桌子的纸上写着“武”。

    老头子和蔼地道:“选择你们想去的院,填上你们的姓名、年龄等信息。”

    不出意外,沐羽选择了文院。

    老头子见赵月莹竟然选择了武院,白花花的眉毛皱在一起,好心提醒道:“孩子,武院可是很辛苦的。”

    赵月莹仰起头,笑容自信,脆声道:“谢谢老先生提醒,不过我不怕辛苦!”

    “老先生,学杂费在哪里交?”沐羽问。

    “不收学杂费。”老头子摸了摸胡子,“太学对平民开放,不设立除考试之外的任何门槛,但有才能,皆可入学。一切费用,由国库直接拨款,这是圣上的恩德。”

    沐羽想到那个陛下,心机深沉,为人多疑,曾忌惮他的出生。没想到却也是个政事通达、重视教育的好皇帝。

    随后沐羽和赵月莹分开,分别去参加文武两院的入学考试。

    文院考试的地点在一排学堂中。

    参加考试的人很多,约莫有三百来人,沐羽在其中十分显眼。然而,和他一样显眼的还有一人。

    那是一个身穿布衣,却十分倨傲的少年,就在不远处,神色傲然,遗世独立,和周围人格格不入。

    沐羽两眼微眯。

    仿佛察觉到了沐羽的眼光,少年也回过头来。

    四目相对。

    沐羽平淡自然,一派祥和;肖天策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并非和善友好,而是一种绝对的自信。

    他张口说了什么,沐羽听不清,但从口型可以看出,是:“你输定了。”

    两人之前曾有过赌约,以入学考试成绩为评判标准,输的人不仅要下跪道歉,还要对另一人执师礼相待。

    沐羽笑了笑,不以为然。

    但他心里却并不敢轻视肖天策。

    肖天策是陈星仪的弟子,而陈星仪又是孟歌笑的师弟,才学本领非凡。况且肖天策还比沐羽大上两岁左右,多了两年的学习生涯。

    孟歌笑怕沐羽压力太大,昨日特意叮嘱:“羽儿放松,勿要被赌约之事影响,以平常心应对考试。”

    想起这件事,沐羽心里一暖,当即也对肖天策做出口型:“谁输还不一定呢。”

    肖天策愣了愣,嘴角冷笑,不屑一顾,伸手指了指沐羽,大拇指朝下点了点,摇头,仿佛在说:“你不行。”

    沐羽没有再回应他,不想和一个孩子较劲,一切用考试成绩说话。

    “叮叮叮——”学堂外有人摇铃铛,宣布考试开始。

    众学子坐下,每个人之间隔着半丈远的距离,试卷发下,沐羽开始阅题。

    ……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校场上,武院的考试也要开始了。

    校场足足有方圆数十丈,这在平原上并不算大,然而在山林中却算得上十分开阔了,因为原本这里都是树林,是一点点推平的。

    武院参加考试的人并不多,只有二十多个。

    自古以来,穷学文,富学武。

    想要练就武功,力量和功夫是打熬出来的,一靠时间积累,二靠营养供给。甚至许多习武者还要购买特殊的药草,或内服或外敷,配合独门武功修炼。

    所以习武者大多是家境富有的,不然供不起自己,更供不起师傅。因此,穷人家孩子极少学武,穷孩子的出路就是学文,考取功名,一贫如洗也没关系,大不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在这稀稀落落的二十来人里,更是只有赵月莹一个女孩子,其他人无不是体格健壮的少年。

    而且那些少年人,年纪大多在十四到十六岁,赵月莹只能够到他们的胸膛。他们看向赵月莹的目光,充满了诧异与好奇,低声讨论着。

    “肃静!”一道响亮的声音传来。

    众少年安静下来,注视不远处的一个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身材雄壮,威武霸气,是负责武院考试的老师。他一双豹眼环顾四周,当扫视到赵月莹柔弱瘦小的身影时,不禁吃了一惊。

    他确认了一下名单,发现确有此人,沉吟了片刻,只好说道:“等会考试开始,若是坚持不了,可以主动退出。希望各位量力而行,不要逞强!”

    “是!”众少年齐声道。他们多是武官世家的子弟,血气方刚,声音响亮。

    “是!”赵月莹亦认真应道,然而娇嫩的声音夹杂其中,显得格格不入。

    “额……”武院老师犹豫了一会儿,点燃一炷香,宣布道:“第一场考核,半个时辰内跑完20里。现在——开始!”

    此言一出,一些少年脸色微变,但还是立刻围着校场跑了起来。

    赵月莹目光坚定,跟着他们跑。她扎着马尾,穿着男装,以方便运动。

    微风吹起她额前的秀发,皮肤白皙细嫩,富有光泽。过不多时,挺翘的琼鼻上,逐渐布满细密的汗珠,秀发也渐渐被汗水浸湿,丝丝缕缕,紧贴着皮肤。

    赵月莹毕竟年龄小,还是女孩子,跑得慢,体力不支,几圈下来,娇喘吁吁,香汗淋漓,被少年们逐渐拉开了差距。

    “不行……这样下去,连第一场考核都过不了……”

    眼看着越来越落后,赵月莹心中焦急。

    好不容易才说服父亲,这段时间的努力绝不能白费!

