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一只银项圈 » 两个疑问

两个疑问

    第二天一早,我便坐高铁去了上海。在此之前我在网上订了一家快捷酒店,靠徐怀诚家附近。虽然老徐告诉了我他家的地址,但第一次见面就贸然上门觉得还是不妥。到酒店后给徐怀诚打电话,约他在酒店见面。

    徐怀诚身高足有一米八,宽肩厚背,身板笔直。头发已经半白了。见了面,大家都很兴奋。老徐对我说:“老王,我怎么见到你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我说,“我也有这种感觉,是不是这种感觉得之于我们的父辈的遗传?”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于是,见面的气氛瞬间轻松起来。序了年龄,老徐今年67岁,长我五岁。退休前在上海某市级机关做处长。他父亲徐德志去世时95岁,也算是长寿老人了。

    老徐从带来的皮包里取出一沓稿纸和一本旧笔记本、一本旧相册。

    我们先看相册。在里面果然看到了我父亲的照片。有合影,有一寸的单人照。合影上有六个人,分成两排,前排坐着,后排站着。前排中间便是徐德志,我父亲紧靠在他的右边。照片上的人年龄相差不大,应该都是警卫班的人。上面写着:1949年4月30日,送徐德志去上海留影。单人照背面,写着:“王其恩(二保)”。显然,二保我父亲的绰号。

    我们又看稿纸。

    “我知道父亲在世时一直在写东西,写一页锁在抽屉里一页,不让我们看。他说,要等到他百年以后再让我们看。”

    我很恭敬地接过来,回忆录是写在一页300个字的稿纸上的,足有两寸厚。字很大,经常突破稿纸的格子,很有力,一看便是当过军人才有的笔力。当然,这些字显然没有受到过良好的训练,你不能当成书法作品欣赏。

    徐怀诚又说:“你不去我家也好,在这里看安静。我看过后,还有这么多地方没弄明白,我还有一个想法,我们都去查一下各自父亲的档案,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你先看,看完了我们再联系。”说罢,他便告辞。

    送走徐怀诚,我立即坐下来,认真仔细地看回忆录。前面便是我根据回忆录整理出来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