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娱乐圈幕后大神 » 第四百零五章 监听

第四百零五章 监听

    记者通告能有多快,我就不说了。

    我还没到公司呢,这热搜就炒起来,等我进了办公室,新一轮的掐架开始了——其实正常人多,但没办法,他们对互联网上那些脑子不好使的人格外没办法。一些营销号,或者是准备卖营销号的,就在网络上散步极端消息,比方“电影不好看,该杀!”、“我单方面宣布,不喜欢大神的人都是神经病!”之类的话语。搞得路人互相掐架。

    我安静地看了一眼,把手机摁灭。

    世界渐渐离我远去了。

    老王拿着稿件过来,啪的一声,撞到门板上。

    “靠!”他叫了一声,文件夹落在地上,“你发什么呆啊,帮我捡一下!”

    老王揉着脸,显然刚刚撞得很痛。我没办法,从旋转椅站起来。

    “这是什么?”我捡起文件夹问道。

    “影视音乐海外发行计划”,这是映入眼帘的大字。

    “哦!不是《梁祝》的电影音乐很火吗?有外国厂家找到我……”老王揉着脸说。

    《梁祝》穿越前多有名?

    咱不多说!估计九成人都断断续续听过节选——也就是《化蝶》那一段。但又有多少人听过26分钟的完整版呢?大概只有真正的爱好者。

    当年这首曲子,愣是在上世纪50年代战胜《大炼钢铁》的选题,被一群学生创作出来。

    它运用多种手法,甚至用乐器来隐喻各个人物,小提琴是祝英台、大提琴是梁山伯、管弦乐代表了祝父,相互交融,互相迸发,一层层递进,一层层成全,时而鸟语花香,时而铁骑银瓶。呈现部、展示部和再现部,长亭惜别、抗婚、楼台相会、哭灵、哭诉、投坟——

    当然,普通老百姓不明白这背后有关技巧的东西。

    但这丝毫不影响普通人对它的喜爱。

    好听!

    感人!

    这就是老百姓的真实感受。

    然而好的音乐如果放入影视剧中,没有相应的剧本来配,那就贻笑大方了。

    在这一点上,徐克就足够牛了!

    他不单单只用《梁祝》中《化蝶》那一段的音乐,而是真正地尊重原曲,读懂它们,糅合进电影。

    相比之下,现在的导演可做不到这点。

    他们更倾向把好听的音乐重复无数遍,也不看合不合适。

    而徐克的引用则符合当时的剧情。

    无论“十八相送”还是“英台抗婚”,哪一段都很精彩。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是难题。

    音乐复刻那就更不用提了。

    我是个音痴,老王算是个麦霸,这时候又学了些音乐,自然成天凑在剧团那边,陪着岳老师折腾。

    期间他无数次跟我打电话抱怨。

    但我爱莫能助,也不能理解他的处境。

    好在折腾了许久,总算有了结果。

    “现在有海外公司找我们求发行!”老王志得意满地把文件抛我面前。

    我抄起文件夹翻了两页:“英文?”

    “……”

    “如果发生纠纷,打官司的所在地定在哪里?”

    “……”

    王明后无言以对。

    他最后抓狂地说:“不要太计较啊!”

    “这首曲子不能不计较。”

    我长叹一口气。

    老王沉默了。

    艺术这玩意儿,在某个时刻就是骗局。

    虽然曲调好,但没人操纵,不可能流行。

    这就好比过去许多经典影视剧、经典插曲,口口相传,老百姓一提,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但放在国外就是没法火。

    这和文化壁垒关系不大。

    很多时候跟宣传有关联。

    国外有国外的运营团队,国内也有自己的。打破这种运营的垄断,只有利益。

    利益分配总有多有少。

    但这首曲子承载的不单单是利益。

    “找律师吧!”我说。我把情况一解释,老王瞬间领会了,惊讶地叫骂一声。

    他迟疑地团团转,着力解决这件事。

    “靠!不卖了行不行?反正咱们的市场在国内,能赚就赚,不能赚就拉倒,总不能被挟持了!”王明后琢磨一会儿,说道。

    他这时候有点无精打采的了。

    他低沉了一阵后,打电话给周律师。

    周律师推荐其他的同行给他认识,毕竟他是从事民商法这块,在国际法这边,不如其他人精通。

    老王折腾来折腾去,结果折腾到黄老板那。

    他被介绍了黄老板的法律顾问,和黄老板又牵扯上关系。

    王明后背后勃然大怒。

    但面子上还是蔫巴巴的。

    黄老板就这个性,他求你,什么话都能说出口。你请他帮忙,那比登天还难,不能让他看出来你有事。

    后来老王请我帮忙,缓解下气氛。

    我只能打电话给段必胜,恰好段必胜告诉我,说丁惠为家里的事烦恼。

    “她堂妹被一网络聊天的男的纠缠!”段必胜唉声叹气,“惠姐现在脾气很不好,连带我们受罪!”

