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神魔演义 » 第二十七回 九霄飞舟揽明月,月华仙城暂别离

第二十七回 九霄飞舟揽明月,月华仙城暂别离

    书接上回,聂风在飞舟上待了已经月余,新鲜劲慢慢过去了。

    一开始刚登上飞舟时,周围都是新鲜事物,聂风是又兴奋又好奇,既可以在白天透过窗户看到一望无际、湛蓝的天空,还可以在晚上看到浩瀚星河。

    不过聂风看了足有一个月了,也就慢慢厌倦了,九霄之上又没有其他景色。

    飞舟整体有淡黄色的保护罩包裹,根本感受不到外部的罡风。

    大长老聂守信到了飞舟上就闭关不出,一直在打磨筑基圆满的修为,为结丹做准备。

    聂风只好拉着南宫静在飞舟上周处闲逛。

    舟上倒是有很多供修士休闲放松的场所,听说还有拍卖会。

    不过很可惜,这些场所只向筑基修士或者持有贵宾令牌的修士开放。

    后来南宫静不厌其烦,甩给聂风一本《五洲志》,然后自己也开始闭关不出了。

    此刻,聂风正在屋内捧着《五洲志》孜孜不倦地朗读,旁边来宝捧着爪子聚精会神地听。

    桌子上放着一朵红莲,白玉象正在上面呼呼大睡。

    一个月过去了,白玉象没有丝毫变化,每天吃了睡、睡了吃。

    读完《五洲志》,聂风对于修真界的格局有了初步认识,天下共分五域,东土、中州、南疆、北境以及西天。

    而在五域之中,有公认的七大门派,分别为长生观、天玄宗、素女宫、万兽山、万蛊窟、金刚寺以龙象寺。

    此外还有一些庞大的势力,比如神庭、四海商盟以及海外诸岛,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势力仍逊色七大派一筹。

    长生观位居东土,现如今为道家执牛耳,更是主导封神一事,在七大派中可谓独领风骚。

    天玄宗位于中州,素女宫位于北境,万兽山、万蛊窟隐没于南疆十万大山中,而金刚寺和龙象寺则居于西天万里黄沙之中。

    单论这天玄宗,宗内有元婴老祖坐镇,结丹修士十余人,筑基、练气弟子更是数不胜数。

    书中记载,天玄宗还有一件灵宝昊天镜乃是镇宗至宝,等闲元婴修士在此宝面前没有一战之力。

    更有传闻称天玄宗的开派祖师正是“二尊”之中的司命天尊。

    “没想到我要拜入的宗门这么厉害!怪不得南宫静也要加入!”聂风暗自感慨,去了天玄宗一定要谦虚待人,不能因为自己天赋过人便恃才傲物,了凡道长的话要谨记于心。

    想到了凡道长,聂风心中又添了几分惆怅。

    “造化天尊保佑,希望了凡道长能在外面寻到筑基的机缘吧!”

    飞舟的速度开始明显放缓,然后舟上响起了富有磁性的声音,“月华仙城到了,请前往天玄宗的各位道友做好下舟准备!”

    “终于到了!”聂风站起身来,用灵兽袋收起两只宠物,推开舱门,正好遇到南宫静。

    不一会儿,大长老聂守信也离开房间,领着二人走出船楼来到甲板。

    甲板上已经人满为患,看来不少人都是不远万里来到这月华仙城。

    “嗯,算一算时间,天玄宗大开山门收录弟子的日子也快到了!这些人怕是都想要加入天玄宗的!”南宫静皱着眉头说道。

    聂风看到这么多人,不仅为南宫静捏了把汗,“南宫静,你真的有把握拜入天玄宗吗?”

    “没关系,我用的是咱们聂家的名额,免试!再加上你的推举信,想来拜入天玄宗应当是板上钉钉!”

