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村语村言 » 5.1.7.2.10玻璃志子

5.1.7.2.10玻璃志子

    5.1.7.2.10玻璃志子

    小村人不是家家都有卷尺的,那个时候小村已经出现了卷尺,多数家庭里并没有;他们的玻璃打碎了,没办法修补起来,就需要换新的;换新玻璃是需要尺寸的;各家的窗子大体上是同一个尺寸,没有太大的出入;真实的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木质的窗扇会发生变形,这时候的玻璃窗扇已经不再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了;你拿回来的玻璃相差哪怕是一毫米,真的可能就没有办法镶进窗扇框里面去。

    这是一个原因,个体的差异则是另外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即便是没有后来的形变,拿来的固定尺寸的玻璃也是有可能安不上去,或者安装之后不合适。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也还没有可以把打碎的玻璃重新粘起来的胶水(胶粘剂)唯一的办法就是换新的,小村人们没有别的选择。

    没有卷尺甚至直尺,玻璃的尺寸要求又是比较严格的,那怎么办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小村人有自己的办法,柳条遍地都是,随便拿一段来,按照玻璃的大小比一下,多余的部分用剪子剪掉,这样一来尺寸就有了;对于规矩的形状,一般的只需要四根这样的志子,对于不是很规矩的形状,那就要分别量出来做好不同的志子,并且是需要记好了,哪一根是在哪个位置的,割回来的玻璃正好合适,这个小柳条就叫做玻璃志子;玻璃来到小村的时候,是大张的,(一米五长,一米二宽),那个年月,小村唯一的进销渠道是供销社,买东西卖东西都经过供销社;玻璃志子也不仅仅就是柳条的,也还有酱秆做的等等。

    玻璃是在供销社买卖的,负责切割玻璃的是供销社的店员。早期小村差不多就只有供销社的店员才有用来切割玻璃的玻璃刀子;这个玻璃刀子不是个人物品,需要妥善保管好的;配合着玻璃刀子使用的,小村供销社还有一把木尺,木尺比较宽,也长一些,一米半以上是有的,有点类似于我们看到的瓦匠师傅使用的靠尺。

    小村人们拿着自己的玻璃志子来到供销社或者分销店,把自己的尺寸告诉店员,这时候就一定不能把各个小柳条的位置搞错了;店员根据玻璃志子精确地比划出小村人们需要的尺寸来之后,用玻璃刀子在玻璃上面割划出来一道印子;这时候玻璃还不能切割下来,店员的做法是,用手中的玻璃刀子在割划出印子的玻璃下面进行敲击,随着敲击,玻璃上面的印子变成了裂纹,店员沿着裂纹把玻璃掰开,最后剩下的就是符合要求的小村人们需要的玻璃了。

    用手掰适合于小一些的玻璃,假如是从一块大玻璃上面切割,比较大一些的玻璃,就不用掰这样的动作,这时候需要两个人合作,首先把玻璃移动一下,让刚刚用玻璃刀子刻画出来的那道印子移动到桌子边缘来,对齐桌子的边缘;其中的一个人压住放置在桌子上面的部分玻璃,另外一个人,用力向下面猛压在桌子边沿外面的部分,这部分玻璃就分离开来。小村人们管这个叫做割玻璃,不过那时候小村人们并不是读作ge1bo1li,而是读作ga1bo1li,比如就说,大丫儿,你去供销社跟你张叔说一下,割一块玻璃,这句话中的割,就说成g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