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维塔颂歌 » 序章三 月光洒落的夜晚

序章三 月光洒落的夜晚

    这是个流传并不广泛的故事,我与奥利有幸听说。

    976年冬的某个晚上,蒙普勒西镇边,木屋已经熄灯,这夜的月光格外明亮。

    银白色的光与尘稀疏地在窗边交错,从窗口,倾泻到地上。

    罗索菲坐在窗边的椅子上,一脸无可奈何。

    “不想再听讲过的了。”那时的我全然是个孩童。

    奥利也在点头,因为能用余光感觉到,另一边的小床上,他头部的轮廓前后摆动。

    每一口呼吸都感觉嗓子凉凉的,因为爬上床不久,我的脚仍冻得有些难受。

    我甚至都不想把脑袋探出被子,因为脸和耳朵也会挨冻。

    “那就睡觉嘛...”罗索菲有些不耐烦。“你俩小子真要把我这老骨头冻坏咯!”

    他的声音似乎有些大,应该是让门外那个客人听见了——于是门被轻轻推开了一些。

    “你去睡吧,我给他们讲。”少女扶着门框,探头说道,眉头微抬。

    “你们也应该体谅一下自己的爷爷喔,他年纪大了。”接着她走进了房间。

    后半句话让我有些莫名的无地自容,只是当时我还没有什么羞愧的概念。

    “怎么能劳烦您呢!”罗索菲这句客套话还没说完,就将童话书放下,挪起披着厚重大袍的臃肿身姿,站了起来。

    “不劳烦的,教授,我不太困。”少女双手捧着白天所穿的军服,玉立着,给罗索菲让出路。

    罗索菲将手揣在身前,一副又恭敬又庆幸的表情,白色的大胡子似乎都扩大了一圈。

    “好,好好。”说着便走出了房门。

    原来罗索菲低下些头,他就不比少女高多少了。

    眼前的“少女”看上去十五六岁,有着一对长耳,从发间中小小探出,这一点我们白天就发现了。

    实际上这个细节在后来的某一天让我跟奥利落差不已。

    ...

    她大概是出于某些原因,路过我们这里,留宿几天,顺带造访爷爷,但我不明白为何她是独自一人。

    微遮月眉的空气刘海,两侧是姬发。视线绕过柔美的脖颈,便会看到,那银白而及背的长发。

    她的眼神透着一股锐气,深红而有如宝石般的瞳眸,衬得她精致温润的可爱脸颊更显白皙。

    浅淡却晶莹的小唇瓣微闭着,看着它,我感到入迷又有点焦躁。

    那时的我只有五岁,并没有对异性美感的概念,但我还是忍不住偷偷多看她几眼。

    她穿着粉色的、同样较厚的睡袍,这与她白天的穿着截然不同——白天她穿的是王国军服,黑红的基调以及层次感的加持下,气质也显得有些盛气凌人。

    军服披风边缘,规律地散布着接近黑色的禁魔水晶,不用想也知道,这些是品质极佳的。

    曾以为王国军都会披坚执锐,至少也会用些零散的金属护具,但她的军服却没有。

    毋庸置疑的是,肯定是个不小的人物,因为爷爷在她突然到访的时候毕恭毕敬的。

    且后来爷爷告诉我,他知道这位大人要来,早早就把床铺换新,几天前就开始在客厅打地铺睡。

    因为我们的木屋只有两个房间,爷爷将他的房间留给了这位大人。

    不过爷爷似乎挺信任她的,也并不害怕她。

    “这上面的都讲过了是吗?”悦耳而温柔的声音再次出现。

    她已经坐在了罗索菲先前的椅子上,一手捧着童话书,一手捋着姬发。

    “对,尼尔他想听些新的。”

    奥利有时会冷不丁地,在这种让人难堪的地方把我挡在前面。

    她听到后,嘴唇抿着,脸上微微露出了一种“这样吗”的尬笑。

    我没说话,因为此时,我认为自己想听故事的任性已经让她讨厌了,我不敢开口。

    她与奥利闲聊了几句,我默默记住了一个关键词,“辛西娅”。

    这大概就是这位精灵姐姐的名字。

    “φωτοσφαίρα,θερμοτητα.”

