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旻宫词 » 第2章 南下为质

第2章 南下为质

    长离,又见长离。

    牧云翊骑在马上,随着关西大军缓缓开进了长离的东大门‘长胜门’。

    上一次来到长离,他还是意气风发的赤颜大公子,但这一次,他的身份却变了阶下囚。这一刻,他也不得不感叹一句,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大军凯旋,长离百姓夹道欢迎,街道上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百姓欢呼之声响彻云霄,但这一切与牧云翊都没有一点关系,他是战败者,是质子,是阶下囚,面对这涛天的欢呼,他有的只是难言的悲痛与不甘。

    看着被关西军士卒用长枪隔绝在街道两旁,欢呼着的百姓,牧云翊脑中不由想起以前,他父亲每次得胜归来,紫叶的百姓也是如此热烈与欢呼。

    想到父亲,牧云翊心中不由泛起阵阵酸楚与悲痛,眼角一湿便要忍不住哭出声来,但他还是生生忍住了哭泣,因为他知道,哭泣对此刻的他于事无补,只有坚强,才能让他完成父亲复兴赤颜的的遗愿。

    穿过拥挤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牧云翊随着大军来到了位于城中心的大都督府。

    “指挥使大人,都督府到了。”

    牧云翊身旁,一个关西军的小校对他道。

    这名小校姓庞名言,是李誉派给牧云翊的亲卫,不过说是亲卫,其实不过是派来监视他的罢了。

    上次在月泉城,面对岳允炆的挑衅与羞辱,牧云翊强势反击,一脚踢废了他的子孙根。当时岳允炆的父亲岳宏义怒火攻心,召呼护卫便要杀了他,是李誉强势出手保下了他。不过事后面对他,李誉也很是头疼,为了不在让牧云翊惹出事来,于是便派了这位名为庞言的小校名为保护,实则贴身监视他。

    牧云翊翻身下马,跟在李誉等一干关西将领的身后,向着都督府中门而去。

    都督府中门前,一众留守的关西文武抱拳躬身,齐声道:“躬迎大都督凯旋归来!”

    李誉哈哈一笑,双手微抬,道:“诸位免礼。”

    “谢大都督!”

    待众文武起身,李誉对其中一人唤道:“公孙赐。”

    听到李誉的唤声,留守文武中,一个身穿文吏衣袍,面白无须,样貌精致的二十五六的青年从人群中缓缓走出,来到李誉身前躬身作揖道:“大都督。”

    李誉指着牧云翊对那名青年文吏道:“他乃是新任的赤颜都指挥使牧云翊,以后他在长离的一应生活起居皆有你负责,切不可待慢。”

    青年文吏微抬头望了望牧云翊,面无表情的应了一声是。

    李誉点点头:“好了,我还有军机要事与诸位大人商议,你便先领牧指挥使到府中寻个住处吧。”

    “是”

    待李誉等一干关西文武进了都督大门,那名青年文吏这才来到牧云翊身前,躬身作揖,面无表情,语气冷淡的道:“牧指挥使,在下公孙赐,乃大都督府小吏,今后,便由我负责你的生活起居了。”

    牧云翊作揖回礼:“有劳。”

    “牧指挥使客气了。”

    在公孙赐的带领下,牧云翊时隔进一年后,再次走进了大都督府的大门。

    上次来,乃是为了给新皇进贡岁贡,进贡完后便勿勿离开,并未过多游揽过这座大都督府,对于这座府邸,牧云翊心中只知是大都督府邸,其他的并无太多印象。但这次在公孙赐的引领与解说下,他才知道,这里不单是李誉的府邸,还是整个关西的军政中心。

    在公孙赐的引领下,一行三人穿廊过巷来到一处僻静的庭院。

    “牧指挥使,此处便是你以后的居所了。”推开院门,三人走进庭院之内,公孙赐对牧云翊道。

    牧云翊打量着小庭院,这是一座比较精致的小四合院,院墙不高,院子中有一口水井,井口用大木盖子盖着,应是长久不用,防止灰尘落叶落入井中的。井旁还有一颗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枣树,不过因为现下已快进入寒冬,树叶叶已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杆。

    一眼望去,小院虽无春夏时节的生机勃勃,但却有秋冬萧瑟的别样美。

    “有劳公孙大人引路了。”牧云翊对公孙赐拱手拜谢。

    公孙赐连忙还礼:“不敢不敢,在下不过小吏,当不得大人称呼。”

    待还完礼,公孙赐对牧云翊道:“牧指挥使,若无事吩咐,哪在下就先告退,去为指挥使大人准备生活物品与下仆役去了。”

    牧云翊拱手道:“有劳公孙大人操心了,请便。”

    “哪在下就先行告退了。”公孙赐对牧云翊与庞言拱手一礼,退出了小院。

    天近傍晚,公孙赐在次来到小庭院。

    “指挥使大人,这三个奴仆便是以后照顾您起居的下人。还不快见过牧指挥使。”

    公孙赐对站在他身后的三人微微一摆手,三人连忙上前,对着牧云翊作揖行礼:“见过大人。”

