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村语村言 » 14.3捆苞米秆子(1)

14.3捆苞米秆子(1)

    14.3捆苞米秆子(1)

    苞米秆子不是就这样散着装车的,这样装车很费劲,在卸车的时候以及卸车后上垛更费劲;另一方面,散着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路上颠簸来颠簸去的很容易堆车或者翻车,一旦出现了堆车或者翻车,就会影响拉苞米秆子的进度,小村人就说耽误活儿了;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小村人们在地里面割完了苞米秆子之后有一个捆苞米秆子的流程。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小村是使用秫秆来捆苞米秆子的。捆苞米秆子的秫秆两三天之前就泡在水里面了,经过两三天之后,秫秆变得湿润起来,吸收了水分之后就不容易从秫秆节那个地方折断为两节了;吸收了水分之后秫秆整体变得比较柔韧,有一些绳子的味道了。

    实际上呢秫秆在捆苞米秆子的时候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绳子的作用,小村那时候是没有那么多的绳子用来捆苞米秆子的,只好用秫秆来代替绳子。

    说到绳子在小村是最最常见的了,我们这里不去过多的说明,但是小村那时候有一种绳子是比较特殊的,它就是草绳子。

    小村人们自己并不打草绳子,那时候小村所见的草绳子是从外地来的,并且不是运来给小村人用的,而是作为一种包装品来到小村的。

    草绳子作为包装品,我们现在(2022年)听起来可能有些纳闷,那时候却是常见的事情;没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草绳子是用来做为人们吃饭时用的瓷碗的包装品来到小村的。

    那时候的瓷碗就是裹在草绳当中经过长途运输之后才来到小村的。这做法是不是颠覆了你的思维了呢?我说的是实际情况,丝毫没有杜撰的意味,也不是为了吸引眼球,更不是胡说八道,是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这些年来生产不断发展和进步,瓷碗的包装也不断的改进,用草绳子作为瓷碗的包装我已经好多年都没有看到了,不知道宝宝们(2022年)是不是还能够见到这样的包装。

    这种用于包装的草绳子到了目的地之后就没有用处了,在小村那些年积攒得多了的时候,能够拿来捆苞米秆子,不过这不是主流的做法,毕竟草绳子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小村就那么大,需要瓷碗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作为包装物的草绳子自然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数量,这个就数量上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事情。

    之前割苞米秆子就已经把它们(苞米秆子)放置成堆了,这给后来我们捆苞米秆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在掰苞米之后还顺手把八米秆子堆(铺子)整理了一下,这样之后苞米秆子就更齐刷了,我们不再需要人为的再一次把它们归置成堆,可以直接拿来把它们打成捆,小村人们干活的时候是有预见性的。在做割车道那个流程的时候,就已经为后续的流程打好了基础了,这个思维在那些年小村的农活儿中就已经在运用了,并不是什么新的思维,倒是有一个事情需要注意的,就是思维如何进行迁移;比如小村人在收割玉米的劳动中有了预见性的思维,并且也付诸了实际,这个预见性的思维对于小村人来说,已经是一种能力了,这是无可厚非的;假如小村人们到工厂里面去干活儿了,小村人们也还有这种能力,也就是有预见性行动这种能力,那小村人去工厂干活儿了的时候,能不能把这种预见性的思维用在在工厂里面干活儿的实际当中去呢?宝宝们(2022年)说你扯了吧,这是一回事儿吗?还真的不是,好像有一个南阳人,在多年的实际生活与农业生产中掌握了天气变化的规律,在一次对敌作战中,利用的天气的变化规律,取得了常规天气状况下不可能取得的胜利;也还有一句话,说的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好像也明确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告诉我们,思维的迁移是很重要的“修行”。

    捆苞米秆子在很久以前就是小村男人们的事情,小村女人们是不上地去的。后来在几十年前小村的女人们终于打破了小村流传下来的规矩,开始下地干活了。从此小村人们在生产中多了小村的女人的参与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在上个世纪中叶,女孩子就已经参与到农活中去了,我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又一次见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生活,小村主妇们也又一次作为劳动力来到了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