    南宫静话音未落,甲板上的旅客纷纷投来目光,有的人满是羡慕、有的满是鄙夷、有的人则是一脸的不相信。

    南宫静和聂风满脸通红,羞愧地往后躲了躲。

    倒是聂守信淡定自若,一一回敬了目光。

    众人见到是筑基修士,个个噤若寒蝉,没人敢再看向聂风与南宫静。

    飞舟缓缓降落,聂风趴在栏杆上向下望去。

    只见一望无垠的绿色平原上,突兀地修建起一座孤城。

    城池占地面积很大,足有三四万亩。

    飞舟径直飞入城内,平稳地落在一大片空地上。

    修士们秩序井然,依次排队乘坐云梯离开飞舟。

    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在不同的驿站口离开了站点。

    聂风人生地不熟,便紧跟在大长老聂守信与南宫静身后。

    三人沿着路标走走停停,用了一盏茶的时间走出了驿站。

    站在驿站口,聂风便被月华仙城的繁荣景况惊艳到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覆压百余里的商业街。

    街上没有低于三层的建筑,每一间商铺都是雕梁画栋、檐牙高啄。

    聂风看花了眼,一时间也数不清到底有几千、几万座建筑。

    足有八个车道宽的街道上,统一铺着灰云纹路的大理石板,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美感。

    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各种飞禽走兽拉着奢华的车厢疾驰着。

    聂风看得目瞪口呆,伸着脖子沉浸其中以至流连忘返。

    “别看了,风儿,注意仪态!”聂守信回过头来告诫聂风。

    而南宫静则是捂着嘴在一旁偷笑。

    聂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小心翼翼的将脚伸出驿站,踩在了干净的大理石地砖上。

    沿街商铺锦旗招展、人山人海。

    一块牌匾很快吸引了聂风的注意力。

    “天玄宗入门培训学堂”

    聂风停在一处四层高的阁楼前,好奇地打量这间商铺。

    门口的侍女见到聂风相貌堂堂,便迎出门来,好生招呼。

    “这位道友,你们这间商铺是干嘛的?”聂风好奇地问道。

    “道友,是第一次来月华仙城吧?我们是专门为这些想要拜入天玄宗的修士做指导的。上了我们的培训课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哟!”侍女笑脸盈盈,慢慢向聂风解释。

    “什么课?”

    “我们的课分成十人小堂班,三十人的大堂班,还有一对一呢!”

    “价钱多少?”

    “大堂班一千灵石一期,小堂班五千灵石一期,一对一的话价格比较贵需要一万灵石。”

    “嘶!”聂风倒吸了一口凉气,“保过吗?失败了能不能退款?”

    “保过班以前倒是有路子的!现在没有了,收了款是不会退款的!”侍女笑嘻嘻地说道。

    南宫静听到“保过”二字,便也凑到前来,开口询问,“之前你们有什么路子?”

    “之前的话,我们店铺跟天玄宗第三十六峰的周真人有些交情,可以代为牵线,不过……”

    “周?”聂风闻言眉头紧蹙,不会和自己的师傅是同一个人。

    “大胆!真人的名声也是你们可以私下诋毁的!”大长老聂守信不知何时折返回来制止了侍女。

    侍女一看是筑基修士也不敢多嘴,连忙施礼道歉,口中说道“小婢妄言了,还请客官见谅!”

    “走吧,我们先找一处落脚的地方!”大长老聂守信对着南宫静、聂风说道,语气有些生硬。

    聂风也没打破沙沙锅问到底,只是心中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师傅对了几份猜疑。

    在月华仙城一处客栈,众人定了三间房间。

    每间房间一晚就要收费八十灵石,叫聂风心惊胆战,还好钱是大长付的。

    三人定好行程,南宫静留在月华仙城等着天玄宗大开山门。

    而聂风与聂守信先行一步,前往天玄宗山门拜见周真人。

    “南宫静,这些灵石你拿着!我入了天玄宗有金丹师傅在,想来在宗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你一个人待着,这里吃的用的都贵!不如拿着这些灵石以备不时之需”

