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厨神万尚志 » 第三百九十一章 白将行苦寻老友无 王侯爷求见未得召

第三百九十一章 白将行苦寻老友无 王侯爷求见未得召

    白将行在大堂中寻看了半天也没有收获,正打算找个药童或伙计问问情况,便瞧见一位年轻女子突然朝着自己走来,且轻声细语的发问。他点点头,面向女子,道:“这位小娘子,不知你这儿可有一位叫王旺的老者?”

    “王旺?”左小云想了想,却终究是没想到哪个病患叫这个名字,于是道:“王是大姓,姓王的病人我确实见过不少,不过叫王旺的老先生,我却是没听过的。也许是被我那几位师兄接手医治了,不若先生您说说那王旺是哪日送来的,我叫伙计拿来记录病人病情的记事簿,帮您查一查?”

    “那便多谢了。”白将行说着,从怀里摸索出一块银子递了过去。

    见状,左小云顿时黑了脸,一把推回他的银子,说道:“先生若是以为我们会为了银子而泄漏患者的信息就大错特错了!我本以为先生是那位患者的友人,这才准备帮你寻找一番,可如今看来,却是我想错了。先生还请收回银子,且带着您的银子离开左家医馆吧。我们医馆,不赚这样的银子!”

    “小娘子且慢,”白将行顿时窘了起来,他久与朝堂来往,向来秉着拿钱好办事的信条做事,亦或是投其所好,买些个字画送给谁谁。这次掏出银子来,也只是下意识的动作,认定麻烦人家做事就要给予报酬,却不想让这位小娘子误以为是收买资料,于是连忙解释道:“小娘子莫要生气,我并非是你想的那种人,我与那王旺的确是相交多年的好友,此次也是听闻他身体抱恙,这才连忙从外地赶来,这一时情急,才做出方才那种冒失之举,还望你多多海涵。”

    左小云停住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果真见他眸中情真意切的焦急,再上下打量一眼,此人相貌忠厚,发丝稍白,也是人到中年,心中稍稍关切,便也转回了身子,问道:“那你如何证明,你与那王旺的确是旧相识?”

    白将行脸一僵,暗中懊恼起来,分明刚才这小娘子都打算给自己去查王旺去向了,自己非得掏出银子整这么一出,这下好了,拿啥证明和王旺是旧相识啊,就算拿出了证据,那小娘子又如何得知这是和王旺有关的东西。不过也只是稍顿了一会儿,他便从怀里掏出块象征着自己身份的印章递给左小云,说道:“来时匆匆,身上也没带什么东西,烦请小娘子拿着着一枚印信给王旺看,他见了,必然知道是我,如此便能证明身份了。”

    左小云拿过印信看了一眼,不由翻了个白眼,“我们是医馆,自小看医术长大的,您莫不是以为我们都不识字的?这上面刻的是厨协白将行之印,白将行分明是我们新京厨协的会长。你却说你从外地来,又在骗人,别和我说什么其他郡城也恰巧有个厨协分会长姓白叫将行的啊。”

    “……”

    白将行一脸苦闷,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欲言又止,终究是无奈地说道:“劳驾小娘子寻到这王旺,将这枚印信交给他,他自然便会来见我。”

    “哼。”左小云用怀疑的目光仔细地扫视了他一眼,说道:“姑且暂信你,你那朋友是哪一日来的?”

    白将行道:“应当是三日前来的。”

    “嗯。”闻言,左小云便持着印信走到柜台处,叫伙计拿出记事簿翻看起来。

    不久后,左小云仍然未找到一名叫王旺的老者,不过他很快被三日前一个未记录名字患者所吸引,上面写这位患者看上去约么到了知命或耳顺的年纪,不知被谁扔到了医馆门前,且还昏迷着,当时坐诊的三师兄给他捡了回来,号脉后,诊断此人乃极怒攻心所致昏厥,同时伴有气力过散、营养缺乏等症状。三师兄按照症状给他开了药方,又让小童煎药给他喂下,本是一直安排在后堂巳字房里的,今早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不知去了哪里。

    左小云合上记事簿,转还回到白将行身前,后者瞧她走近,不由问道:“如何?”

