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南汉大帝 » 第五章 论时事桓階召见

第五章 论时事桓階召见

    赵宇救下乔宁,出了桓府,就准备给乔宁些银两,打发他回老家去了。可乔宁却怎么也不愿意,非得要跟着赵宇伺候他起居;赵宇是个现代人,根本适应不了一个小男孩的照顾,再说他自己就比那乔宁虚长几岁,感觉受不起。可那乔宁却是铁了心要跟着赵宇,还道出了自己的真心:自己有手有脚,想凭着自己的劳动从赵宇这里挣些铜钱贴补家用,并不想携恩图报,白拿赵宇的钱财。赵宇感其志气,也觉着自己身边儿有这么一个人的话确实对自己方便不少,也就不再坚持。况且自己找到了份差事,不再担心坐吃山空,就盘算着把现在租赁的这小院给买下来。再算了下自己现在的收入,就给了乔宁原来在桓府的两倍工钱,算是正式把他给雇佣了起来。

    时光荏苒,不知觉赵宇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了两三个月,按照这个世界的年份来看已经快到了年关。这一天赵宇又来到桓府完成了例行的公事,正准备出门,桓府的下人来报说是桓香请他过去。自从第一次会面后,赵宇又帮着桓香做了几道类似于后世的几何题,但实际见面真没几次。一是那桓香好像很多时间不在府中,另一方面赵宇也不好意思每次来都去找她,毕竟现在这个社会虽没有后期宋明朝那般封建,但也远没有现代社会的开放。所以此次桓香突然派人来唤他,他心中自是欢喜不已。

    赵宇跟着桓府下人来到上次那会客厅后,却见不止有桓香在场,还有一个陌生的男子,那男子生的异常俊俏,着白色锦袍、扎着文士冠,风度翩翩;看着比赵宇长几岁,但看不出实际年龄。赵宇瞧他跟桓香聊得正欢,心中不免些许失落;又觉他气质非凡,自己与其相比真真是天差地别,不免有些自惭形秽。进到大厅后,他一改平日与桓香熟络的交谈方式,而是非常正式的拱手抱拳:“赵宇拜见小姐,不知小姐唤小人何事?”桓香却没瞧出来他这些小九九,而是转过头来对他说道:“先生来了,我来为先生引荐下:这位是从江东来的于先生,过往的题目均是这位于先生所出。于先生见了你的答案,钦佩不已,故非得邀我代为引见。”说着又转过头对着那于先生说:“于先生,这位便是我跟你提到的赵先生。”赵宇还来不及答话,那于先生先是转过来对着赵宇一拱手:“久闻先生大名,不成想竟如此年轻,当真是英雄出少年!某能与先生相会真是三生有幸。”那于先生嘴上虽如此说着,可丝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骄傲;赵宇也不在意,赶紧还礼:“不敢不敢,小子才疏学浅当不得先生二字。先生高才,虽未相识,小子却是神慕已久。”

    见礼毕,桓香坐在主人位,赵宇与那于先生分左右相对而坐。那于先生先开口道:“不知先生师从何处?竟对术数有如此的研究?”赵宇赶紧回话:“不敢当,小子自幼跟随家父学习,并无师从。”那于先生听得这话,眼中一丝不易察觉的轻笑闪过,开口道:“令尊大贤,可惜天妒英才,令人惋惜。听闻令尊乃一忠烈之士,并从军报国多年,想必定是文武双全之大才。不知先生除习得这术数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才情可指点于某一二?”赵宇听得这话,内心略有不喜,这明显是不太瞧得起自己,有意想要刁难一番。赵宇脾气上来,也起了争强好胜之心,特别是目前又有佳人在侧,不想落得下乘。于是也一抱拳,不再谦虚道:“家父确为世之大贤,可惜小子资质愚钝,只识得些先秦古典以及诗词歌赋,奇门术数外加些兵法韬略,且都只学得些皮毛,难以深究。”那于先生听了这话,知道赵宇故意吹嘘自己,也不发怒,似有意考较他一番:“汉室不幸,国家遭难,今曹操拥天子而令诸侯。近日又听闻他横扫袁氏于河北,大破乌桓于塞外。先生既知兵略,不知这天下大势,似可定否?”

    赵宇来到此间已快半年,虽过得还算快活,但终归不似自己心想得那般,可以运筹帷幄,驰骋疆场。如今听到这话,总算是激起自己的一阵豪情,且这于先生既问出此话,想必定不是泛泛之辈,只不过他的真实身份不愿透露而已。于是思虑一番,开口答曰:

    “曹操统一北方,其心必骄,吾料其必于近期进位,并携大胜之势南下意欲一统江南。细细思之,快则明年秋收之后,慢则后年入夏之前,荆襄之地必有大战。观今日荆襄之兵政,定然难以抵挡!”

    “哦?那如此说来,曹操定能一战功成一统天下了?”那于先生微微一笑,答道。

    “先生莫急,且听我把话说完。刘荆州年老体弱,且与江东孙氏有世仇,定不能相抗曹操。然则新野刘皇叔,自平黄巾起,身经百战,虽屡战屡败,仍百折不挠,战意弥坚。且其爱民如子,深得民心,若其能入主荆州,再联合江东孙氏,曹操虽有百万之众亦不足虑也。且北军不善水战,曹操又是仓促间,整合袁氏乌合之众而来,此一战必然大败、元气大伤,数年之内必将再无力南下。”说到此处,赵宇本想再说西进益州等事,但又分不清此间人善恶,又怕泄露太多以后再无进身之资,故画风一转,仓促收尾道:“届时天下,又将进入大争之势矣。”

    那于先生听得这话,顿时对赵宇多敬了几分,但听到赵宇对刘备的称赞却不以为意。只是道:“先生高见,可孙刘联合毕竟是联军作战,其各怀心思难以铁板一块。吾却认为,若得一家跨有荆州和江东,岂不是如臂使指,抗曹必矣!”

    赵宇正待答话,忽地一人急匆匆自外而入,直奔那于先生跟前,耳语一番。那于先生被震惊不小,失口惊呼:“什么!”然后,快步走到桓香跟前,依旧是耳语一番,桓香听了,身子一震,差点晕厥。那于先生立刻招呼下人扶着桓香,简单跟赵宇打了个招呼,一行人就匆匆往外而走。

    不一会儿,大厅就只剩下了赵宇一人,赵宇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好自己一人信步往外走去。还没走到门口,就见一个下人又匆匆来到跟前,开口便道:“公子可是赵宇赵先生?”赵宇回到:“正是在下!”那下人赶紧说:“正好正好,省得我再去寻找,县丞大人回来了,正有要紧的事想要唤您过去呢,请跟在下走吧!”赵宇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虽说自己与桓府打交道已经好些个日子,可大都是管理些内务账目,平日见得多的均是府内的下人和管家,再有就是桓香了,对于这位县丞大人,却是从未相见。此时,也顾不得这许多,只好跟着那下人急匆匆往桓府正厅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