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回纯真年代 » 第十四章 摆摊

第十四章 摆摊

    杜宽跟着稀疏的人流就往里进。

    有杂货的,有卖水果的,有卖各种各样小玩意儿的,全肯定没有义乌全,但在苏省算是难得的批发市场了。

    声音也不嘈杂,相反跟蚊子嗡嗡似的。

    市场外甚至还专门派了人去望风,来采买的人遮遮掩掩,像是干什么见不得人事一样。

    都说改革开放,可以做买卖了。

    可谁知道风向到底往哪转,前两年投机倒把进去的人可不少,瓜子大王名气再大,不也是说没就没了。

    但杜宽完全没这个方面的焦虑。

    此时杜宽停在其中一个摆着锅碗瓢盆的摊位上,上去先递了根烟。

    蹲坐在小马扎上的瘦矮男子看了眼杜宽,跟个老鼠成精了一样,留着两撇小胡子,扬了扬手里的烟头。

    “你这东西怎么卖?”杜宽不在意地收回了烟,这还是他专门从老爹柜子里翻出来的。

    别看杜发旺有今天没明天地过,零零碎碎的东西没少在家里藏。

    “这么小就出来做买卖,看你年纪小,我给你个实诚价。”瘦矮男子一脸热情,“小件五毛,大件一块,锅十五一件。”

    杜宽差点气笑出声:“你这是把我当雏了,说个准数。”

    尽管杜宽不了解进价,他也知道对面摊主这是把自己当羊宰了。

    摊主的笑容僵在脸上,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不信你去别的地瞧瞧,我嘴里的价那是基本不赚钱。”摊主嘴上说着,心里却冷笑,这市场里的人都互相认识,怎么可能会拆他的台。

    显然,其他空闲着的摊主都好笑地看着这个方向。

    谁都知道这老鼠精一笑,准是要下刀了。

    “一口价,小件三毛,大件七毛,铁锅十二一件,不成我就换个摊,丹阳县不行,金陵东边也有。”杜宽淡淡道。

    自己看着就是张生脸,又没个熟人带着,头一次来怎么可能不挨坑。

    换了旁人那得挨几次刀才算长了教训。

    摊主挑了挑眉毛,看了杜宽好一会儿,脸上没了热情,“行啊,看着面嫩,没想到还是个行家,自己看着拿。”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奇怪地看了眼杜宽。

    看老鼠精那样,就知道小年轻没上套,顿时没了看热闹的心思。

    杜宽从摩托车后座解下化肥袋,拎着就在摊上装了起来。

    一水的搪瓷小盆和搪瓷杯,数着数往化肥袋里装。

    带花的小碗,杜宽是看都没看一眼,他主要对准的目标人群就是老头老太太。

    三百个搪瓷小件,九十没了,剩下四块九杜宽整了四个大盆。

    “九十四块,您数数。”杜宽把钱递了过去。

    他现在兜比脸干净,早饭都没吃,就剩了交完一毛停车费,剩下来的九毛钱,也算是破釜沉舟了。

    “锅不拿几个?我跟你说这东西别看贵,好卖的很,都是铁做的。”瘦弱男子收了钱,多提了一嘴。

    “没钱了,下次。”杜宽憨厚地笑了笑,说完拎着化肥袋就往外走。

    瘦弱男子撇了撇嘴,“小人精。”

    化肥袋用麻绳绑在了车后,杜宽跨上摩托车突突突地就走了。

    ……

    京口区纺织路上。

    一条步行街铺了一张破床单,上面摆着搪瓷盆和廖廖几个洗脸盆。

    不知道从哪寻摸来的木板子,写着几行大字。

    小件八毛一个,买五送一,买十送三,大盆三块,不讲价。

    一个小年轻蹲在床单后,赫然就是从丹阳回来的杜宽。

    杜宽手里啃着大包子,五毛钱一个,白面做的,肉馅大大滴多,一个就够杜宽吃个半包。

    可见这时候做买卖有多实诚。

    他也不指望大清早自己能卖多少,就等下午纺织厂下班。

    到那时候,才是他卖东西的高峰期。

    “小伙子,你这搪瓷碗还有这盆怎么卖啊?”一老太太走到跟前问道。

    杜宽差点被噎着,不顾吞下去,先指了指木板。

    “我不认字,你就跟我讲讲。”老太太弯着腰,翻看着搪瓷碗。

    娘的,忘了这时候老头老太太不识字的多了去。

    别看扫盲班开得热火朝天,真识字的老人没几个。

    “搪瓷小盆还有杯子,八毛一个,买五送一,买十送仨,大盆三块一个。”杜宽好不容易咽下去肉馅,赶忙回应。

    这可是他第一个客户,自然得重视。

    至于叫卖,那就甭想了,换作九六以后还成,现在敢嚷嚷,那就是扰民,不知道从那就冒出来带着红袖章的大妈把你拉走教育。

    再往深点说,叫挖国家的墙角。

    “哎呦,你这还比供销社便宜,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老太太下意识地就挑起了刺。

    “大婶,你这就冤枉人了,我这是专门从丹阳搪瓷厂拉过来的,不信你自己看看质量。”杜宽拎着小盆就往地上磕了磕,没想到还真磕出了几道印子。

    心里一边暗骂着摊主是个老鼠货,一边将完好的方向对准老太太。

    “再说这半个月我都在这摆摊,您要是用出来毛病直管来找我。”杜宽拍着胸脯。

    “你给我少点,家里也用不了那么多。”老太太毫无疑问心动了,这时候的人哪碰见过买五送一的套路。

    商场顶多就是整点抽奖票,玩个噱头,杜宽这是实打实的送东西,抓住的就是顾客喜欢占小便宜的心思。

    当然,这是双赢啊,杜宽少赚点点单件利润,多卖点库存,人家也能多得点实惠。

    “实在少不了啊大婶,都是出厂价,您多买点我还亏呢。”杜宽叫苦不迭,“这搪瓷碗杯,您家里肯定有,这东西用个十年二十年的一点毛病没有,换句话说,那是传家宝啊。”

    “你这孩子,我都多大岁数了,还喊我婶。”老太太脸上的褶子都快笑平了,“你少点,我买五个。”

    杜宽一脸肉疼,瞟了眼周遭,压低声音,“成,我今天刚开张,给您个便宜,买五个送你俩,不过这事你可别跟其他人说,不然我得亏死。”

    面上肉疼,心里差点笑开花,送两个,杜宽还赚一番呢。

    老太太被杜宽这架势给蒙住了,搞得跟间谍接头一样,同样压低了声音,“那你给我拿十个,送我四个啊。”

    杜宽攥紧了手,强忍着心中的欢喜,纠结了好一会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