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对话古今:从采访炎黄开始 » 第八十三章:伪装之后,是逆臣?是圣人?

第八十三章:伪装之后,是逆臣?是圣人?

    伪装之后,是逆臣?是圣人?

    关于王莽将死之际,身边仍有千余名随从相护送左右一事。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

    所有人的心理都有着各自的揣测。

    有说那些“死士”是心存侥幸,为了好处才追随王莽左右的。

    有的人则认为...

    王莽对那些人恭谦有礼数十载。

    人心总归不是石头长得。

    就算是君臣有别。

    可承蒙如此厚爱?叫那些人有何颜面弃王莽苟且而逃?

    所以。

    一时间里。

    不同人各执己见,竟隐隐有了些僵持不下的势头。

    可。

    至于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谁也不敢当着众人的面拍胸脯保证,自己的猜测就是真的。

    即便是林夏...

    顶多也就猜个八九不离十而已。

    所以。

    面对这种争议极大的话题。

    林夏最擅长的就是。

    将答案交给众人!

    ...

    “王莽至死。”

    “身边尽是忠心耿耿之士。”

    “若言其表里不一?”

    “那千余名死士又是瞎了眼不成?!”

    ...

    先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林夏深吸了一口气,也是又一次跟众人滔滔不绝的说道。

    ...

    “既然方才说过了王莽的发家史。”

    “那...”

    “诸位不妨随我再看一看。”

    “看看王莽即位之后,又是如何!”

    ...

    说着。

    林夏心念一动间。

    直播间里那些战火纷飞的画面顿时烟消云散,众人到底还是没有目睹王莽身死之时的惨状。

    接着。

    伴随着一道悠扬的钟鸣之声。

    众人看见。

    林夏已经踩在了庙堂之上。

    ...

    “元始元年。”

    “大臣们向王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庙”的功绩与霍光一样,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封赏。”

    “王莽得知后。”

    “上书表示:他是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定策的,希望只奖励他们四人,以后再考虑自己,他不顾太后的多次诏令,坚决推辞。”

    ...

    直播画面中。

    观众们也是亲眼看到。

    面对“太后”的加封,王莽那叫一个百般推辞,好像对他来说。

    加官进爵好像是害他一样。

    但...

    君命难违。

    王莽推辞再三之后,还是不得不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

    安汉公。

    安大汉之江山。

    从封号上可见。

    王莽对于当时的庙堂,究竟有着如何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

    在某些对王莽颇有偏见的史学家眼里。

    这不过也是王莽的“伪装”之一罢了。

    之所以拒绝。

    无非就是认定了...

    在舆论的压力下,太后必将此事促成才得以平众臣之口。

    ...

    “除封王莽为安汉公之外。”

    “太后又以太傅之职任之,领四辅之事。”

    “其余四人...”

    “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四辅大权独揽,除封爵之事外,其余政事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

    ...

    至此。

    以王莽为“核心”的权利集团终于是有了雏形。

    但...

    即便如此。

    在权倾朝野的情况下,王莽始终拒绝接受封给他二万八千户食邑俸禄。

    这...

    又是为何?!

    林夏说出此事之后,并未下定论,而是让观众们自行考量。

    ...

    “王莽任太傅后。”

    “先是建言应该首先对诸侯王和功臣后裔大加封赏,然后封赏在职官员。”

    “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得到好处,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从而再次博得朝野的好感。”

    ...

    王莽这一举动。

    倒是颇有一副“有福大家一起享”的架势。

    但...

    在那些“黑莽派”的眼里...

    王莽此举。

    也不过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借权势之便,去慷他人之慨罢了。

    毕竟...

    在那个时候。

    天下仍然“姓刘”!

    封赏又无需从他王莽的口袋里出,不过是动动嘴皮的功夫,既能收买人心,又能在复位之处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操作...

    怎么看...

    好像都对王莽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难道...

    就真如那些“黑莽派”所认定的一般。

    王莽那数十载的礼贤下士,不过是在为日后篡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罢了?!

    然而...

    林夏接下来的话不禁又引人陷入了沉思。

    ...

    “除此之外。”

    “王莽建言太后王政君;也应该带头过俭朴的生活。”

    “王莽自己又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救济民众,百官群起效仿。每逢遭遇水旱灾害,王莽只吃素食,不用酒肉。”

    ....

    “元始二年。”

    “全国大旱,并发蝗灾,受灾最严重的青州百姓流亡。”

    “在王莽带头下。”

    “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

    “灾区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销,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

    “甚至...”

    “连长安城中也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

    ...

    “也因此。”

    “王莽诸多赈灾举动,获与在世周公之称!”

    ...

    “试问!”

    “在掌控了朝堂九成权利的情况下,王莽若只为夺得皇位,又何必如此挥霍国库所存,只为流民游有居所?!”

    ...

    嘿!

    不得不说。

    林夏虽然没有十分明确的表达出自己对王莽的看法。

    但...

    话里话外。

    无不都在质问着直播间里的观众。

    假如...

    王莽真的如同那些只论正统,而丝毫不顾青红皂白的史学家所言。

    又何必如此?!

    假如王莽早已有了“篡位”之心。

    那...

    这些赈灾花费,留着等自己上位了再另做他途不好吗?!

    当众人得知。

    王莽即使身居要位,但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挥霍无度,甚至还带动朝廷百官纷纷为民生出钱出力之后。

    所有人都默然了!

    尤其是刚才那些宣称:王莽做的好事,都不过是在为了篡位做铺垫的观众。

    此刻全都一言不发了!

    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

    王莽这回终于是翻身了的时候。

    林夏的口风又变了!

    ...

    “王莽上位之后。”

    “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瓜分他的权力,于是将汉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

    “长子王宇劝止。”

    “但。”

    “非但未能让王莽改变主意,反而连身家性命一同赔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