    聂风从腰间将三长老给的储物袋取出,想要赠予南宫静。

    南宫静闻言,不经意间露出喜悦之色,不过还是拒绝了聂风。

    “灵石我身上有一些,眼下最紧要的还是聂道友拜入天玄宗后,别忘了将推荐信交给天玄宗的庶务堂。到时我拜入天玄宗他们自然会有人比对信息!”南宫静递过来一副自己的画像。

    聂风闻言只好收起储物袋,将南宫静的画像一同收起。

    三人休息了一晚,第二日清晨,聂守信带着聂风出发。

    天玄宗的山门离月华仙城并不算远,聂风两人飞行了一天便赶到了天玄山地界。

    只见一座座高山在天地间巍然耸立,自成一脉,连绵不绝,宛如天地之间的巨大屏障,矗立在前方,令聂风望而生畏。

    仔细望去,山峰陡峭,直插云霄,几乎无法一望而尽。山体之间的深谷峡谷,仿佛是大自然雕刻出的无尽深渊,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惧意。

    群山勾连大地背负青云,借助天地的鬼斧神工,自成一套天然的阵法,隔绝外人,绝非栖霞山这种山川可以相提并论的。

    无法进入阵法,聂守信只好拿出地图,按图索骥,先带着聂风来到天玄宗的山门前。

    只见一座高达六丈的牌坊矗立在山林间,牌坊上刻着“天玄宗”三个大字。

    两人落在牌坊前,便被两名守山弟子拦下。

    “来者何人?这里是天玄宗山门!”守山弟子上前问话。

    尽管两名守山弟子的修为仅仅是练气后期,但面对筑基期的聂守信,二人却从未阿谀奉承,甚至带着倨傲的神色。

    直到聂守信交出周真人留下的信物,守山弟子们这才变得毕恭毕敬,并偷偷打量了聂风一眼。

    一位守山弟子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件法器,对着法器念念有词,“卓师叔,有人持第三十六峰的信物前来拜师,还请师叔立刻赶往山门!”

    没一会,法器内竟然传出了其他人的声音,“知道了,我马上到!”

    聂风第一次见到可以传音的法器,心中感到震惊不已,暗自揣测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借助这件法器给远在万里之外的父母回个消息。

    这传呼法器外形别致,由白色玉盘和黑色把手组成。玉盘中央镶嵌着一枚绿色珠子,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法器通体雕刻着细腻的花纹和符号。

    聂风将这件法器的造型记在心中,想着日后有机会也许可以购买到。

    聂守信与聂风便在山门前等候所谓的“卓师叔”,这里先按下不提。

    却说天下共分五域,东土、中州、北境、南疆、西天。

    此刻,西天万里黄沙之中,正有两位高僧相聚。

    其中一名老僧身穿白色僧袍,留着又长又细的白色眉毛,身材瘦小,细密的皱纹遍布额头、嘴角和眼梢。但其精神矍铄,正骑乘在一头四丈高的白玉象上。

    而对面这位僧人是中年模样,一身黑色僧袍,乌黑的长发丝滑的披在肩部,脸上满是一副居高自傲的神情。此刻其正在一朵黑色巨莲中负手而立,与那老僧对峙。

    只听这身着黑袍的中年僧人用意味深长的语气开口说道,“无相师兄,数百年过去了,东土道家就要重开封神了。你何故还要故步自封,流连于西天这一隅之地。”

    原来这身着白袍的老年僧人唤作无相,乃是天下七大派之一金刚寺的主持,修行相当于道家的元婴期。

    而这黑袍僧人也不是无名之辈,其乃是龙象寺的主持,名叫无法。

    “无法师弟,一出西天,便是万丈红尘,因果不断。道家封神也好、佛门净土也罢,只要能普度世人脱离苦海,又何来之争呢?”无相大师露出慈悲之色,苦劝无法主持,试图让他放弃插手封神之事。

    “哈哈哈哈!”无法大师仰天大笑,“何来之争?师兄!难道你还没看透吗?自古以来,都是被救者无所谓,但对于救人者却有所谓!你忘记了吗?当年长生观的那名叛徒之所以能捣毁封神台,不正是因为我们的师尊送出了镇宗灵宝吗?这之后师尊不得不圆寂,难道就没有长生观的原因吗?”

    无相大师想要辩解些什么,张了张口也没说出声来,因为他知道他讲再多也无法说服自己的师弟。

    “无相师兄,既然你不愿意去,那我便带着龙象寺的弟子去!我倒要看看,我的《龙象波若功》比起其他门派的功法到底孰高孰低?”

    说完,无法大师架起黑莲直冲云霄。只剩下无相大师在原地叹息不已。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