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业 » 第43章 柴荣登池阅水师

第43章 柴荣登池阅水师

    赵匡胤心里对张琼非常赞叹,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随后,他又让张琼演练刀法、棍法和剑法,也无不技巧娴熟气势逼人。当张琼奉命表演拳法,打出一套威力无比的虎拳时,那熟悉的招式,令他和李良大吃一惊。赵匡胤离开座椅,走过去大声问道:“张琼,你这虎拳是从何处学来的?”

    张琼正在兴头上,听赵匡胤这么一向,收了招式,一言不发,面对赵匡胤站着。赵匡胤又问了一遍,见他仍不答话,惹得性起,厉声喝道:“张琼,休得狂妄!你敢不敢与我交手比试?”说着脱了外衣,走近张琼。

    按常理说,与当朝名将过招,一般人都没有这个胆量,更何况是个在押的犯人。可张琼就是不信这个邪。他久闻赵匡胤武艺超群,心想你棍法虽然厉害,拳法未必能占便宜,输了不丢面子,赢了充其量是杀头。反正是个死!心一横,便亮开了架势。

    张琼万万没想到,赵匡胤使的竟是同一套拳法,而且力道与熟悉程度,还在自己之上。只见他时拳时爪,威猛凌厉,舒展自如。两人斗到三十余合,张琼已觉难以招架,又支撑了二十来招,气力不济,手忙脚乱,眼看就要落败,赵匡胤却突然收住了攻势,然后转身穿好衣服,重新在椅子上坐下,招手叫张琼过去,对他说:“你年纪不大,功夫能练到如此地步,实属不易。你是否愿意做我帐下的亲兵?”

    张琼对赵匡胤的武功由衷佩服,便点了点头。李良高兴的走过来,用胳膊肘碰碰他的腰:“还不快谢过赵将军!”

    张琼望了李良一眼,倒地向赵匡胤跪下,叩了三个头,一字一顿地说:“多谢将军不杀之恩!”

    赵匡胤哈哈一笑,弯腰扶起他:“不必如此多礼,只是你那犟脾气,倒也正合我的心意!”

    “你那套虎拳是何人传授?”赵匡胤不经意似的问道。

    “为了报仇,三年之前,我去了襄阳,听说岘山龙兴寺的弘忍师父精通虎拳,便跑去求师。弘忍师父本来不传俗人武功,我在寺中挑水砍柴,软磨硬泡了几个月,才破例授了我这套虎拳。因为我要寻找仇人,不久就离开了襄阳。”

    赵匡胤与李良自从那年告别龙兴寺,就再也未听到有关那里的消息,现在知道张琼曾去过寺中,自然百般询问。当得知广济大师身体欠安,实际上已由弘忍管理寺务,而因香火冷清,寺中资财不足,甚至僧众连衣食亦感困窘时,两人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过了几天,两人筹集了一万两白银和一批珍贵药材,专门派人送往龙兴寺。李良的一颗心,不由自主的飞向了千里之外的岘山。他怀念从前那些温馨宁静的岁月,牵系着广济大师、弘忍和其他师兄弟。

    尘世的苦乐悲欢,在他心头刻下了无数印记,李良心中的那块明镜,逐渐抖去俗世的尘垢。重返佛门净土的念头,变得日益清晰强烈起来。

    柴荣是个心思周全的皇帝,早在征伐淮南之前,他就考虑过训练水军的事,并将其付诸实施。

    那还是显德二年的时候,柴荣和皇后符氏,在京城西郊的金明池泛舟。金明池当时约十亩,水清似镜,加上池畔杨柳成行,绿草如茵,柴荣即位后,将其作为皇家池苑,修筑亭台水榭,建造彩舫游船,时或来此休息散心。

    那日,他与符氏登上彩舫,船驶至池中心,只见微波荡漾,轻风入怀,不觉有飘然欲仙之感,随口叹道:“金明池风光绝佳,可惜气度局促,终缺恢弘之象!”

