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业 » 第46章 徐铉巧舌犯尊颜

第46章 徐铉巧舌犯尊颜

    柴荣听闻刘仁瞻去世之事,唏嘘不已,亲笔御书“尽忠之事,名节无亏;前代名臣,无人堪比”赠之,并下旨厚葬。不久后,改寿州军为“忠义军”,以彰显刘仁赡的忠义气节。

    寿州已破,周军士气大振。柴荣原想乘胜进军,无奈江南已经入夏,酷暑难耐,士兵多不适应,只好令大军在寿州一带休整待命。

    唐帝李璟得到喘息的机会后,在全域内招募新兵五万余人,再加上李景达原有的部众,稍加训练,由李景达率领,开赴濠州,在濠河十八里滩南岸扎下大营,试图遏制周军的攻势。

    周军休整三个月,将士们摩拳擦掌,主动请战。柴荣见军心可用,决心挥师南下,进取濠州,任命赵匡胤为先锋,领兵三万,并殿前诸班的金枪、铁骑、控鹤三班精锐,先行出发,自己亲督大军随后而来。

    赵匡胤率军抵达十八里滩,只见濠河水流湍急。浑浊的河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咆哮奔涌而前,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木,在激流中沉浮。隔着将近十丈宽的河面,对面数十座营垒,森然罗列,旌旗遍野,水面上停泊着数百艘战舰。

    赵匡胤跳下马,望了望波涛翻滚的河面,拾起岸边一截碗口粗的木头,奋力扔进水里,那木头在水面上闪了两闪,眨眼就不见了。

    对岸的南唐兵自恃濠河天险,站在河边大声鼓噪。一艘大船的船头上,聚集着十几名南唐兵,为首一个身材魁梧的精壮汉子,扯着嗓子喊道:“北蛮子!过来啊,大爷等你们呢!”惹得南唐士兵哈哈大笑。

    赵匡胤阴沉着脸,叫过张琼,吩咐了几句。张琼从马背上取过大弓,拈一支箭,扣在弦上,一箭射去,那汉子应声而倒。船上的唐兵一看,立刻缩回船舱,再也不敢出来叫嚷了。

    赵匡胤传令将士就地休息,生火做饭,整装待命,然后走进大帐,和赵普商量道:“河水湍急,敌军严阵以待,如何是好?”

    赵普似乎早有对策,从容答道:“无须急躁,寿州大营中有骆驼军千人,派人禀告陛下,将其调来,渡河破敌,不足虑矣!”

    赵匡胤闻言,沉吟道:“调骆驼军虽然是良策,但是一去一回,要数天时间。不如趁敌不备,骑马渡河,直冲敌营。夺取敌船,直取泗州。如此,事半功倍!”

    “濠河奔腾,南唐三倍于我,此计太过冒险,将军还是慎重为好!”赵普心存疑虑。

    “那李景达是我手下败将,南唐兵马虽多,却为乌合之众。我军多为骑兵,骁勇善战。只要过了濠河,大局就定了!”赵匡胤显得胸有成竹。

    吃过晚饭,赵匡胤令赵普率步兵留在北岸,自己带领两万多精锐骑兵,左臂扎白色汗巾为记,驱马跃入河中,拼命朝对岸游去。霎时间,整个濠河万马竞渡,浪花飞溅,不断有人马被无情的河水冲走。周军将士明白已无退路,只有拼命渡河。

    防守的唐军虽有所警惕,但事出突然,待发现时,周军已过了中流。密集的箭雨射死了不少周兵,却仍然阻挡不住那汹涌而来的周军。赵匡胤、李良、张琼率先登上南岸,冲杀过去。紧随其后的金枪、控鹤、铁骑三班精兵,则在王仁的带领下,一路呐喊着,突入南唐军的兵营。

    镇守十八里滩的兵马,本就是临时拼凑,初经战事,加上夜色黑沉,也不知道敌军到底有多少人马,个个惊惶失措,乱作一团。李景达想控制住局势,却无从下手,急得在大营中直跳。眼见周军横冲直撞,南唐军溃不成军,无奈之下,只得在数十名亲兵的护卫下,独自逃命去了。

    到天亮时,十八里滩几十座南唐营寨,被周军全部占领,满山遍野,都是南唐兵的尸首和丢弃的盔甲辎重。赵匡胤传令过河的将士,立即登上南唐军遗留的战船,其他人马由陆路进发,火速奔袭泗州。

    正午时分,周军水陆两路人马,同时抵达泗州城下。南唐守军听闻李景达兵败,正在心惊胆战,看到周军来势凶猛,哪还敢冒死抵抗,只好打开城门投降。赵匡胤率军进入泗州城,严禁将士烧杀掳掠。泗州一定,柴荣立刻率大军移师濠州,数日攻克。

    柴荣下旨赵匡胤等人驻守泗州,高筑城墙、严加防范。

    一日下午,赵匡胤和赵普、李良等人检查完城防,返回府中。赵普见墙上挂着一幅“刘玄德白帝托孤”的画像,沉吟良久说道:“昭烈皇帝托孤之时,曾将天下让与孔明,虽有虚情假意之心,但若孔明真有自立之心,蜀汉何致亡于后主?实在可悲可叹!”

    张琼接口道:“先生此言差矣!孔明若代汉自立,其忠心何在?其仁义何在?岂不是留下千古骂名?”

    赵普哈哈一笑道:“禅代之法,自古有之。魏受禅于汉,晋受禅于魏,贤者而得天下,万民之福也!”说完,颇有深意地望了望赵匡胤。赵匡胤盯着墙上那幅画,一语未发。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匆匆跑来,在赵匡胤的耳边说了几句话。赵匡胤脸色大变,沉思片刻,果断说道:“让他进来!”

    赵普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赵匡胤说道:“南唐派来密使,送来了一封信函,并赠金三千两。”

    赵普阻拦道:“将军,此乃南唐的离间计。陛下若听闻你与南唐密使会面,必定心生疑惑。君臣异心,对朝廷极为不利。万不可贪图金银,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南唐皇帝如此盛情,为何不受?”赵匡胤见赵普一脸焦急,笑了笑说。

    正说话间,亲兵领着一个文士模样的人,从门外走了进来。随后跟着三个挑箱子的壮汉。

    那文士身形纤弱,打扮儒雅,一双眼睛黑白分明,闪着机敏睿智的光芒。他走近赵匡胤,施礼说道:“在下徐铉,拜见赵将军。奉大唐皇帝之命,特来泗州之地,赠将军三千金,还望笑纳。另有大唐皇帝亲笔书信一封,交与赵将军。请将军亲自过目。”

    赵匡胤既不接信,也不让坐,淡淡说道:“我与你家唐天子,非亲非故,目前两朝交战,他为何要送我如此厚礼?”

    “赵将军此言差矣,两朝交战,不妨碍私人来往。犹如当年诸葛孔明与江东鲁肃,虽处敌国而交情甚好,此乃惺惺相惜也。我朝皇帝深知将军神勇非凡,乃当世豪杰,有心结交。赵将军不必多虑!”

    赵匡胤仰天大笑:“好一个有心结交,只怕是另有所图吧!”他走了几步,猛地转过身,指着徐铉厉声道:“你回去告诉你家皇帝,送来的礼我且收下了,他日疆场厮杀,我决不会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