    她的手中先是出现了一个光球,继而光球开始散发出温暖的光,光线并不刺眼,而是很温柔。

    “那我可随便挑个故事了。”她放下了另一只手中的童话书,轻托下巴。

    “只要不是书上的就可以!...”奥利用懒洋洋的声音回应。

    我打算在她讲故事的过程中假装睡着,好让她早点停下、回客房睡觉。

    奥利很快就会睡着,如果我也睡着,自己就不必继续因为她——这个让我下意识想要注意形象的人,感到不自在。

    虽然那时的我还没法这样——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我那会儿的确是这么想的。

    简单抬头思考了一下,她开始讲述:

    “先贤纪末期,世间的玛娜朝着一处流去,一开始,没人知道玛娜涌去的终点有什么。”

    “中央大陆与瓦肯大陆海路遥远,且两方都严禁逸民,诸多原因下没有商贸往来,政治地缘更是谈不上。”

    “瓦肯大陆的人很晚才意识到外界可能已经发生了什么灾难。”

    “值得一提,那时并没有贤者国,更没有贤者议会。”

    “那块大陆上不同生灵有着数量庞大的部落,极为纷乱,主要靠部落长集会维持相对的平衡。”

    “一次集会之后,一位人类部落的首领,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大贤者,请缨去探查究竟。”

    “据说三圣戒、原初禁魔石和心灵宝石这些圣器,都在他的手里。“

    “有传闻说,圣物并不止这些,但大贤者仍是有记载以来、已知的唯一一个,同时拥有那么多圣器的人。”

    “他的实力,大概也是当时的人类部落中,最强大的。”

    “他只带上了原初禁魔石和界之戒,就向中央大陆动身,其余的圣器,则留在了部落。”

    “说起来,原初禁魔石是世间一切禁魔石的原型,其他的禁魔石,都是对它的仿造。”

    “正常来说,禁魔石的品质越好,也就越不透明、越接近黑色。”

    “不过原初禁魔石比较特殊,好像是浑然灿烂的金色,只可惜如今应该没法见到了。”

    “界之戒则是一个通道,连接着现实与一个虚无的空间,生物如果进去,会瞬间被撕开,然后消失在那里。”

    她特意加重了“消失”一词。

    我想不明白,难道那块空间是活的,而落入其中的生物则是它的猎物,所以才会被它撕扯...?

    这个故事直到今天我也认为,后人在其中瞎编了不少,夹杂了太多想象因素。

    辛西娅的语气逐渐转而认真,但是似乎又担心吵到我们睡觉——奥利的鼾声表明他是真的睡着了。

    她的声音变得很小心翼翼,是一种“饶有兴致的小声”,大概她自己沉浸在了分享欲里面吧。

    “大贤者出发后的半年,情况没有丝毫变化,【那个东西】仍在汲取世间的一切玛娜,世间的玛娜愈发稀薄,食物已经锐减。”

    “有人说这是神罚;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央大陆的文明造就的“人祸”。一时间悲观言论四起。”

    “又过半年,末日似乎真的要来了,所有事物——甚至光都已褪去颜色,各族群似乎都无可奈何地接受着命运。”

    “这样的饥荒早就引出不少混乱,贤者大陆已然失去秩序和生机。”

    “一段时间后的某日,北方的天空涌起迅速扩大的黑幕,看来灾难即将到来。”

    “但就在此时,监海人看到海上驱船疾驰的大贤者。”

    “根据监海人留下的描述,贤者身形消瘦,身上散布着奇怪的伤痕和创口、衣着破烂。”

    “到岸后他已经很衰弱,在要求那个部落亮起御敌光柱、找来翼族以传出消息后,未能说明便陷入昏迷。”

    “好在敌人将至的讯息很快覆遍整个大陆。”

    “一周后,轰隆轰隆的声音从北方传来,各部落绷紧了神经,拿起武器和盾牌,对禁魔石的通路灌入玛娜、展开屏障。”

    “声浪暂停后的下一秒,飓风登上了北部的岛屿,风声如嘶吼一般,势要将一切吹倒、将一切摇动。”

