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业 » 第01章 初露锋芒获神驹

第01章 初露锋芒获神驹

    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洛阳东城,一个卷发碧眼的西域胡人正牵着一批赤色大马,一边走一边吆喝着:“诸位请看!纯种的西域宝马!”这个胡人声音洪亮却带着有趣的口音,很快就引来一大群人围观。就连街上摆摊的小贩、乞讨的流浪汉和买东西的百姓都不约而同的围了过来。

    这东城大街,还是当年东汉时期修建,横穿整个洛阳城,到了唐末,天下战乱四起,后梁、后唐、后晋等各个势力不断厮杀,洛阳城也变得一天比一天破败。

    近两年来,这城中三营地区住户越来越多。所谓三营,分别是夹马营、驻马营、健马营,这里住的大多是连年在外征战的将士家眷。他们的孩子几乎都喜欢舞刀弄枪,因此外地商贩都爱在这附近售卖刀剑弓弩、马具马匹。

    那个西域来的胡人还在卖力的吆喝着,围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匹宝马身上,这匹马全身赤褐色,光泽油亮,就像绸缎一样,身高足有六尺多,十分高大。

    这位胡人见人群越来越多,便扯着嗓子喊道:“各位!各位都看到了,此马乃是西域纯种的宝马,日行千里、过江翻山。机会难得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人群中有人问道:“要多少银子?”

    这胡人略一思忖,说到:“一口价!一百两!”

    听到这个价格,人们又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贵、有的说不贵。但这人群之中,大都是来看热闹的,有谁会真的买下这匹马。

    正在这时,人群之中走出来一位青年男子,边走边挽起袖子,只看他不慌不忙的绕着赤褐马走了几圈,瞄准时机,一把抓住缰绳,翻身骑了上去。

    此马原地兜转几圈,又冲出人群。这男人也不松手,死死勒住缰绳,虽说马缰是牛皮制成的,但也禁不起这般折腾,跑了没多远,“啪”的一声断开了。赤褐马也是边跑边甩,狠狠的撒着脾气想把背上的人甩下去。

    但这男人却紧紧抱住马的脖颈,始终没有被马甩落。过了一会,赤褐马逐渐放慢脚步,又不慌不忙的朝人群跑回。

    众人远远观望,看的是目瞪口呆。人们都在想,这个男人竟然没有被马甩出,还能成功骑了回来。转眼跑回卖马人身边,男人矫健的跳下了马背,人们呼啦啦都围了过去。

    人群中有人喊道:“哦!原来是赵匡胤啊!”

    随着也有人说到:“我说呢,哪有人如此善骑。”

    赵匡胤祖籍涿州,祖上世代为官,高祖赵眺是唐朝幽都令;曾祖赵诞曾是御史中丞;祖父赵敬曾任蓟州、涿州刺史;父亲赵弘殷乃禁军都统。

    早年时,赵弘殷娶了定州安喜县一家大户之女为妻,不久便迁来洛阳夹马营居住。妻子杜氏心地善良、模样清秀。二人成家不久便育有一男孩,取名赵匡济,可这第一胎出生不久便夭折。此后才生了第二子赵匡胤、三子赵匡义、四子赵匡美,还有一个女儿。

    据说赵匡胤出生之时,红光天降,屋内异香不散,故而被称为“香孩儿”。这件事也成为那时候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有人说,赵匡胤一定是救人济世的佛陀转生;也有人说是上天降下神童,为了日后统一中原、熄平战乱。

    赵匡胤自幼便对骑马弓箭感兴趣,少年时便练得一身好武艺。但他一心向武,不爱读书。可母亲杜氏乃大家闺秀,对诗书十分喜爱,担心他重武轻文,长大后难成大器。可年轻气盛的赵匡胤却对母亲说到“治世用文,乱世用武,现在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兵戈之时,岂能用诗书成事!”

    本来这天赵匡胤没想买马,可是骑完这匹赤褐马后却起了爱惜之心。但他翻了翻身上,只带着五十多两银子。思来想去,便对马贩说道:“商家,此马性情暴烈,常人只恐难以驯服,今日我与此马有缘,只求商家少些银两卖我。”胡人马贩听到这话,有些犹豫,但赵匡胤说的也是实情,中原少有能骑西凉之马的人。思量再三,这胡人还是决定卖给了赵匡胤。

    买下马后,赵匡胤一个箭步跨上马背,向夹马营奔驰而去,顷刻之间便来到家门前。

    这是一幢普通的房舍,门外几棵大榆树,进了大门,是一个宽敞的庭院,走过庭院便是正房。房的中间是一个厅堂,右边是父母所居,左边是赵匡胤和妻子所居。

    赵匡胤牵着马走进院内,喊了一声:“娘,我回来了!”

    还没等母亲说话,七岁的弟弟赵匡义便跑了出来,兴高采烈的喊着:“哥哥回来了!”说着便径直向马跑去,刚想摸一摸,便被赵匡胤伸手挡住,“它凶得很,不能乱摸。”

    赵匡胤将马栓好,带着弟弟走入厅堂,母亲杜氏抱着刚满岁的赵匡美从屋内走出,轻声问道:“怎么回事啊?吵吵闹闹的。”

    听到母亲发问,赵匡胤赶忙恭敬的回答道:“孩儿在东街看到一匹罕见的西域宝马,心中甚是喜爱,便花了五十两买了下来。”

    杜氏听言,立刻严肃起来,“五十两!家中并不富裕,你怎能如此花销!”看到母亲一脸严肃,赵匡胤心中不由一凛。杜氏慢慢坐在椅子上,低声说到:“胤儿,你已经二十岁了,今年又刚刚娶了妻,也算是个大人了,可你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你父亲已经离家半年多了,在战场上血雨腥风,我时刻挂念,现在持家的重任只有你能担起来,凡事都应该三思后行才对。”

    赵匡胤听到母亲的教诲,立刻低头说道:“娘,你放心,孩儿一定不会辜负父亲和您的期望。”

    回到房间中,妻子贺绮云递来一杯热茶,望着他温婉一笑。贺绮云是唐朝名臣贺知章的后代,父亲贺景思与赵弘殷交好,两人便成了儿女亲家。

    绮云看到赵匡胤端着茶杯陷入了沉思,便用手指在他额头上轻轻一点,笑着说到:“你发什么呆啊!”

    妻子笑面如花,不禁让赵匡胤心神一荡,放下茶杯,顺势揽过绮云,小声说道:“母亲说的对,是我没有本事,让她犯愁。”绮云思量片刻,对他说道:“不如你和舅父做些生意,这样也可以接济家中,还能让母亲放心。”

    赵匡胤听到这话,却默不作声,因为他一心只想投军从戎,在战场立下不世之功。绮云见他不语,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