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仲帝 » 第十三章 杀人不见血的贾诩

第十三章 杀人不见血的贾诩

    见袁术沉思不言,贾诩拱手道:“袁公明鉴,老夫为袁公献一计,可除孙策这一后顾之忧,以证建忠将军请降诚意。”

    毒士的名头不是盖的,袁术知道自己的心思也却算不得高明,索性不再拘谨,道:“还请先生教我?”

    “袁公本意是以我西凉军与孙策相互争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老夫说得可对?”贾诩微微一笑,雪白的胡子一翘一翘,嘴里说道。

    袁术点头,承认道:“确实如先生所言,本将就是这么筹谋的。”

    贾诩毫不留情,说道:“急!太急了!”

    没待袁术回答,继续说道。

    “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袁公如此急切,孙策身边江东英杰汇聚,但凡有些智谋之士,缘何会看不明白?

    故而,袁公以为自己才是渔翁,实际上在南阳附近逡巡不前的孙策才是真正的渔翁!”

    袁术听了贾诩的话,心下认可,嘴上却道:“难道本将任由孙策稳定江东吗?届时江东经营日久,怕是本公再难插手了!”

    “袁公勿急,老夫一计定叫孙策防不胜防!”贾诩侃侃而谈,在灯影的映射下如同一头老狐狸,只见他继续诉说着自己的计谋。

    “孙策其人,与其父孙文台一样,刚烈勇武,行伍之间江南无出其右,亲近百姓,体恤下属,深得人心。

    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过于自信!自信的人往往自负,甚至骄矜。

    兴平年间,孙策奉袁公之命攻打九江,入城后纵兵为乱,将九江的豪强折腾得不轻。

    其后,与陆康结怨,攻破庐江之后更是在庐江大肆屠戮,公报私仇。

    谁人不知豪强之危害?偏生他要逞能,一入江东后江东世家更是被如犁地般扫荡了一遍。

    手法酷烈,镇压四方,军中将校寒门出身,无理由肆意侵占江东世家利益。

    山越的动乱正是有这些人暗地里指使才屡次剿灭,屡次反复,表面上臣服的江东豪族其实已经将他这个年轻人架到火山口之上了。”

    袁术知道贾诩说得这个问题,其实,在这个时代,世家大族是任何上位者都避不开的问题,没有人能与这样的集团为敌。

    田庄经济孕育下的豪强们手下有钱粮,有兵马,有人才,有技术,他们支持谁,谁就能站住脚,反之,则必定会被推倒尘埃。

    袁家四世三公,登高一呼,天下响应,赢粮而影从,不正是这些人的支持吗?

    反抗者不是没有,就袁术所知,兖州的曹操数次下求贤令,有效果吗?天下人只知道他这篇文章着实写得不错,其余的,啥也不是。

    他手下的那些谋主,良将,哪一个不与世家豪强千丝万缕?又有几个是从真正的民间选出来的?

    直到曹操死都在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终究无力回天,曹丕篡位后,任用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更是将世家推向了巅峰。

    直到五胡乱华,衣冠南渡,这样的血腥灭族之祸才算是将世家打入深渊,扫进历史的尘埃之中。

    科举,科举,良政?劣政?合适的时机才是良政。

    袁术甫一来到这个世界,苦于手下连个袁安这样的人都没有,未尝没想过秉政之后推行科举,以真才实学选拔人才,摆脱世家大族的控制。

    但是,在书房拼命吸收汉末常识的时候,袁术才认识到世家的可怕。

    简单来说,袁术头一天开始搞科举,第二天自己的头都可能出现在曹操、袁绍,甚至吕布的桌案之上。

    世家之间藕断丝连,如同一张大网,束缚着大汉的天下!

    “先生是说,利用江东士族对付孙策?可是,该如何施行?”

    袁术不去想那么远的话题,心下只想解决眼下孙策这个明面上的心腹之患,解决不了他,如何安心对付自己的宿命之敌,曹操!

    贾诩喝了一口茶汤,缓缓道:“袁公明鉴,老夫听说袁涣掌握袁公手下暗间,只需要派些人联络江东士族,三五日内必有收获。

    再者,袁公迅速接受建忠将军请降,迫使孙策来见,将他死死得留在南阳。

    最后,袁公不是进献了玉玺吗?表孙策为豫州牧,破虏将军,乌程侯,这是他父亲曾经的官职爵位,想来他没有理由不接受的!

    一来二去,迁延日久,江东岂能不乱?

    将他捧起来,捧得高高的,越高才会摔得越惨!此计名为,若要取之,必先予之。”

    一席话下来,袁术豁然开朗,欢喜道:“好一个‘若要取之,必先予之’。”

    转而袁术有些忧虑问道:“孙策手下人才不少,难道这些人想不到吗?”

    贾诩自矜的笑着说道:“此为阳谋,袁公名正言顺为他庆功,孙策难道还能反抗吗?一出会稽,如离群之雁,孙伯符逃无可逃,只能匹马回江东应付乱局,届时可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

    袁术想到孙策原本的结局,心下暗自叹道,果真是乱汉室天下的人物,将这人心把握得死死的,怕是自己从寿春出兵起就已经落入其陷阱了吧!

    偌大的江东,兴盛无比,转眼就已经要烟消云散了吗?

    这样的人物,不能为自己所用,只能除掉了!

    “先生,夜深了,还准备回宛城吗?”袁术隐藏在宽袍大袖下的拇指与食指不断摩挲,眼神炯炯,看着眼前这个五十岁的老狐狸。

    贾诩笑道:“正是打搅袁公的时候,怕是就要在袁公帐下呆一宿了!”

    袁术放松了双手,对身边的袁安道:“袁安,去弄一些凉州肉食,再温一壶好酒,更深露重,暖暖身子,我要与先生秉烛夜谈!”

    袁安应喏,正转身出帐。

    袁术不知是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对了,去通知纪灵将军,给我的亲卫好好操练一番,守护好中军,莫要懈怠了,本将这些日子对他们太好了些!”

    袁安领会了意思,匆匆而去,又调了几队亲卫守护大帐,又派人传令郭从龙、纪灵等将加强夜间戒备,防备西凉军偷袭。

    做完这些才温酒、准备饭食。

    听到袁术这饱含深意的话,贾诩的脸上毫不掩饰的露出笑意,仿佛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看见,心里头却对袁术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贾公,咱们继续,莫要为了小事伤神,只是这江东士族的情况,如何挽留孙策的情况本将有些不明,还请先生指教!”

    .......

    守在帐外的袁安看着二月的夜空,繁星满天,又看了看大帐在烟火映照下的两道影子,宛如两只狐狸,听着不时的低语,不时的笑声,仿佛在继续密谋着什么。

    他有种预感,今夜的夜谈也许会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具体是什么,袁安也说不清楚。

    袁家培养的自己熟读经史,学会了如何揣摩上意,如何将事情做好,如何尽忠效命,但是就是没有让自己学会如何变成一只狡猾的狐狸。

    PS:感谢见朕骑嫩妓、书友20170929104451757、CarlosRove、送你一包方便面猫九洛、塔库拉玛塔塔、滑稽草丛伦的票票!

    喜欢的朋友们可以投投票,收藏起来养一养,欢迎大家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