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少年江湖远 » 第四章 道长故人

第四章 道长故人

    此间事了,就此直抵玉圣海,在周遭五大山脉的笼罩下,京城的轮廓显得更为清晰了起来,如果说一个人的头部是思想智慧所聚集的地方,那么京城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它的人文历史以及文明治理程度、能够彰显一个国家的外貌,在此可以得到最好的答案。

    “嗨,山!”

    李清玄轻声低语,想起了老道长之前论道时嘱托的一件事,京城师父有个旧相识,当面只是个毛头小子,师父年轻时未曾归隐曾经与他有恩,他也常常念叨着师父,只是师父尘缘断了,未曾再次相逢罢了。

    曾经的毛头小子,如今也有了大气象。

    在京城位于上将军的军衔,府邸人尽皆知,李清玄路过城门口,见正阳泼天而下,城门两侧清气郎朗,见之如心神安定;但更深处的是,其中有阴霾乍现,李清玄顿时想起了师父的话语。

    “待你修行有成的时候去京城一趟,我那故交王溯如今在京城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到时候你可以待上一段时间,他这些年官运亨通,遇事果决,业报已经快到了;你若见之,他仍然秉持本心,为官清廉,做事公允,不被官场玷污,他遇难时你可凭本心出手,若这些年官场浮沉,心己堕入深渊,可探望一番,不必管他。”

    城中烟火气儿已经盛满,几乎溢出来了,但却不腻人,反而有一种享受的感觉。

    “虾仁包子嘞,刚蒸好的虾仁包子,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嘞。”

    “冰糖葫芦,好吃的冰糖葫芦!”

    “香烙饼,刚出锅的,喷香的,就三锅啦,卖完收摊啦!”

    ……

    街道两边玲珑满目,偌大的京城因为有这些人,所以才显得生机盎然。

    浮沉的是整个人间。

    在大街上有人频频侧目,即使在京城见惯了达官贵人的他们,李清玄也给予他们一种难以形容的潇洒气度,像是深山之中与天地为伴的妙法真仙。

    一些未曾出嫁的女子更是羞红了脸,不敢多看,但一会儿还是偷瞄一眼。

    至于一些出嫁的妇人也在心底感叹,“好俊的后生!”

    就连不少男子也微微侧目。

    李清玄皱起眉头,运起身法,很快的就走进人群,渐渐不见了。

    上将军府邸位于玉林殿的左侧,其中清幽淡雅,自有一种格调;李清玄站在门外,感受着这种风轻云淡的环境,心中不由得赞叹,真是个好地方啊。

    不过也在心里嘀咕一句,“不过比起山上还差了点。”

    王溯最近在圣上面前被弄的焦头烂额,一堆事情需要自己处理,边境战事不断,他这个层次的人知道的事情要更多一些;在边境的很多战士他们与之作战的不仅仅是敌国,更多的是来自于十万大山的妖魔邪祟,士兵的损失连年加重,但无论是怎么改变战术策略,对于非人的敌手来说也收效甚微;圣上已经对于自己很不满了,常常会有些抱怨,自己也只能赔笑,谁叫自己这些年做不出成绩来呢?

    但今天的王溯总是觉得心中有份惦记,总是觉得家中来了重要的客人,在金銮大殿时也是心不在焉,其他人见了,都以为自己忧国忧民,甚至有自己的老友劝自己看开点,边境的事情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也只能抬头笑一笑,心事重重的回了家。

    “可以通报一下上将军吗,就说故人之后来访。”

    门口的侍卫见这男子气度不凡,但他也要尽职责所在,“是哪位故人,说一下名字,我好向上将军禀报。”

    李清玄眉头一皱,“你就说老道长的弟子,来访。”

    侍卫想了一下,迅速进去禀报了。

    李清玄看了看这府邸的排场虽然不错,深沉悠远,但更多的是僻静,却扯不上是雍容华贵,中规中矩,看来这些年王溯为官还不错,并未与人同流合污,剩下的只待是见着王溯,亲自跟他谈一谈,观察观察。

    王溯正在院子里陪自己妻儿聊天,一谈起边境战事就焦头烂额,但好在自己修养极高,不在妻儿面前表露太多,怕他们为自己忧惧。

    “报!”

    “禀报上将军,有故人之后来访,说是老道长的弟子。”

    王溯听着一愣,自己也不认识什么老道长啊,哪儿来的老道长的弟子,等下,道长?道长…

    王溯愣了下神,神情惊喜又兴奋的连忙起身跑过去,侍卫见着上将军这个神情,吓得一动不动;他在上将军府,待着这么多年,这还是头一次见上将军如此失态,心底也是在暗暗嘀咕,这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人?莫不是私生子?想到这里,他连忙止住想法,在心底高呼不能多想。

    在门外,王溯见到了这位故人之后,亲眼一看后他更加确信这就是老道长的弟子,这份神情和洒脱,任何权贵弟子都是历练不出来的,需要真正的大洒脱与大自在留存心底,孕养四肢百骸,才能形成。

