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风烟 » 第十三章 男女授受不亲

第十三章 男女授受不亲

    那几个叟夷十分激动,口中不住呼喊着什么,跑向前方族人聚集之地。

    刘璿怒睁双眼,紧盯着几人离开的方向,见到被麻布袋子一般摔在叟夷肩膀上的女孩,不顾疯狂的摇晃,艰难地抬起头来,女孩的眼睛依旧在昏沉的环境中闪闪发光,她把嘴张得老大,不断重复着发出两个无声的字词:

    快跑!

    刘璿的脑袋嗡地一声炸开,身体不受控制得颤抖起来,双目被泪水模糊。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是恐惧?是担忧?是愤怒?

    刘璿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正在被一辆数不清车厢的火车碾压,正在被一万只马蜂蜇,正在被一整个太平洋的水淹没。

    不是已经分析过了吗?不会有危险的,蛮夷们要杀人早就杀了。

    不是已经分析过了吗?不会有危险的,他们还要用人质换少族长。

    不是已经分析过了吗?不会有危险的,救兵马上就要来了。

    不是已经分析过了吗?

    为什么就是无法接受?

    为什么看着女孩被带走,就像是在自己心上剁下一块肉?可是这只是他昨天才认识的小女孩啊!

    跑吧!跑吧!赶快逃跑,去搬救兵,去找刘敏、找霍弋、找穆瀚。

    没有人会怪你软弱,怪你逃跑,你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啊!

    意识之中,一个刘璿不断在脑中问着这些问题,说着这些话。

    实现之中,另一个刘璿却已经平静下来,他停止了颤抖,面无表情,目光冷峻,呼吸之间,胸腹似渊。

    刘璿环视四周,很快便看见四匹马被他们留在了原地,马背上挂着的弓和箭囊。

    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他翻身趴倒在地,利落甩开手脚上两道麻绳,匍匐前行,慢慢马匹靠了过去,很快便来至几匹马跟前。

    弓起身躯,屏气凝神,冷静观察着前方那群叟夷人的状况。见他们围在一起,吵闹喧哗,竟然一个放哨警戒的都不留,全都背对着自己。

    眼中异彩更甚。

    他粗略打量了一下几匹马,脑中相马之术不唤自现,自然是“尤喜骑射”的本主之记忆。

    迅速挑了其中一匹四肢修长,头小而清秀的,走上前去,凝视马眼,轻抚马颈。只几下那匹骏马便低下了头,还主动用头和脖子蹭着刘璿的手臂。

    微微一笑,刘璿又蹑手蹑脚走到另外三匹马身旁,都是稍加安抚,便让它们俯首帖耳。

    他将三匹马背上的箭囊都卸了下来,又多拿了一把木弓,然后调整马头,在马屁股上分别一拍,那三匹马便“笃笃笃”地跑开了去。

    全程只有骏马踩踏地上腐烂竹叶和泥土的声音。

    刘璿迅速返回最先挑中的马匹前,将两张弓,四袋箭全都挂好,

    没有丝毫耽搁,直接一个鹞子翻身便骑了上去,双腿一夹马腹,又抽出一张弓来,扬手便甩在了马臀上,马匹吃痛,立时开始奔跑。

    这就逃了吗?

    怎么可能!

    刘璿口中低吼不断,一手紧握缰绳,一手连续挥打弓身,马匹不断加速,直奔叟夷人冲锋而去!

    救人!

    声如风啸,蹄如急鼓。

    竹叶似刀,划破他的脸,切碎他的袍。

    竹林如笼,企图阻挡这一人一马无畏的冲锋。

    黑夜如泻,想要吞没男孩那很不威武的身躯。

    一切都在阻止他前进,都在告诉他,你选错了方向。

    可是刘璿顾不得了,他脑中也没有了另一个声音,一切的念头都汇聚一团,最终变成女孩那坚定又闪亮的双眸。

    救人!

    数十步距离,刹那便至。数年御射锻炼出的马术此刻被刘璿发挥到了极致,人马合一。

    叟夷人根本无力做出任何反应,便被刘璿一冲而进,顿时一片混乱。

    刘璿挥舞木弓,转瞬砸倒两人,随即又是一个鹞子翻身,下得马来,“登登”两步跑到跪倒在地的女孩面前。

    轻轻抚开女孩额头的乱发,望着她柔声道:

    “千儿,走吧。”

    女孩原本坚毅无畏的眼神,在看见刘璿的一刻,变得极其复杂,有惊喜,有释然,有担忧,有无奈,更有之前被她小心掩藏起来的惊慌。

    “傻子!你抢到了马,还不快跑,回来干什么!”诸葛千皱着小鼻子,明知故问。

    刘璿微笑:“我可不是抛弃伙伴,独自逃跑之人。”

    诸葛千还要说话,刘璿却已探身向前,一手穿过她的腿弯,一手搂住她的肩膀,稍一使劲,便将轻烟似女孩横抱起来。

    “呀!你干什么!”女孩俏脸通红,将头低到自己胸口。

    “抱你上马啊!”

    “男女授受不亲,你怎么可以这样……”声音如蚊吟。

    刘璿开怀大笑:“哈哈哈,刚刚也不知道哪个小丫头被夷人扛来扛去。”

    “那……那能一样吗!”女孩的脸红得几欲滴出血来。

    “哈哈,怎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

    “哈哈哈哈。”

    嘴上调侃,动作却不停,刘璿说话间已经将诸葛千安顿于鞍上,然后自己也跳上马背。

    兴许是因为顺利救到了人,心中踏实,刘璿脑海忽然闪过一个与现在情形完全不相干的念头:

    怎么这时候的马都没有马镫?有也只有一只?记忆中大皇子每次骑马,开始都是踩着仆人的大腿上马,之后弓马娴熟了,都是用宛如杂技般的动作上马,只有寥寥几次,是踩在马身左侧类似马镫的踏脚物上马,而且也仅仅上马时踩,之后完全无用。

    他又想起前世和父母去“天马水城”游玩时也骑过马,都是两侧马镫,还有电视剧古装片里,不都是两脚踩着马镫冲杀么?

    这个时代还没发明马镫?

    刘璿虽然是个三国迷,却不知道汉末三国时期的所谓马镫,确实只是用于上马下马的三角形简易单镫,后世意义上的马镫,直到五胡乱华、东晋十六国时期才被发明出来,也才孕育出后来驰骋天下,横扫宇内的隋唐铁骑。

    抛去脑中的胡思乱想,刘璿趁夷人四乱,毫不犹豫地扬起木弓,策马奔行,几息之间已驰出数十步远,但也是这数息之间,叟夷人便已经平息混乱,大喊大叫着追了过来。

    叟夷人俱是久居山野的粗犷蛮人,在竹林中穿行奔跑,辗转腾挪,如履平地,反观刘璿的马匹,纵使他马术再妙,却仍受制于这茂密参天的箭竹林,无法达到全速。

    此消彼长之下,两方距离竟然不增反减!

    刘璿驱驰的同时不断回望,眼见叟夷人竟越追越近,心下大骇,赶紧全力策马。

    就在此时,刘璿猛然于周围的乱声中听到“崩!”“崩!”“崩!”的声响,不禁心头大震,骇然伏身!

    夷人竟然放箭!这就是不论死活,硬要留下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