    三人为两男一女,女的一老一少,老的四十来岁,相貌平平,身着下人服饰,腰系围裙,应是厨娘一类。男的皆是二十七八左右,大耳方脸,身材壮阔,应是挑水打杂的杂役。

    牧云翊打量了一眼三人,对公孙赐拱手道:“有劳公孙大人操心了。”

    公孙赐摆手,连道:“不敢不敢,在下不过是奉大都督之命罢了,当不指挥使大人谢。”

    牧云翊微微一笑,也不多作客气。

    :“天色也不早了,在下就不打扰大人休息了,告辞。”

    人已送到,公孙赐便也不在多留,对牧云翊作揖一礼后,便退出了小院。

    “我送公孙大人。”

    将公孙赐送出院门,牧云翊回到正房,望着新送来的三名下人,道:“都说说,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三人中,最左侧的男子站出来道:“禀大人,小的叫张三,”

    右侧的男子道:“禀大人,小的叫李四。“

    最中间的那名女子道:“禀大人,老妇姓吴名茹,是大都督府的厨娘。“

    牧云翊点了点头,道:“好了,我知道了,天色不早,你们就都先退下去休息吧。“

    三人行礼道:“是,大人。“

    待三人离去,牧云翊看向一旁站着的庞言,道:“你也去休息吧。”

    “是。”

    待所有人都出了正房,牧云翊坐正上道首位置,深深的呼出一口气,从这一天开始,他便要被困在这宛如牢笼的长离城,正式开始他的质子生活了。

    “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赤颜,回到紫叶城去。”

    望着桌案上哪一闪一闪的烛光,牧云翊陷入了沉思。

    大都督府,白虎堂。

    李誉一边处理他北上这段时间以来的公文,一边听着关西副都督陈济云的汇报。

    “大都督,你北上这段时间,整个山南六府还算太平,不过我们在格奴颜的密谍却发现一个异常的情况,这个情况非常重要,需要禀告大都督您知晓。“身着关西军制式服装,四十左右岁的关西副都督陈济云站起身来说道。

    “哦?是什么情况?“

    李誉闻声抬眼问道,心中也升起了几分好奇之色。

    “禀大都督,据我军在格奴颜的密谍回报,格奴颜最近派出使节频繁与益川国接触,似乎正在密谋什么。“陈济云一脸严肃的回答道。

    “益川国?他们这是要干嘛,难道他们还想结盟进攻我大辰吗?“李誉闻言冷笑,脸上带着一丝轻蔑的说道。

    对于这两国可能的结盟,李誉根本不放在心上,格奴颜虽有地万里,人口千万,胜兵近五十万,但此国乃分封制国家,国中矛盾重重,国君无法集全国之力攻打关西。这也是为什么关西能以十五六万军力,抵挡格奴颜几十万大军数十年的原因。

    而益川国,此国虽为天府之国,国土广大,人口众中,但此国身处益中平原,国境四周皆是高山峻岭,此种地形下,别国虽难以攻进去,但其也难以打出来。

    且益川国与关西并无接壤,益川国若想进攻大辰,只有向东攻击关东的静州或黎州,那时自有这两州的军队对川国军马。

    是以那怕这两国结盟,他关西军只要专心对付格奴颜便是,与以往并无差别。

    摇摇头,陈济云道:“大都督还是不要掉以轻心的好,毕竟此事透着诡异,该有的戒心咱们还是要有的。”

    李誉点头:“陈兄说得对,此事我会让人注意的。”

    “对了。”

    李誉好似才想起什么似的,拍着额头笑着对陈济云道:“你看我这记性,忙起来后竟然把那小子给忘了。”

    陈济云好奇:“哦,不知大都督说的是哪个小子?”

    李誉微微一笑:“还能是谁,北边来的哪位牧指挥使呗!”

    “他!”

    李誉点头:“牧正川这名虎将生了头虎子,现在这头虎子被我带到了长离,想让他以后为我所用。不过如今这头虎子还没有长大,还只能算是头虎崽子,所以我想让陈兄去教教他,让他成长为真真的虎将。”

    闻言,陈济云好笑的指了指李誉,对于这位即是他上官又是好友的大都督,他也算知之甚深,知他爱才如命,在他眼中,人才,特别是军事人才,比什么都重要。

    当年,牧正川第一次领兵南下助战时,他便不顾对方是一方诸侯,极力邀请其加入关西军,虽被拒绝,但仍不死,其后多次写信相邀,多次无果后这才作罢。

    如今老子没了,又打起了人儿子注意,真是,陈济云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既然你李大都督都开口了,哪我找个时间,亲自去教导教导你口中的这位虎子。”

    “哎”

    李誉摆了摆手:“不急,此子心高气傲,且其父之死与我关西军也有莫大关系,现下找他不是最佳时机,等冷落他个几月,让他心中的傲气没了,心中的仇恨淡了,在去教导也不迟。”

    陈济云微笑着摇摇头:“行,人是你带来的,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