    “紧接着,人们终于意识到轰隆的声音是什么发出的——那就是他们脚下的大地。”

    “一切都开始震颤,从北到南,建筑纷纷倒塌,高耸的雨林纷乱摇晃、树干崩裂、倒向每一寸土地。”

    “震动愈发加剧,巨浪纷纷拍向陆地,气流对撞、雷雨暴作。”

    “生灵的哀嚎被不同的声浪淹没,散落的小型屏障一个接一个消失,幸存者继续向聚集地汇聚。”

    她描述得愈加聚精会神,我同样不由得听得愈发聚精会神。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没有了光线,但被窝已经暖呼呼的了。

    “黑雾从天边盖了过来,又过了几分钟才好看清,那并不是什么黑雾,是无比浓厚的玛那波,浓厚到俨然漆黑。”

    “人们战栗、感到绝望,脱力感与失真感侵袭着每个活物,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跟什么存在作战。”

    “那如同神摧的玛娜波,分明能在转眼之际,毁灭这片大陆的一切。”

    “就在这时,从北方——大陆的北方瞬间展开了如天幕般的巨障。”

    “几乎整个大陆都被笼罩在灿金的光辉之下。”

    “光幕内的事物仍在崩毁。然而,四处成片的怒吼声响彻云霄,残存者的希望被大贤者点燃,抗争的心彻底战胜了恐惧。”

    “咚!巨障硬生生抗住了那漆黑汹涌之世的冲击,地动山摇,巨障却没有丝毫要崩裂的意思,漆黑之浪被自身的力量沿着巨障撕向所有方位,遮天蔽日。”

    “气温骤降,外界只剩漆黑,几乎所有尚有理智之物,都撤开了自身的护盾与屏障,拼命对着金色的天幕输送玛娜。”

    “时间失去了意义,此处如同深渊之下。”

    “黑潮侵袭了太久太久。一小时、半日、一日……无人知晓此间之外的日月如何轮转...”

    “在疲惫与绝望中,他们能倚仗的唯一,便是空中始终如烈日灿烂的奇迹。”

    “个体们因玛娜透支逐渐接连倒下。屏障中染上了丝丝缕缕猩红——那是生命的色彩。”

    “然而终于......屏障外的黑雾开始变得稀薄、越来越薄——直至最后——破开了一处缺口——最终全部散去,海面再次出现在视野中。”

    “瓦肯大陆赢过了这次灭世般的灾难。”

    听到这,我的呼吸才再次变得自然。

    “可是,一切结束后,巨幕虽然变得暗淡了一些,却没有消散。”

    “稍微平定,幸存者们才明了:这场灾难持续了整整五日。”

    “陆上的居民在各自的休整后,都不约而同地聚向瓦肯大陆的北边——他们要去寻找他们共同的领袖。”

    “可当第一批人赶到,眼前只有屏障边缘那具跪倒的干尸,它已然变成了连接着大地与屏障的通道,仍在输送着玛娜,干枯的躯干已无法撑起法袍。”

    “它死前的动作仍能分辨:脖子早已失力,头向前垂下,双臂却死死撑在屏障之上,为了维持手臂的动作,脊骨也从未塌下。”

    “众人哀恸,纷纷低头,行跪礼,有人带头抬起双手作托举状,意为托举贤者之臂,为其分担所负之重,人们纷纷效仿。”

    “这个礼仪也演变成了如今贤者大陆的“举贤礼”,据说当时赴来并行礼者,几年不止。”

    “在那之后,那位救世的人类法师被人们冠以大贤者之名。可惜他的本名未能流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次灭世之灾被称为“湮灭”,这片大陆上幸存的种族与部落合力重建家园,形成了今天的贤者国。”

    “但是奇怪的是,十几年后人们再次踏上中央大陆时,却发现仍有不少原生生物,没人知道它们是怎么存活下来的,植被也恢复了不少。”

    “其中一部分衍生出了新物种,同时,还出现了诸多此前从未见过的生物,比如巨魔和亚种龙等等。再后来,那些原生生物反而变得相对稀少。”

    “其他大陆几乎没有智慧生物存活下来,除了个别矮人。”

