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即大明 » 第006章 耕者有其田

第006章 耕者有其田

    对于贪官污吏,尤其是会吃人的贪官污吏,朱慈烺自然不会心慈手软,毕竟阶级矛盾这根弦,朱慈烺还是绷得很紧的。

    “各位,从今天开始凤阳府的规矩该改一改了,希望你们能够多多配合!”微微一笑,朱慈烺若无其事的说道。

    在场的这些士绅们,在经历了刚刚这地狱般的折磨之后,如今自然都温顺的像条绵羊,只会瑟瑟发抖。

    “郑先,一会儿你送这些老爷们回去,顺便把他们家的黄金白银、古玩字画、房契地契、田亩数量全都清算一遍。

    如今正是国难当头,想必老爷们肯定争着抢着为国出力!”将郑先唤到身旁,朱慈烺继续说道。

    如今的凤阳府五州十三县,土地清一色集中在了士绅地主的手里,百姓只能给地主做工,更有甚者直接成了流民。

    如今张献忠、李自成做大,若是再让流民们啸聚起来,恐怕原本还算安稳的江南也要翻天。

    “谨遵太子令!”闻言,郑先行了一礼郑重的说道。

    至于剩下的这群士绅地主们,朱慈烺根本就没有给他们拒绝或者是申辩的机会。

    大手一挥,大明卫的兵士便将这些老东西给拖了出去。

    ……

    东宫行辕议事厅内。

    “太子殿下,这是南京官员士绅们给您上的联名信!”将一封书信递给了朱慈烺,孙传庭说道。

    看得出来,此刻的孙传庭颇有些愤怒。

    书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天子殿下乃是大明国本,岂可轻易南迁。臣等奏请殿下迅速北还京师,应天自有臣等守护。

    倘若殿下一意孤行,吾等将把天子的行动视作乱命,为还江南士民以安稳,吾等将誓死护卫应天城!

    随意的将书信内容扫了一眼,朱慈烺的脸上泛起了一抹冷笑。

    他知道南迁之行不会顺畅,但想不到南京的士绅居然能把事情做到这般地步!

    “这群伪君子真的是欺人太甚,殿下好歹是太子储君未来的君父,他们竟敢如此怠慢!”猛地一拍桌子,周遇吉愤怒的说道。

    闻言,黄得功猛地站起身来毫不犹豫的说道:“有什么好说的,老子现在就带人去攻下南京城!”

    看着两员大将如此的愤怒,朱慈烺的脸色倒是好看了许多,不过朱慈烺还是示意两人坐下。

    “无妨,孤本就没打算马上到南京。如今既然这些人不欢迎咱们,咱们就在这凤阳住下了!”微微一笑,朱慈烺若有所思的说道。

    “殿下,那应天的那群狗官咱们就放任不管了吗?”深吸一口气,孙传庭有些不甘的问道。

    其实依着孙传庭的脾气,恐怕此刻早已经率领大明卫进攻南京城了。

    只可惜如今拿主意的是朱慈烺,自己为人臣子的,总归不能僭越!

    “臣张煌言接驾来迟,还请殿下恕罪!”就在孙传庭等人不知如何是好之时,一道洪亮的声音自议事厅门前响起。

    紧接着便看见郑先领着个年轻书生进了议事厅,这书生生得轮廓分明,正如诗中所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此人,便是大明的新科举人张煌言。朱慈烺清楚历史上张煌言的下场是为大明尽忠,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过如今自己既然决定改变历史,那就绝不会让张煌言过早殉国的事情发生。

    将正要跪下的张煌言扶起,朱慈烺笑着说道:“张先生无须多礼,快请坐下与我们说说应天的情况!”

    话音落下,朱慈烺便将张煌言给强行按到了太师椅上。这次南迁跟着自己的多半是武人,如今张煌言到来才算是文武兼备。

    “殿下、诸位将军,在下承蒙郑大人帮忙放才能安稳离开应天。如今这应天,可谓是龙潭虎穴。

    东林士绅如钱谦益之流已经彻底抱团,他们更是买通了应天府尹秦龙涛,加强了应天的城防。

    如今应天的兵马,加上士绅地主们的家丁,和强行抓来的流民,拼拼凑凑已经有了十万大军”猛灌了一口茶,张煌言直接说道。

    虽然这十万大军在朱慈烺看来也就是普通货色,但至少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自己手上的人马肯定是搞不过的。

    “无妨,既然张先生已经到了,那便说说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吧。”微微颔首,朱慈烺换了个话题说道。