    左小云没好气道:“查什么查,今儿早上人就走了,印信还你。”说着,将印信递交到白将行的手上。

    “走了?”白将行惊讶道,同时皱起了眉毛,“小娘子能说说具体情况吗?”

    “还说什么,前几天突然晕倒在我们店门前,我家师兄心好给他抬进来医治,怎知道今天一早人就莫名其妙不见了,连声谢谢也不说,哼。”

    “如此,便多谢了。”白将行心下疑虑,打算立即动身去王旺小院查看他是否回家了,遂道了一声谢,便转身要离开。

    “喂,等等!”左小云忽然叫道。

    “嗯?”白将行转头疑惑地看向她。

    左小云伸出手,“银子!他这几天在我们医馆用了不少药材,结果醒了连看病钱也不给就跑了。你不是他的朋友吗?那你就替他把问诊钱和药钱补上吧。”

    白将行恍然,连忙翻出银子递了过去,左小云收了银子也再不和他纠缠,又回了柜台里包起药材来,一边嘀咕着那臭呆子。白将行付过银子也没再耽搁,快步离开药店,往王旺小院而去,毕竟天色晚了,一旦入夜街上便不许行人随意出入,即便他是厨协会长,但被巡逻的士兵捉住了,也同样是要挨罚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解释为何会在入夜时在街道上行走,这会惊动皇帝。

    新京,皇城内。

    坐落在国都中央的皇宫用尽了天下珍材所建,绿瓦红砖并一些金铄的墙砖在夕阳的映照下交相辉映,叫那宫外远处的百姓瞧见,不由暗叹一声,为何自己没那个好命,投身于帝王家。

    皇帝于御书房中批阅奏折,时光即便缓缓,也到了该掌灯的时刻。刘珏从李赋手里取来灯罩,脚步轻轻的走到案台旁边,将灯摆放在边角处,尽量不打扰皇帝的思绪。

    但即便动作轻轻,却也始终让批阅奏折的皇帝稍稍出神,长长伸了一个懒腰,皇帝余光瞟到窗外天色深蓝微黑,不由问道:“嗯,天都黑了,这是几时了?”

    刘珏回答道:“已经酉时末了,陛下休息一会儿吧?”

    皇帝摇摇头,“还不行。均州发了虫灾,初春的绿地都给啃了个干净,地主建的屯仓更是被吃的损失惨重,如今虫子又有向并、青两城前进的姿态,朕得尽快处理此事。不过,也是奇怪了,如今不过二月份,刘珏你说,这蝗虫是从哪里来的呢?莫非今年又将大旱,所以才二月份,温度却能使虫卵苏生了?”

    说着,皇帝默了默,又道:“如今正是对陈交战的关键时刻,如果天灾降临,国内又该如何调遣物资尽力供给东南军呢。”

    刘珏心里一个激灵,他知晓这种敏感话题上自己是最不该言语的,但他也同样知道,皇帝这样发问,其实并没有让他回答的意思,只是在反问自己罢了,他只需要谨言慎行便可。

    “陛下日夜为国事劳神,眼瞅着整个人都清瘦了一圈,臣只能看着而无力替陛下分忧,实在心痛。”刘珏说着,为皇帝倒了一杯热茶,“方才臣特意让小李子给陛下泡的敬亭绿雪,陛下喝一杯解解乏吧。”

    “嗯。”皇帝接过茶盏,缓缓喝了几口后,便又拿起奏折批阅起来。

    屋内烧着地龙,暖气融融,茶壶缝隙悄然散出热气,渐渐消了氤氲,时间缓缓走过,月亮也逐渐升高,刘珏却是连个哈欠也不敢打,心里记挂着一件事。

    又过了半个时辰,皇帝终于撂下折子,吩咐刘珏倒了一杯茶水,此刻茶水已经凉透,皇帝却也没在意,咕咚喝了下去,指着那一摞刚刚处理好的奏折,道:“这一摞奏折要即刻发出,切记要迅速交传到各地官员手中,并且嘱咐他们,处理的每一个过程都须得给朕回一道折子,朕要时时刻刻地知道虫灾的情况。”

    “是。”刘珏拿着折子下去,找了相应人员迅速让他们发还折子。

    暮色中,新京大门缓缓开启,数匹马前后从那黑洞洞的大门中拍马离去,渐渐消失于原野。

    刘珏正要返回御书房,李赋忽然拿着块湿布凑近,“师傅,抹抹脸吧。”

    刘珏嗯了一声接过布擦了擦脸,冰凉的湿布擦在脸上让他精神一震,随后他把抹布放到李赋手里,低声道:“怎么了?”