    她银牙紧咬,强行加快了步伐……

    另一边,学堂中,沐羽运笔如飞。

    文院入学考试的主要范围,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与孟歌笑教授的教材不谋而合。

    每本书大概各考四分之一,只不过题目不拘形式,并非简单默写,而是更精湛深刻,引人深思。

    学堂中的气氛一阵凝重,一些学子眉头紧皱,下笔斟酌,似乎遇到难题。

    他们皆是死记硬背,应付一般的考试绰绰有余,背起课本诗文,也能滔滔不绝,常常被人夸赞“聪慧、记性好”。

    然而他们真的理解通透了吗?或许并不尽然。

    看看他们现在的样子,恨不得把墨水吞进腹中,才能出口成章。

    然而对于沐羽来说,这些问题虽然困难,仔细思考却能答出。

    孟歌笑上课之时,常常引经据典,细究每段课文深意,并举例生活中的现象,拓宽学生的思维。

    这就是拥有一个好老师的优势,也是寒门学子求学艰难的困难所在。

    世家门阀尊贵,给子女的先天条件优渥,只要子女努力,延续父辈的荣光相对来说容易。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寒门学子吃苦耐劳,一旦熬出头来,必定是真才实学,得贤君器重;世家子弟,含着金汤匙出声,娇生惯养,膏粱纨绔亦占多数。

    有人常感叹人世不公,其实世道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但和其他的私塾、书院比起来,东赵的太学已经对寒门子弟友好太多。国库直接拨款供给一切开销,所有学生不需交纳高额的学杂费。

    但是,天上也不会掉馅饼。

    据说,太学的学子一旦毕业,将来只能在东赵为官。皇帝不为敌国培养人才栋梁,到头来徒为他人做嫁衣。

    至于其中如何运作,具体有哪些手段来保障学子不外流,沐羽便不清楚了。

    当然,沐羽生在东赵,长在东赵,父亲又在朝廷身居要职,将来即便不为官,也不会投身他国。

    不过,有一人……

    沐羽想起了肖天策。

    孟歌笑说过,肖天策来自南楚,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他的宿敌。

    肖天策之所以来东赵求学,不过是为了定下赌约谋求传人之位,以及进行“三性考验”中的耐性考验。

    “既然如此,他多半不会留在东赵……”沐羽心念一动,忍不住向肖天策的位置看去。

    肖天策坐在前面,背影挺直,透露着一丝桀骜。

    他似有所感,微微侧头,余光瞥向后面的沐羽,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自信而又孤傲。

    令沐羽意想不到的是,肖天策突然“刷”的一声,蓦然站起来了。

    在众人埋头答题的环境中,他傲然独立,显得那么突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疯了?

    众人愕然,连监察老师都愣住了。

    旋即,老师露出了严肃而愤怒的表情,认为有人要破坏考试纪律。

    然而就在此时,肖天策拿起来了试卷,迈步走到老师面前,双手将试卷呈交了上去。

    老师面露吃惊,接过试卷扫视了几眼,惊讶神色更浓,想要再看一眼刚刚的学生,却发现肖天策已经走出了学堂。

    众学子尽皆失色,他们哪还不知道,肖天策这是答完题目了?

    可是考试时间才过去一半啊!而且交卷的孩子年龄极小,这让他们面红耳赤,情何以堪?

    “说不定是放弃了。”有人喃喃自语。

    “看他如此自信,不像啊……”有人低声道。

    “哼,不可能。定是破罐子破摔了。他若能过,我便把试卷吃了!”也有人不信。

    监察老师眉毛一竖,沉声道:“肃静!”

    众学子顿时一片安静,不敢违抗纪律。

    只有沐羽一直默然不语。

    在肖天策出门的那一刻,投过来了嚣张的眼神,无声挑衅,令人不爽。

    沐羽不予理会,此时他的试卷,也已经做到了最后一题。

    题目:九月将尽,农渔丰收,萧萧秋意正浓。请以深秋为背景,题一诗。言、绝、律等体裁不限,格意上乘者为佳。

    沐羽沉吟片刻,提笔从容,刷刷刷写下一诗。

    最后检查一遍,满意地点头,也站起身来把卷子交了。

    众学子震惊地看着他,年龄明显比刚才那位更小!

    然而,却同样从容不迫。

    他们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时间学堂内极静,落针可闻。

    怎么回事?刚刚那个才走,又来一个?

    天才还是蠢才?

    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虚张声势?

    怪胎年年有,今天特别多。

    那监察老师扫了几眼试卷,神色一阵动容,连忙往门口看去。

    然而沐羽的背影已经遥不可见,身在十数丈之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