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得闲种花 » 第六十五章 顾家

第六十五章 顾家

    听说宋氏雇了三个人,张氏心里打了算盘。晚上跟顾大山商量,要把二狗和狗蛋送过去。

    顾大山喘着粗气翻了个身:“好好的日子不过,你又要作什么夭?”

    “他爹,反正家里的活计你和大牛就能干了,我也能帮把手。二狗和狗蛋见天的瞎转悠,住到城里,学堂离的也很近,好好上几天学不好吗?”

    “就二狗和狗蛋这样的能上什么学,去学堂嫌这嫌那,三天两头的就要去赔礼道歉,我丢不起这个人,早点在家帮着学干活是正经。“

    “哎,跟你这样的人一辈子都觉得没出息。一年到头就靠着豆腐铺子能有屁用。”张氏气的拱来拱去。

    被窝里一点子热气被张氏翻来滚去的都搞没了,顾大山索性做起来披上衣服。

    “你到底要干什么?嫌我穷?你找个富的试试?孩子们大了,我给你点面子,你别给我蹬鼻子上脸!”自打上回打了张氏,老娘说了他,几个孩子战战兢兢的,顾大山也不兴动手了。

    张氏拿被子盖住头:“我还不是想着家里过上好日子。才买的房子,家底都掏空了,不得省点么。大妮眼看着要许人家,三个儿子一个接一个的,这也要用钱那也要用钱。”

    “你这什么话,以前还穷些,日子不也过过来了?反正没饿到你。”

    张氏掀起被子,呜呜的哭了起来:“你也不看看老二家过的日子,都使奴唤婢了。人家娘家得力,就我娘家穷是不是。”

    顾大山觉得他婆娘自从家里环境好了之后人都变聪明了,动不动就哭,看的直摆头。

    “这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了,住自己家的房子,让亲奶奶照顾一下怎么了?!”

    “行行行,要是那两个臭崽子愿意去,你送你送!”

    张氏把两个孩子带过去,跟顾老太太说家里生意最近忙,扔下两个孩子就走了。

    二狗和狗蛋在村里野惯了,见天的到处转悠,老太太又怕孙子出事,总是追在后头喊,另叫二柱跟着。大妮就说隔两条街有个秀才办的私塾,干脆把俩皮猴送过去。

    “奶,我有私房钱,在铺子里做事我二婶也给工钱我呢。二狗和狗蛋送去读书也合适,过两年定性了再找活干。”

    “你那点子钱留着做嫁妆,女儿家钱财傍身才好。”

    晚上一家子吃饭,顾老太太就当着顾大海和宋氏的面说:“二狗和狗蛋这样瞎混下去也不是办法,送去私塾读点书也好。你大哥为了买房子把银钱都掏空了,听你大嫂说还借了外债。我自己手上有点钱,先送两个孩子去读书,以后你大哥大嫂再给我。”

    宋氏自然乐意,这些天狗蛋总往铺子里跑,吃些东西无所谓,手脏兮兮的,客人瞧着不好看啊。只心里还是不舒服,晚上和顾大海就说了几句。

    “娘也是,要帮衬大哥大嫂帮就完了,当着我们说以后还是个什么意思。”

    “大哥大嫂也不容易,都是半大的孩子花钱的地方多。”

    “说的好像我们花钱的地方不多一样。两个孩子吃的用的我都出钱了,你可见我说一句不舍得。”

    “我知道你心善,咱们只得小宝一个儿子,以后还不是得大牛几个兄弟一起帮衬么。”

    “你是嫌弃我没给你多生儿子么?,你不看看我们小五一个女娃顶多少个儿子了,真是的。”

    “没这个意思,铺子里忙不忙,我看着你都瘦了。让我摸看看别的地方瘦了没。”

    有些事情真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顾老太太不说出来回头宋氏知道了心里不更得膈应。

    顾大海夫妻两个吵个嘴腻歪一下,事情就揭了过去。

    大牛听说两个弟弟被送去学堂后,正经的拎了两封礼去学堂拜见先生,言是请多关照关照。又时常送些卤干子卤肉的,打那以后学堂的夫子经常给二狗两个留堂,管的很是严厉。

    两个弟弟上蹿下跳大牛只不管,手上攒了银钱马上给老太太送过去,道是奶奶的养老钱可不能乱掏出来,还给小宝和小妹子都买了东西。

    大妮把大牛拉到一边说话:“大牛,你回去可得说说娘,我们是跟二叔一家亲近,但是不好总占别个便宜。要不是有二婶娘家帮助,咱们一个豆腐铺子能在城里买房吗?还送二狗两个去读书。越是手上宽裕了,越要讲究个清楚。”

    “姐,你放心,我知道的。二婶对你可还好?”

    “好着呢,不论我去不去铺子里做事,都给我开工钱。就是瞧着不如以往亲热,怕也是知道我开口说送二狗读书,心里有些膈应。”

    “我就说娘,二狗和狗蛋跟着二叔也好不拘学什么手艺,以后有个一技之长总饿不死。偏娘觉得小五就是因为读书脑袋才聪明的,赚那许多钱,硬是要送他们读书。就算你不说,她自个也要来说的,那还闹的难看些。”

    “亲兄弟明算账,二叔二婶再明事理,次数多了,心里总会不舒服的。”

    “我知道的。”

    大牛常在集市城里两头跑,也渐渐明白,世上许多亲人能在苦的时候互相帮衬,但是不一定能在富裕的时候处好关系。

    宋氏回来看见果子在哄小宝几个玩,桌上摆了些礼,问是谁来过了。得知是大牛送过来的后,微微点了点头。大嫂虽说不着调,家里孩子还是养的好。又想到顾大海昨儿个说的话,进里屋找老太太了。

    “娘,大妮翻完年就十五了,你有啥想法没?”正绣着花呢,大妮听这一句,拿起绷子就往外走。

    被老太太喊住了:“你也坐下听听,咱们家不兴那些。有甚想法都说出来。”大妮红着脸应了。

    宋氏接着说:“今儿个,我大姐家的三小子来了,叫谭平的,不知道娘还有没有印象。”

    “我记得,长的整齐的很,就是个头不是很高,以前在酒楼里做活,嘴巴也活泛。”

    “正是他呢,酒楼的活计早就不做了,如今专门跑烧烤店的外单,这一年来没少赚。过来给我报喜,才在城里也买了房子,过些时日叫我一块去热闹热闹。”

    “可曾定亲?”

    “没呢。我以往只当他还小,今儿瞧见才觉得是个大人。我大姐您是知道,顶顶和气人。大姐夫呢不管家里事,只伺候牛羊。要说谭平有甚不好,前头两个哥哥,也都娶亲了,老大才生的孩子,家里人口多。”

    不管到几世纪,女人挑男人的眼光都差不多,对于家庭环境的要求往往是独生子的话就会加分。因为独子意味着家产的继承和父母的帮衬。

    像宋大姨家,三个儿子差距年龄不大,成亲了都生娃,你是帮谁带呢?

    顾老太太心里是愿意的,年轻人争气,家里婆婆和善,没的挑。问大妮的意见,她说听奶奶的。

    宋氏为防万一,还是提了一句:“要不哪天叫大海去跟大哥大嫂说看看吧。我也去和我大姐通个气。”

    “我做主就行。若是谭家有意,咱们再相看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