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宙始临界 » 第五十章 万物皆有灵

第五十章 万物皆有灵

    “我将重临世间,只是身份不同”

    列奥纳多的灵魂力量构建的超越三维的空间让秦太始看的十分真切,仿佛始皇帝就在他面前用极具威严的圣音宣告他的灵魂不再护佑他曾用一生实现统一的王土。

    “或许作为一个帝王,他在临近死亡的时候想过长生。但渐渐的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会给人类带来更好的转变,于是他选择放弃延长寿命的法门,将人类的发展重新归还到他们手中。”秦太始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了即将因病辞世的帝王,根据不同史书上对他生平不完整的记载拼凑出一个残缺的秦始皇的灵魂。

    “如果他真的抱着长生的目的,怎会在生前就修筑皇陵”

    秦太始根据残缺的秦始皇灵魂想到了这一点,假设一个人真的妄图欺骗死神,难道不应该在先隐匿自身的唯一身份,而后借以他人名义而活,就像百慕大三角洲的地狱之门的守护者——掌管《生死簿》的郑和。

    在天地人三书里对人类有最直接的管控的《生死簿》上,郑和早就用判官之笔将自己曾经的身份划上了死期。

    秦太始想到了一种可能,秦始皇陵的存在导致它所占据的地理方位的某处像列奥纳多从他的庄园出发带着他来到的那个神殿有着相同的作用,不同于地狱之门,但是同样的通往地狱。

    只是他并没有将这个猜想说与列奥纳多听,在七岁出头的年纪,秦太始第一次从罪之王城藏书阁的角落翻阅到记录着是皇帝生平的那本古书,从书中的场景里就发现自己似乎对那里十分熟悉,可是那本书的年限却是公元两千三百一十七年的一位不知名作者,用从时空局域网不涉及管理的区域下载了几秒秦始皇陵内部构造的影像记录。在他翻阅这本古书的时候,书中自然识别到了他的虹膜,从而将影响传输到他的视网膜上,让正沉浸于书中内容的秦太始的神经系统形成一种他身处秦始皇陵的错觉,但仅对年幼的秦太始而言,又好像不是错觉。

    可以肯定的是,始皇帝嬴政的确是死了,他的肉体不可能在假死之后在地下几百米深的地方存活下来,里面高浓度的水银也可能维持一个生命体的存活条件。

    只是......

    不满足生命体的存活条件,不代表其它的物质不允许存在。

    人类灵魂的本源究竟是从何而来,人类生活在地壳上也从未到达过的地心是否就是轮回之境所处的位置?如若不是,那么短暂存放那么多的灵魂个体的轮回之境又在何处?

    这些疑问即使是在人类好奇心到达顶峰同时又兼具各种探测条件的二十二世纪也没有找到答案,后续又被一场必然发生的人类核战争导致未来的人类发展繁衍走向退化,也就更没了探测一切真相的后续。

    如果说曾经的巴别塔是人类为了接触到更高层面的创世神而监造,又或者是像秦太始猜想的那般,有不属于地球的力量在干涉这个世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也同样不允许这个世界被完整的探测。

    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巴别塔遗迹在不久前又浮现出来一定是带着某种警示作用,让人们因曾经先人犯下的过错而产生恐慌,自然而然的放弃了一切的外部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为内部斗争。

    是或不是始皇帝已经知道了阻止人类大一统的那股力量的根源,也许只是知晓一部分它的强大之处,就让这位帝王放弃了长生不老的贪念,从秦太始归总所有他清楚的细节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这样的可能。

    列奥纳多看秦太始想的有些入神,他在想是否秦太始和嬴政之间构成某种联系,至于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现阶段不好评价。

    其实早在列奥纳多以强大的灵魂力量构建时间法则通道之前就有想到过这种可能,尽管名字和名号间相似的可能性很大,但却占有一部分冥冥之中自有的定数。

    列奥纳多曾阅读过古籍《周易》,也就是《三易》之一的《易经》,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辞和爻辞均有说明万物之间存有潜在的联系。纵使是两千年的寿命也不够列奥纳多领悟《易经》的极意,周文王姬昌却有直接攥写的能力,其中自然是有半圣姜子牙的辅佐的功劳。

    万物皆有灵,这所谓的灵共同构建起整个世界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