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觅长生计划 » 第三章,与医者王老之见闻并食管癌,麻黄,壬寅年六月初三

第三章,与医者王老之见闻并食管癌,麻黄,壬寅年六月初三

    不知为何,外面的天气依旧是雨蒙蒙的,不得不说,又是一天过去了。

    莫名其妙的,有一种疲惫感涌上心头,没有来源,也没有出处。

    大概是休息的少了吧。饭蔬无其鲜美的滋味,茶饮少其香醇之体会。

    万幸,今日下午与一老者相谈甚欢。

    此老者何人也?

    盖世皆称之以王老。

    老者今九十高龄,耳聪目明,思绪康健,有古彭祖之风,又有昔药王孙思邈之仁心。

    自二十岁从医以来,慈心济世,又闻从离退之时,便义诊于万家。

    幸甚,此高德为吾家邻十数年矣。

    今日之谈,皆因吾祖父曾问医于王老。

    王老思虑甚善,更兼医者仁心。

    未时扣吾家门,只送药方一张,叮嘱三两。

    吾心中激荡甚矣,忙立于侧而聆长者之教诲。

    王老之教诲,可归纳于三条。

    其一,医者必有仁心。

    无仁心者不为医,无善行者不为医,其专图财货,特谋名利者,皆不可称之为医。

    其二,医者当广泛之学习。

    王老曾曰一趣事,盖因其借读医书十数年,又因吾家乡偏僻之地,图书馆中竟无新书可借,守藏室之使每得新书皆以电话告王老。

    由此又数年,竟使图书馆中医书增集,方便吾小子辈借读。

    时至今日,王老仍每日手把书卷,或记笔记,或查医典。

    盖王老九十岁高龄而眼目不花,皆因若此。

    可悲,吾今竟叠四目,不若老人能视,或可记之。

    其三曰:为医者当思病患之不易。

    有疾者,或身苦痛,或神忧伤,或财尽散,或人将亡。

    病者之苦痛,不可一一而枚举。

    病时,医者父母也。

    君可闻子有难而父母不急者?

    从此情理,医者忧病患之忧,更虑病患之不虑。

    王老行至门口,手把吾臂,叮嘱甚切。

    盖风沙入眼,忽而婆娑,吾亦心中激荡,由此记之。

    大医者,非言所能尽,大德者,胜百千浮屠。

    我尽可能一种厚重的口吻记下今天我所经历的事情,大概是因为我文笔的力量不够吧,今天的感慨属实颇多。

    人生在世,既有一见而生情,又有一知而终生。

    今日收获千言难述,他日定当思虑文笔,传医者于百世。

    今天继续说消化系统疾病,食管类疾病的食管癌。(00002号疾病)

    通常情况下,造成食管癌的病因一般是亚硝胺的过量摄入,咸菜吃的多的同志们需要注意了。

    其次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在太行山一带部分地区土壤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可能会诱发食管癌症。

    在饮食方面,缺乏水果和蔬菜的不健康饮食也是食管癌症的诱因之一。

    最后,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基因的损伤和突变是食管癌症的本质原因。

    在食管癌症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鳞癌,主要易发于胸部中段的位置,大概是主动脉弓到肺下静脉之间。

    从肉眼观来说,最常见的表现应该是食管管腔狭窄和管壁僵硬。

    为了方便理解,仅以胃黏膜为例。胃粘膜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又称腹膜层),人体其他的空腔脏器的结构也大概如此。

    早期的食管癌往往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没有淋巴转移。

    而到了后期,淋巴转移则是以转移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为主。

    在食管癌的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表现,有的时候会有胸骨后的针刺感和梗咽感,而到了中晚期则会有进行性吞咽困难。

    简单来说,如果说癌症是一个小球的话,那么癌症的病变就堵住了食管的管道,让食管管道变得狭窄不通畅。

    在检查中,胃镜是最有检查价值的,之后通过胃液细胞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利用食管拉网实验可以进行筛查,而B超,CT,MRI则对食管癌的分期,病灶深度和手术方案提供相应的依据。

    在X射线钡餐的影像当中,由于粘膜的混乱和断裂,食管癌患者的造影当中常常会看到造影剂的中断。、

    最后谈到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当然是手术切除,早期食管癌通常利用食管镜下手术。

    而食管癌的化疗通常针对的是不能手术也不能放疗的晚期患者。

    食管癌的放疗则通常针对的是上段食管癌患者和手术禁忌患者。

    食管癌晚期患者或者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的患者,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进行胃造瘘术。

    虽然我们的医学没有发展到巅峰,但我们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之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之下,我们会看到不远处的希望!

    关于中医的学习,由于现在的系统学习和学习方式不同,为了避免学习出现漏洞,我们在没有获取更好的学习资源之前,先从中药入手。

    在中药之中,可以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止咳化痰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益药,收涩药,涌吐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而具体的每大类药物下面又有相应的小的分类。

    今日是第一个药物,麻黄。(00002号中医药)

    麻黄,是麻黄科,麻黄属的植物,是一种麻黄科草本类小灌木植物。

    普遍认为麻黄是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麻黄质地温和,尝起来辛辣带苦味(有机会一定尝尝)。

    在当代中药学的相关教材里,通常称麻黄归肺,膀胱经。

    麻黄可以疏解机体表面,促进患者发汗,还可以化痰止咳,具有敛肺,运水祛湿的作用。

    在临床中,麻黄通常被用于伤风感冒,咳嗽气喘,风湿痹痛以及阴疽,咳痰等症状。

    麻黄又称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在处方用名上,生麻黄通常用以发汗散寒,蜜麻黄也就是蜜制的麻黄,发汗作用减弱,而治平喘的功能增强。

    麻黄辛,味苦,温,归肺,膀胱经。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但是由于麻黄的发汗力比较强,凡是表虚止汗,阴虚盗汗,虚喘等患者均应慎用。

    从药理角度解释,麻黄挥发油具有发汗的作用,麻黄碱能使身处高温环境下的人汗腺分泌量增加,麻黄挥发油乳剂具有解热的作用。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具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伪麻黄碱更是可以明显的利尿。

    麻黄碱对于中枢神经具有兴奋作用,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麻黄挥发油对应的甲醇提取物也有抗炎作用。

    麻黄的分类有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等多种,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

    最后,在一则流传的故事当中,出虚汗的病人应该慎用麻黄。

    在现代临床领域,由于麻黄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升高血压,因此失眠和高血压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

    天地造化之玄妙,阴阳积累之无穷,人生在世,当行大善,立大德,怀大志。

    山河无恙,日月同期!

    他朝相见,使若千秋万岁!

    终笔于壬寅年六月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