    “他们的文明也尽数毁灭,也就是说瓦肯大陆算是今天所有文明的源头。可惜的是中央大陆居然没有几本史料留下,反而是瓦肯大陆存留下一些中央文明的史料。”

    提到史料时,她似乎情绪有小小的波动。

    “矮人多半脑袋一根筋,估计他们的祖先也一个德行,不会去做文书工作,指望他们是没用的。”

    她似乎对矮人有些看不惯。

    “各部落记载的也就是自家的一些鸡毛蒜皮。虽然史料闭塞、互不关心这件事,即使是今天也差不多。”

    “贤者国在投票下,实行贤者公民议会制度,通过心灵宝石检验并得到民众支持的人,成为贤者,组成议会,剩余公民轮流参与议会讨论。”

    “他们的制度很稳定,一直延续至今。”

    听到这里,我开始感到有些昏昏欲睡,因为同前面的洪荒魔法相比,这些内容对我来说十分枯燥。

    “随着继续发展,逐渐产生一批希望开拓更大世界的人,他们想要在其他大陆恢复文明。”

    “初代议会的一名人类贤者带领着一支不小的人马,踏上了北进的开拓之途,将中央大陆更名新土。”

    “再后来,随着北上的人不断增多,不仅是新土大陆,北方的弗洛森大陆也开始零散地滋生文明。”

    “弗洛森原本是流放犯人的地方,那里早期文明的前身也都是雇佣兵军团。”

    “在距今两百年左右,他们的纷争被其中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形成了如今军政一体的佣兵帝国弗里曼。”

    “新土大陆被龙脊山脉东西分割。西陆上,卡斯托狄亚教廷国坐落脊尾,而统治着主要疆域的国家,则是我们伟大的贤君国洛约尔。”

    “曾经初代贤王规定,这个国家的君主选拔,除去王室内层层筛选,后代贤王还要去往贤者大陆,获得心灵宝石的认可...”

    她突然犹豫了一会儿,并转移了讲述的对象:

    “新土大陆的东方起初有两个大国,但其中一个的权利并不集中,在距今大概四五百年时彻底分裂。”

    “关于那个大国的记载也很少,我猜它分裂的原因,可能只是断断续续的政变和各自脱离。”

    “在那之后,东部自然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地区、国家,它们之间的地缘一直都比较复杂,直到现在也是。”

    “但是在近两百年,它们为了抵抗弗里曼与洛约尔的压力,或许也是为了各取所需,形成了一种蛛网一般的默契,后来则演变为如今的东陆联盟。”

    “如今主要的城邦分别是:港湾城邦泊图威尔、耕牧之城瓦丹提亚、晶矿之城奥尔顿、林中城伍德史尔、贸易之都莫坎蒂斯。势力较小的地区和国家,就先不提了。”

    “另外一个东部大国——赛里斯,它基本不太参与国家间的事务,这点跟贤者国很像,而且它好像跟我国一样,也是瓦肯大陆的一支人类部族北上建立的。那个部族称那片土地——也就是现在的赛里斯国,是他们的故乡,这与他们留存的历史记载也吻合。”

    “赛里斯西有康伦纳山脉、北有卜哲欧山脉与三岭,将赛里斯的主要国土与外界隔开,他们的历史传承得较好、且十分厚重,我读过一些出自赛里斯的书,挺想去看看的...”

    她停下了讲述,我听见了一声轻快的呼气声,大概是轻轻笑了一下。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她起身时看了我一眼,这让我有点怀疑她知道我并没有睡着。

    我缓缓睁开了一点眼睛,心里有些好奇。

    她正捧着军服走向门边,我只看到她的背影。

    …

    …

    如今我认为,贤者救世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不然新土至今的历史就没有源头了。

    不过那故事应该是有不少夸张成分的,比如那漆黑的玛娜波和盖住整片大陆的屏障等等。

    罗索菲常说,要透过表面窥探真实。

    所以我猜,“湮灭”实际上是极端战乱、或者无比强大的魔兽之类的东西?

    而大贤者,则是重整残局的领头人,或许过程中他也被残余的力量卷进去,死掉了。

    这个说法奥利也很认同,罗索菲则对我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方式赞赏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