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业 » 第15章 郭威围困河中城

第15章 郭威围困河中城

    这天,刘承祐一大早就将苏逢吉召到宫中,商议对策。

    苏逢吉与郭威素有过节,想借此机会将他排挤出京城,所以当刘承祐问他有何应对之策时,便作出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说道:“前线耗时日久,却毫无进展,应是前线无适宜之统帅,陛下若遣枢密使郭威前往统军,必能不日荡平三镇,扫除叛逆。”

    郭威接到诏令后,心中十分忧虑。李守贞统率禁军多年,不少将领都受过他的恩惠,如今要他们倒戈攻打旧主,岂会拼死作战。只好连夜拜访太师冯道,请教良策。

    冯道对其说道:“李守贞乃前朝之将,亲信部下遍布于军中。将士之所以听命于他,皆是因为受他金银财富而已,你若此番领兵,能将官府的金银尽赐于将士,再多加抚恤,承诺破城之后必有重赏,则将士必能归心,誓死效命,那李守贞也就只能束手就擒了!”郭威大喜,谢过冯道,回府加紧筹划。

    郭威一面调集兵马粮草,一面研究主攻方向。他认为李守贞为叛乱之首,一旦攻破李守贞,长安、凤翔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攻下。然而刘承祐恨极了王景崇,有意让他先攻打凤翔;诸将心畏李守贞,也大多主张先攻长安、凤翔。一时人心惶惶,主意难定。郭威便叫赵匡胤前来商讨策略。

    赵匡胤已将《舆地兵法》细细参详过,又结合三镇的地形,对战局进行了深入周密的考虑,见郭威相问,不慌不忙的说道:“擒贼必先擒王,当今三镇叛乱,以李守贞为首,若先取河中,其他两镇闻之丧胆,自可一战而克。况且长安、凤翔在河中西面,如舍近而攻远,赵思绾与王景崇拼命抵抗,李守贞趁机袭我军后路,岂不是自陷险境?”

    郭威拍掌大笑:“真乃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正是此意!”

    郭威传下命令,令白文珂从同州进军,泽潞节度使常恩从潼关进军,自己亲率主力从陕州进军,三路兵马直抵河中。郭威听从冯道之策,将府库金银分与士卒,许以重赏。沿途所经,皆与将士同甘共苦;小功必赏,小过不罚;士卒伤病,必亲自慰探,那些禁军个个愿意拼死效力。

    李守贞据守河中,自认为城高河深,兵锐粮足,外有长安、凤翔二镇互为依托,万无一失。等到三路兵马集结城下,他登临一望,只见旌旗飘扬,军容壮盛,不禁大惊失色。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好硬着头皮,督促手下将士拒守,同时暗自派心腹潜出城外,向辽军求救。

    郭威从附近调集了两万民夫,由白文珂督领,在城外四周挖掘壕沟,修筑连垒,又命众将率领士卒,将城团团围住,偃旗息鼓,闭垒不出;随后调遣水军封锁河面,日夜防备。李守贞计无所出,只好冒死突围,但汉军士气高昂,河中军根本无法突出,李守贞只好又派使者,分头向南唐、西蜀、北辽求救,都被汉军逐个抓获。眼见城中积粮越来越少,将士军心渐渐涣散,城内已是怨声大起。

    李守贞手下有一个叫杨呐的道士,身手不凡,轻功绝佳,却生性凶残,又极为好色。杨呐因为采花杀人,被官府抓获,李守贞见他武功高强,是个可用之人,便免了他的罪,收到自己帐下,还特意将自己的一个美妾送给他。

    杨呐由此对李守贞死心塌地,发誓报恩。看到城中情况越来越严峻,李守贞一副忧虑不安的样子,他便自告奋勇去南唐求援。李守贞深知别无他法,只好让他冒险一试。

    当晚,杨呐怀揣求救信,和弟弟杨元一起,趁着夜幕的掩护,从城墙下,挥剑砍杀了几个巡逻的汉军士卒,突围出去。二人一路快马飞奔,赶往南唐,将李守贞的亲笔信交到南唐国主李璟手中。

    李璟接到书信犹豫不决,便召集大臣商议。兵部侍郎魏岑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这是扩展疆域的好机会,陛下出师以助李守贞,乘机削弱汉国军力,解除对我南唐的威胁!”

    李璟本来就是无主见的人,一听魏岑的话,便诏令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金全,领兵三万援救河中。郭威早有防备,得到消息后,把围城的重任交给白文珂,自己则亲率四万禁军迎击南唐军队。

    两军对峙于涑州北境,各自列好阵势。李金全本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见郭威壁垒森严,将士强悍,心知必败无疑,叹息道:“郭威统军,李守贞必死无葬身之地也!”乘夜拔寨,撒兵而去。

    杨呐眼睁睁的看着唐兵撤走,自知劝说也是徒劳,不禁心急如焚。可是自己身受李守贞大恩,岂能弃主而逃。反复思量,只有组织一支精锐小队,偷袭郭威的帅营,杀了郭威,使汉军群龙无首,才有可能解除河中之危。此举必然是虎口拨牙,九死一生,但为了昔日之恩,明知是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辞了。

    杨氏兄弟急忙回到家乡,散尽家中所有财产,招纳亡命之徒,又去城外玄元观,请了几位武功高强的师兄弟,总共聚集了三十余人,骑着快马,携着兵器,星夜赶回河中。

    他们在接近汉军的地区潜伏起来,白天化装成平民百姓,侦察郭威营寨的地点,了解汉军的部防情况和巡逻路线,晚上袭击零散的汉兵,换上他们的军衣。在一切都了解清楚之后,开始了行动。

    这天晚上,郭威召集白文珂、常恩、刘词等将领,商讨攻打河中城的事。白文珂等都主张尽快攻打,因为从去年八月到现在,已经围城整整七个月之久,军心开始出现混乱,长此下去,不但刘承祐会怪罪,将士们也会产生懈怠之心。郭威却坚持围而不战,继续围困李守贞。

    郭威好不容易说服诸将,回到营帐中。刚喝了一口茶,就想到刘承祐三番五次下诏,令他火速攻城,速战速决。京城里也是谣言纷纷,说他按兵不动就是拥兵自重、包藏异心,如此等等……忍不住心中一阵烦躁,便叫李良递过自己的狐皮袍子,信步走出营帐。

    李良一看,连忙叫赵匡胤一起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