    他这番话一下子惊醒了我,我想起江采舟和丁甜甜认识,他以前提过,好像是什么COS展之类。

    我道谢后给小江打了个电话,希望他能出份力。

    谁知道江采舟这小子一接过电话,就推三阻四。

    “啊?”江采舟这那小子说,“学长,别以为上了大学,就好轻松。我们暑假课都满的,校方举办很多课外辅导,我刚花了几万买了针管笔和量尺,准备安排下个项目的科目。”

    “滚!”我说。

    “滚回去,还是滚过来?”他问。

    “你说呢?”

    江采舟还是挺懂的。他后来还是和老王跑了一趟振烨,借口打听丁甜甜的下路,实际是东拉西扯,看有没有利益可图。据他所说,丁甜甜是在网络聊天室里面冒泡,被人起哄爆照,结果遇到一男的拿那些照片编信息,人肉出人小姑娘学校地址威胁她。

    我听得直摇头。

    这逻辑的!

    正常哪个人没事在网络聊天室里啊,该打游戏的打游戏,该追剧的追剧——走上大学后是有点爱好新奇的味道,但也没这种玩法啊!在网络上勾搭人小姑娘,玩炫耀玩阴沉的,不是流氓就是混混,不是营销号就是网络小说家啊!这其中哪一个,说的话都不是能信的!

    我犹豫着要不要多表示点关心。

    不料,这时候又冒出件事。

    起因,是我接到一个电话。

    其实知道我私人电话的不多。我手机没换过,还是几年前的老款,但手机号码已经变更两回了。现在小胖持有我以前的号码,方便工作联络,我这个私人号,除了老王小段,还有爸妈张屏程晴,还有学校的一些老师,没几个人知道的。所以平时高兴时调戏下传销号码,不高兴时,关机歇菜。

    可恰恰这时,我接到这么个电话。

    “我很佩服你电影拍得好,但你就是被洗脑了!”劈头盖脸就是这么一句。

    我吓了一大跳,把手机给摁灭了。

    然后对方不停地拨打,嘟嘟囔囔说了一大堆话。之后的几个小时内,不同号码的骚扰电话打过来,然后停歇了,再也没有动静。

    原本我也只是以为是哪个人很不巧把我的号码给传出去,那些私生饭借此来折腾人。

    可她第一句话惊醒了我。

    那种尖团音不分的细节令我格外警觉。我想起之前在学院被人堵着采访的事,当时有个三流小报,非得要把电影往社会问题上套。我心想说不定跟她有关,犹豫了一下,便请胡侦探调查来历。

    没过多久,胡侦探没来。

    柯科长来了。

    柯科长说是胡侦探找他的。

    “老胡是我的老同学!”柯科长笑吟吟道。

    于是我又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柯科长表示这种电话,也很正常,未必是那家媒体传出去的。

    “现在你的手机没被打爆,就是这个原因。”柯科长说,“我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从你朋友那出去的。”

    我:“……”

    “这样吧,我找找人。”柯科长说,“我不敢打包票一定能查出什么东西。但我建议,监听这个号码一段时间,看看之后还有没有电话打来。”

    柯科长神态严肃。

    他一直搞调查,也懂行,所以他的建议,我还是能听进去的,免得自己瞎想,手足无措。

    “如果半年没再联络,估计就是有的人一时意气上头,想不开,所以骚扰你。但之后要是再打,那可能就有问题了。”柯科长蹭蹭裤腿,点烟吹嘘,“警醒点!”

    “……”

    我觉得我够警醒的了。

    柯科长好心地拍拍我的肩,把烟重重吸了一口,香烟一下子少了一截,细长灰白的烟烬顺着风飘洒在地面上。

    “行吧,我多注意点。”

    这时候我就有点嫌烦了。

    柯科长也只是猜测。

    他也给不出任何真凭实据。

    “那就这样。”柯科长看了下时间,“走了,我跟朋友打声招呼,盯一下你那手机。”

    “好。”

    “例行行事,监听时间差不多半年,你能撑住吧?”柯科长问道。

    “我肯定能撑住。”我说,“倒是你找的那朋友,能不能撑住?”

    “哈哈,你太小看别人,又高估你自己了!”柯科长笑,“你要是和女友聊点什么,嘿嘿,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

    见鬼了,我倒是忘了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