    旁边的符氏接口说道:“陛下身为天子,无事不能,既嫌水面太狭,何不加以开凿,引来汴河之水,如此既可扩大水域,又可训练水军。”

    符氏的话,无意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不久,柴荣任命王审琦为总管,负责开凿扩建工程;同时从江南招来能工巧匠,建造大小战船,只可惜开始南征时,工程仍未结束,战船也未造好。

    等到柴荣从寿州归来,他对水军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金明池的扩建已经完成,水域周回二十余里,南有临水殿,北有仙桥,一条宽约五丈的运河直通汴水,可容战船往来;而一年来工匠们日夜劳作,百艘战船已经泊在河岸池中。柴荣视察之后大喜,诏令对王审琦等人予以嘉奖,并拨给他三千军士,命王环为副手,组建了后周的第一支水军。

    王环本江南人氏,生长于水乡,深谙行舟水战之道。有了他的帮助,王审琦训练水军如鱼得水,很快就上了轨道。半年不到,这支水军就成了驭舟自如、熟悉水阵的精锐之师。

    柴荣听说水军已有规模,龙心大悦,传下圣旨,定于十一月中旬,圣驾亲临金明池,检阅水军。王审琦、王环等人有意取悦皇上,自然加紧准备。

    这天,天公作美,天空万里无云。柴荣在赵匡胤、张永德、韩令坤等人的簇拥下,来到金明池。王审琦恭迎圣驾,将一班君臣引至临水殿前坐下。赵匡胤见王审琦满面春风,那刀削般的两颊泛着亮光,身边的两名亲兵粉雕玉琢,清秀可人,便打趣道:“王兄,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现在你从陆地跑到水上,翻江倒海,杀蛟擒龙。将来淮南战事,就全靠王兄的水师了。”

    “区区三千水军,岂能与殿前诸班之师相比?在下不懂水战,滥竽充数而已;水军调度,全赖王环。南征战罢,我愿回归旧营,届时还望赵兄成全。”王审琦由衷地说。

    韩令坤走过来,在王审琦肩上重重地拍了一掌,调侃道:“你舍得离开水军吗?马步军中哪有如此俊美的贴身亲兵!我没说错吧?”

    慕容延钊习惯性地摸了摸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道:“日后,携亲兵回旧营,鱼与熊掌兼得之,岂不两全其美!”三人一齐大笑起来。王审琦也无所谓,随他们去说。李良则面无表情地站在一边。

    柴荣听到说笑声,吩咐众人坐下道:“卿等戎马多时,难得相聚,今日总算是重逢了。”

    检阅开始了,随着王环手中红、黄两面小旗的挥舞,一百余艘战船,分五队驶入池中。刹时战鼓喧天,旌旗飘扬,玉珠飞溅。舰群在王环的调度下穿梭往来,进退自如,组合成各种各样的队列和阵势。整个湖面上,船只游弋,激起重重波浪,拍击着池壁,发出巨大的响声,与池中演练的庞大舰群,以及士兵的呐喊声、战鼓声汇合在一起,景象极为壮观。

    柴荣、赵匡胤等人看得心潮激荡,大声叫好,柴荣兴奋地说道:“谁敢言北人不习水战?我大周有此等水上雄师,寿州眨眼可破,江南可平矣!”君臣兴致勃勃地观看,直到天色黄昏,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护送柴荣回宫后,赵匡胤、韩令坤等一班兄弟,同往倚香楼,约定要一醉方休。倚香楼依旧朱门雕栏,流光溢彩,前来寻欢作乐的人,依然如过江之鲫,川流不息。无论战乱还是太平年代,酒肉和女色对男人们来说,永远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倚香楼的新楼主,是位妖娆美艳的少妇。她一眼就看出,来者都是些不同寻常的客人,赶紧将他们迎进最豪华的房间,端上最好的酒菜,挑选最漂亮的姑娘作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