    “王侯爷那边等了一下午,看神情有些急躁不耐了。”李赋瞧了一眼四周,守卫尽离得远远的,便低声说道。

    “唉,陛下这边一直在埋头批阅折子,我也是没空插嘴。”刘珏低声道:“你回去同王侯爷说说,我会在陛下身边提一句的,只是今日已晚,说不准得明日才能得到召见了。”

    李赋应了一声,拿着凉抹布走了。

    刘珏整理了一下衣裳,走到御书房门口推门走了进去,绕过屏风,便见皇帝正靠在椅背上,手里握着个折子,不由上前低声劝道:“如今已经亥时五刻了,陛下今日已经看了五个时辰的奏折,不若歇歇吧?”

    皇帝模糊地嗯了一声,也不知是认同还是拒绝,但见他撂下折子到案上,刘珏便知晓了答案。于是他快步走到皇帝身旁,“晚膳是酉时吃的,陛下此时可饿了吗,臣让御厨们给陛下上两盘点心?”

    皇帝躺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摆了摆手,“你去吩咐吧。”

    其实刘珏刚才出去的时候便叫了小徒弟去御膳房吩咐做几盘小点心,此刻听了明确回应,便出门找来小徒弟,直接提来他手中拎着的食盒回来,打开食盒,将几盘小点心摆放在桌案上。

    闻声,皇帝睁开了眼,看了看桌上的点心随手拿了一块吃起来,边道:“算起来,你也陪在朕身边四十多年了,伺候起朕来,处处仔细贴心。”

    刘珏笑了笑,道:“陛下乃天下之主,每日里为万千国民的生计操劳忙碌,臣伺候在陛下身边,是日日提醒自己,必要为陛下照顾的面面俱到。陛下您为了大郑劳碌着自己的身子,臣的任务就是要把陛下照顾的好好的。”

    “你的忠心,朕知道的。”皇帝吃了两块糕点便罢了,皇家规矩,是不准许皇室子弟过食的,他曾经很不喜欢这个规矩,常有违背,可是后来慢慢的,便也习惯了。垫了肚子,皇帝精神稍稍好了一些,他随手拿起一本诗集翻阅起来。

    刘珏见机,低低叫道:“陛下。”

    “嗯?”

    “忠勇侯王旺今儿下午便入了宫,早前便通报想要见陛下,但陛下一直忙碌于政事没有准许。方才臣出去取点心,还有小太监来通报说忠勇侯再三来问呢,不知陛下是否要见?”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的翻阅着诗集,一连翻了两页,他才恍若刚刚听到一般,说道:“今夜已深了,便暂且不见了。他现在还在偏阁候着呢吗?如今宫门也落下锁了,便安排王旺去南书房住一宿吧。”

    闻言,刘珏不动声色地应下,“是,臣这就派人去安排。”

    “嗯。”皇帝也没了看书的兴致,说道:“朕也倦了,今夜便去临华殿吧。”

    刘珏哎了一声,皇帝轿辇早在与书房外等候多时,只在皇帝出了御膳房便抬了起来,刘珏喊了一声去处,轿夫们便缓缓前行。趁此时机,刘珏和皇帝说了句,“臣去告诉下面人和忠勇侯说一下。”得到皇帝允许后,便放慢脚步落于后面。

    刘珏叫出了小徒弟,道:“去和你师兄说一声去,陛下今夜不打算召见忠勇侯了,让忠勇侯先去南书房住一晚上,等明儿个下朝了,或许陛下会召见。”

    “是。”

    吩咐过后,刘珏加快脚步迅速撵上皇帝的轿辇后,速度又降了下来,和轿辇前行的速度保持一致。他目光虽然看向前方,心底却暗暗思策着,王旺早就请见陛下,可是陛下却一反常态的没有接见他,莫不是圣心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