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吾家有女初修仙 » 第78章 医匠和道医

第78章 医匠和道医

    “嗯。如今你已经拜师,就要遵循药仙谷规矩,你现在有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武力,但不能以武犯禁,否则,我自会行亲自动手废了你的道行。”秦芬怕罗茗杰有了能力之后走歪路,丑话还是要说在前面的。

    罗茗杰当即立了个重誓,说绝不做有损师门之事,否则天打雷劈。

    秦芬听后挺满意,又说道:“我药仙谷以治病救人立世,你现在虽然在管理餐厅,等餐厅稳定以后,你也要回来学医!你可以不做医生,但不能不会医术。”

    虽然罗茗杰跟自己从小一起长大,也知道他的人品,但人是会变的,秦芬还是要把丑话说在前面。

    罗茗杰点头答应。

    接着,秦芬又交代了罗茗杰和他家人几句,几人就下楼吃晚饭。

    徐媛几人和孩子们都在吃烧烤,对米饭根本没兴趣了。

    正好罗茗杰也想吃烧烤,秦芬就带他跟自己的新朋友认识一下。

    顺便看看龙山的变化。

    秦长生带着客人们在家吃。

    两人来到山顶,见徐媛,李胜,刘杰,韩季秀四人在亭子旁边,用石头围了一个炭火堆,几人在外围用石头做凳子,正在烤着手上的肉串。

    几个孩子在周边吃着烤肉玩耍。

    韩季秀正在给几个小朋友他们烤肉,徐媛她们三人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嗨,我来了!你们有没有给我烤点啊!”秦芬道。

    徐媛左手吃着烤肉,拿起右手在烤的两串牛肉,对秦芬举了举说道:“这就是给你烤的。”

    韩季秀拿着烤好的肉串递给秦芬,然后到旁边搬了两块石头过来给秦芬两人坐。

    秦芬把肉串分了一半给罗茗杰。

    也不戳破徐媛没诚意的献殷勤,给大家相互介绍了一下。

    罗茗杰跟李胜热情的握了手,轮到刘杰时,罗茗杰就好像男人对情敌也有天生感应似的,他就是看不顺眼,轻轻握了手就过了。

    现在罗茗杰的感官已经进步很多了,对别人的情绪,和气息很敏锐。

    大家都是年轻人,虽然都不是同一个行业,但李胜和罗茗杰还挺能聊到一块的。

    只有刘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话少多干活,跟韩季秀一起给孩子们烤肉,时不时偷偷的看看秦芬。

    徐媛又接着刚才的话题开始问韩季秀医学上的事。

    没多久几个小家伙就吃饱了,一个个的嚷嚷着要下山,韩季秀只得又送他们下去山谷。

    徐媛见韩季秀走了,对秦芬说道:“你这个朋友年纪轻轻的,对中医理解很深啊!感觉比我爸都厉害。”

    “嗯,他特别有天份,现在的医术已经超过很多老中医了。”对于韩季秀从八十多岁变成二十多岁还真不好说,秦芬只得说个让人容易信服的借口。

    “我看也是。唉,小芬,他那么年轻,医术长相都不错,我看他对你也挺好的,又住你家,你们是不是在处对象啊!”

    秦芬尴尬的干咳几声,对于之前只介绍了名字,没说关系,就让人误会了,看来下次要注意。“他是我徒弟。”

    “你徒弟。”

    “嗯!”秦芬点点头。

    徐媛想到上次她嚷着要秦芬教她医术的事。“那他有那叫什么的,喔,是灵根,他有灵根。”

    秦芬又点点头。

    “难怪你说他有天份。”徐媛有些失落的说道。

    “学中医是很艰难的,而且中医博大精深,想要达到季秀的程度,得浸淫中医几十年。”

    中医等级分开方医生,药医生,辨证医生,入细医生,明了了医,五等,这还只是俗世的医匠,古代还有道医。

    道医是中医的起源!传统中医学的母体便是道医,中国古代的大医学家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神医扁鹊、药圣李时珍、抱朴子葛洪等,人们都熟知他们医生的身份,但是很少有人知他们另外的身份,他们都是道士!

    道医,古称“大医”!

    孙思邈祖师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从此话也可以看出流传千古的大医为什么这么少了。

    道医治病,则会在形而上的精气,元神等基础上综合考量。在疾病的诊断上,除了是否存在外感内伤、情志不畅、饮食起居等原因,还会考虑到命运,鬼神风水等因素。

    中医治病,一般立足于形而下的器质。如经脉、血气、脏腑等,是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物质存在。

    道医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体医学、生命医学。它对生命本质、疾病本质的认识远比建立在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西医学更深刻、更全面、更完整、更接近真实、更接近真理。“生之本,本于阴阳”、“治病必求于本”。道医治病不但方法简单,而且抓住疾病的本质,从其根、从其本去解决问题。历代上大医治病都是法到病除,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而现在很多从中医学院出来的医生连开方医生都算不上,中医学院几十年来根本就没有培养出什么中医人才。

    反而是那些父传子,师传徒的培养了些辨证医生,和入细医生。

    韩季秀就是入细医生的程度,他的两个徒弟都到了辩证医生的等级。

    他们都是从小学医,在有人带的情况下,几十年坚持下来才有的成绩,远远不是那些学院派几年读书可以比的。

    秦芬跟徐媛聊了很多医学上的知识,现在她跟上次见到徐媛问话时,一问三不知已经好多了。

    这段时间从韩季秀那里学到了很多中医方面的知识,再加上她自己经常看医书,跟韩季秀一起探讨,也知道自己学的是道医,而韩季秀也是看出来秦芬有道医传承才拜师的。

    几人直到日落西山,才结束了这次烧烤。

    乡下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除了打牌就是看电视,秦芬把几人带到二楼,给他们安排好房间,让他们在二楼看电视休息。

    家里进火的繁琐事情有父母去忙,秦芬跟父亲交代了句她就上了后山。

    韩季秀和罗茗杰两人已经泡好茶,等着秦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