    在凤阳已经呆了两天,如今后队人马也已经赶到,虽然手上已经有了五千兵马,但朱慈烺不会愚蠢到用五千人去攻打应天。

    清了清嗓子,朱慈烺继续说道;“郑先已经得了孤的命令去抄了凤阳府这些老爷们的家,到时候肯定能清丈出不少的土地。

    如今这凤阳府及附近州县的流民足足有二三十万人,加上城内百姓,估计最后咱们凤阳可以收拢五十万百姓。

    这些百姓就是咱们复兴大明的本钱,从现在开始凤阳府正式成为咱振兴大明的大本营。

    咱们一定要把这个大本营给经营好,所以大伙儿首先要记住一个事情,大明不是和士大夫共天下,是和咱百姓共天下!”

    士绅误国,这是这段时间朱慈烺最大的感受。同时朱慈烺也清楚,想要复兴大明,最重要的就是团结百姓。

    大明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虽然明末工商业繁荣,但农业依旧是根基。

    所以想要掌握大明、复兴大明甚至是制霸天下,最好的方法,便是团结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农民!

    “殿下的意思是,想要将士绅地主的土地全部分给普通百姓?”闻言,张煌言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点点头,朱慈烺言道:“不错,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传太子令将凤阳府所有土地悉数收归皇庄。

    而后再招抚百姓和流民,将土地都分下去。他们可以自由耕种、承包、租赁和经营,不过这所有权得在咱皇庄手里。

    另外,没有稻种的可以低价从我们这里购买稻种,若是没钱复产的,我们可以先拆借银两给他们。

    与此同时,可以发动农民搞诉苦运动,好好宣传宣传这些士绅地主的罪恶,多宣传太子的功德,培养百姓效忠大明的精神!”

    朱慈烺的这一套,对于现代人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确实一个惊天动地的创举。

    要知道封建社会皇帝、官僚和士绅都是地主,他们靠的就是百姓的租子和税收。

    如今朱慈烺居然要消灭地主,直接将土地分给农民百姓,这一举动自然会引起士绅阶层的强烈不满。

    “正式组建大明国防军,凡是愿意加入咱们队伍的,一切待遇从优,同时咱们还要团结全军官兵的思想。

    把思想工作做到连队上去,要让大伙儿知道,咱们打仗是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为了全天下受苦的百姓!”

    按照朱慈烺的命令,负责农业改革的自然是张煌言,而军队改革的工作则落到了孙传庭身上。

    在朱慈烺的亲自过问之下,农业改革的战斗号角马上便被吹响,首先倒霉的自然是这些凤阳府的士绅、地主。

    虽然他们曾经是朝中官吏、或者是朝中有靠山,但在如今的凤阳府,那一套官官相护的把戏行不通了。

    在郑先的亲自指挥下,五州十三县大批的地主将自己剩余的土地给吐了出来,清丈之后居然弄出了整整八十万亩的土地!

    农改小组的工作会议上,张煌言激动的说:“按照太子的命令,对于这些地主咱们要坚决打击、对于富农咱们主要是以教育为主。

    愿意将剩余土地交出来的,咱们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给他们钱,而富农们有了钱,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去扩大经营?

    至于这贫下中农则是咱们团结的重点,按照太子的话说,他们是咱们大明的大多数,他们就代表了真理!”

    在朱慈烺“耕者有其田”行动的号召下,大批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我跟你们说,以前咱们就是苦哈哈,半年给地主家做工,半年到外面去唱花鼓戏、去讨饭。

    就是这样,咱们一家七口人还是饿死了五口,咱小闺女还被地主家抢了去做丫鬟!”

    “可不是,这些天杀的地主抢了咱家的三亩地,我大儿子气不过去找他们理论,结果被他们给活活打死了!”

    “咱爹死的早,咱娘被地主家给抢了去,当着咱的面被十几个家丁给霍霍了,咱三弟被活活的呛死在了尿缸里!”

    在朱慈烺的授意下,诉苦大会在整个凤阳地区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翻身后的农民控诉着地主的罪恶,诉说着他们的冤屈!

    “要不说还是太子爷心疼咱庄稼汉,若是太子爷不来咱凤阳城,咱们能有这翻身的一天嘛!”

    “闯贼来了杀人、老爷们在的时候杀人,只有太子殿下才是真正的救苦救难!”

    “咱太子肯定是观音菩萨转世,今天我丁老三就把话撂在这儿,谁敢欺负咱太子,咱豁出命去也得跟他拼!”

    诉苦大会的最后,总免不了对朱慈烺的一番宣传,久而久之,太子爷的地位在农民心中那是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