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宙始临界 » 第四章 十六世纪初的古沉船遗址

第四章 十六世纪初的古沉船遗址

    兄弟二人在甲板上约莫又走了一新约刻钟,那种心灵的召唤好像更近了。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在召唤他们,但是能查明真相总是好的,万一是父亲留下的痕迹呢,尽管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从刚刚路过的船体结构上不难看出,这显然是一艘十六世纪初建造的欧洲船只,以当时的工业水平来看,这艘船过于巨大了,即使是以此后四百年的工业水平作比较,它也仍比二十世纪之前的任何一艘船只巨大,这像是一艘二十一世纪的航空母舰,但透过船舱玻璃上附着的浮游生物向里看去,古典的欧洲贵族摆设是骗不了人的,更骗不了时代。

    新约史中从未记载在那个时代有这样一艘船被建造出来,以这艘船的豪华程度来看,理应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轰动才是。奥斯米拉率先想到了一种可能,或许这艘船一经建造出来,就是为了要沉没的,在暗无天日的海里,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陵墓,四周的海底生物都像是陵墓的守护者,而他们就是盗墓贼!

    奥斯米拉之所以有如此恐怖的猜想,是因为他在很早之前,家中还是黑人贵族阶级的时候,曾阅读过古中国历史译本,那上面有一章详细记载了秦始皇陵的建造过程。为了查证秦始皇陵究竟有多辉煌,他趁着夜色偷偷潜入到部落藏古籍的地方,翻找了几个新约时,终于在《新约·古史》中找到了秦始皇陵详细的样貌。

    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终于找到了能进入秦始皇陵探查,取物,而又不让外界的空气破坏其内部结构的方式。方法是由徐磊在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率先提出,经过一系列初步的探究和论证的确可行,但是当时的技术并不能实现源源不断为古墓添加水银而又保证水银不受外界影响挥发。

    直到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二十年后,随着分子技术的进步,钟南山的重孙发明了一种具有一定重构能力的生物分子。这种生物分子会起到一定的还原作用,并非是化学中的还原性。其实在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学科都发生了改变,有一个人提出过元素周期表,音符,美学等十余种符号都是人们为了探究世界本质而发明的工具,如果能抛掉一部分符号的束缚,或许人们离真实的世界会更进一步。这在当时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那个人也因此遭到了巨大的质疑,却始终不放弃,用整整三十年的时间证明了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他是一个天才,没有人愿意承认的天才。

    再说回这种生物分子,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重构。用之前的化学知识来讲,它的作用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极致,能把一个氧化物根据不同的剂量还原成你想要的样子。甚至是计量足够大,它会还原成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原子。

    根据那个人提出的理论,他用非化学的方式,把氧化还原反应和其它一些类别的化学反应归结到重构一类,这也的确称得上是重构。

    那之后,人们真正的看到了秦始皇陵的内部构造。百分之三十七浓度的分子重构液,源源不断的水银通过特制玻璃管道,维持着秦始皇陵内部的化学稳定。奥斯米拉非常清楚的记得其中的一张图片,和此刻他和哥哥正站着的船上的感觉非常接近。

    奥斯米拉感到有些恐惧,用铜甲包裹的手臂敲了敲哥哥的肩膀,示意他不该继续向前走,而是应该折返到其它船上再寻找宝物。哥哥却不以为然,兴许是血液真的被狮子的基因改良过,哥哥很少产生惧怕的情绪。

    海底是没办法传递足够大的声音的,奴隶的铜甲中也并不配备电磁交流设备。奥斯米拉没办法详细的传递自己的猜想,就只能和哥哥继续向前走去。

    慢慢的,他们路过了会议厅,路过了餐厅,如果是载着人的船只,以当时的安全保障来看,船内是一定会有不甘心的枯骨的——他们见过太多临死前绝望的人扒着船舱内部的窗,想要挣脱海水对他们的束缚,死去的时候也牢牢地抓着船舱内壁,经过了几百年,只剩下骨头的他们在昏暗的船舱内看起来格外的恐怖。

    但是这艘船内并没有任何一具尸体,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

    奥斯米拉和哥哥向心灵的召唤走着,在特别巨大的船长室里,兄弟二人发现了第一具尸体,那尸体旁边堆满了金银财宝,尸体的手中紧紧端着一个箱子,那里面应该有他们兄弟二人今天想要的物件。

    海水下的移动并不方便,奥斯米拉用了好大力气才从腿部铜甲的隔板中取下了浓度为百分之七的分子重构液,这个浓度的液体能杀死所有的浮游生物,而又不和船体本身的任何材质发生反应。那是一个类似喷壶的装置,但是因为普通的小型喷壶并不能在海底产生足够大的压强,就会导致喷出来的分子重构液不能被推进到足够远的位置,所以分子重构液喷壶之后连接了一条管道,管道是围绕在打捞服上的,这样一来,分子重构液就足以喷射到面前的门把手,并且短时间内不会被海水冲散。

    其实分子重构液对海水也是有作用的,只不过是在接触到其它物品上的时候,率先与海水以外的物质发生反应。一新约刻钟后,门的把手还原成了十六世纪初它刚建造成的样子。

    兄弟二人互相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由哥哥拉开门的把手,缓缓的走进船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