    连忙拉着李清玄进府,并且亲自给李清玄斟了一杯茶,王溯的妻子很吃惊,自己的丈夫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朝廷里是出了名的清官,不惧权贵;这少年到底是什么人,自己的丈夫作为一个长辈,居然亲自迎接又亲自斟茶。

    “不知这些年过去,老道长现在身在何方啊,当年一别…”

    王溯说起老道长,神色追忆,似乎是想起了之前年少时的峥嵘岁月,但很快就回过神来。

    “老道长已经仙逝了。”

    李清玄淡淡的说了一句。

    王溯心猛的一震,忽然站了起来,“不可能,老道长功参造化,怎么可能…”

    “这是他的劫,你也有你的劫…越是功参造化的人劫难越是沉重,希望你可以理解,老道长这些年过的很自在,不外乎山水之间也,常常结庐而居,与天地交融。”

    王溯沉默了一会,蔚然叹道:“若我能放下身边所有的事物,再去最后看老道长一眼,我会少很多遗憾。”

    “老道长知道自身命数,不必遗憾,记住和他共同经历的那段时光。”

    李清玄与王溯就在这一张桌子前畅谈时光变迁,回忆古今岁月,庭院花草静谧,自有一种闲暇带来的极静乐趣。

    李清玄就在上将军府落脚了下来,白天去体味人间百态,晚上在将军府做宴,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去了半月有余;这半个月以来,李清玄不仅对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王溯的为官清廉,也有了更为了解的认知;无论是内在对于王溯的评价都不错,在朝廷的党派中,有一部分便痛恨王溯,王溯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根铆钉,让他们日子过的很不舒坦;正因为这些人的一致仇视,才使李清玄从心底里更加认同王溯。

    在一天正午时分,王溯被宣进殿,便连忙让下人备好马车,准备出发。

    “上将军带上我一起。”

    这时候,李清玄突然走了出来,出现在王溯的眼前,对于这个故人的弟子神出鬼没的功夫,王溯深有感触,有时候在宴席上吃着吃着就没人影了,不过对于这种闲云野鹤之人,王溯也是嘱咐下人不必过分认真,让李清玄有更为宽松闲裕的自我时间。

    今日李清玄要求一块去,王溯也是发愣,不过想到老道长,还是咬了咬牙答应了。

    心里还在寻思着,等一下倘若见到圣上,该如何解释李清玄的身份。

    李清玄微微一笑,“将军不必担心,圣上见不到我,我这次所去是为了你的安危,不过将军也不必太过惦记我说的话,对于圣上,一如往常就好。”

    一路上快马加鞭,很快就抵达圣殿。

    “王溯前来领命。”

    王溯突然单膝跪地,对圣上一拜。

    但王溯今天并没有听到熟悉的,“爱卿平身。”

    只是沉默、寂静无声。

    他不敢抬头,一直保持着刚才的动作,金銮大殿上那位圣上静静的看着王溯,气氛都仿佛凝固了起来。

    圣上终于是发声了:“王溯,你可知罪!”

    王溯心中万念闪过,脑海中此起彼伏,但仍然想不到,自己最近到底做了什么;边境战事拖延已久,要说问罪,也不会轮到现在,到底是…

    只在电光火石间,王溯突然高声道:“王溯尽职尽责,为战事夜夜难寐,实在是不知何罪之有。”

    圣人沉默了一会。

    “把人带上来。”

    不一会儿,大殿上出现了十几具尸身,穿着淡青色的着装,显目亮眼,这赫然便是王溯府上赫赫有名的贴身护卫,“青锋。”

    王溯看到这些尸身,一切都明白了;他不再说话,知道这一切已经蓄谋已久,现在多说无益,全看圣上自行判断。

    “王溯,朕待你不薄,当年你从一介平民,朕拜你为上将军;这些年你屡建造奇功,朕对你很是佩服,但这些年慢慢的,你也变了。”

    王溯听的满头冒汗。

    “边境的战事已经许多年没有捷报传来了,你知道外部的人怎么说朕的吗,说朕拜了一个菜包将军!”

    王溯不敢抬头,承受着龙威之怒。

    “所有的这些,朕依然相信着你,相信你只是时运不济,总归会东山再起的;可是朕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有人对朕的皇位有所垂涎!”

    “这些青锋卫都是你的私家军,只听命与你,就在昨晚,朕在寝宫遭受了一场行刺;幸而天垂怜于朕,得以逃过一劫。”

    “那爱卿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圣上把爱卿两字咬的很重,仿佛有千钧之力,王溯汗流不止,只能颤巍巍的说道:“皇上,王溯…臣从未做过如此之事,请皇上明断!”

    大殿上寂静无声,沉默着,此时若有一根针掉落,怕也是如惊雷炸响。

    “罢了,你要朕如何相信你…”

    “来人,把王溯打入…”

    “陛下,王溯无罪。”

    这时候,一个清朗的声音传出来,李清玄的身形忽而闪现,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像是凭空。

    就连皇上此时心情复杂的同时,也在心底不得不赞叹一声,好出尘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