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即大明 » 第008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008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古代封建社会的军队制度,有军屯制、府兵制、募兵制等等,但无论是哪种制度,到了王朝的末期战斗力都会大打折扣。

    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军队缺乏科学的管理,其中最缺乏的,便是关于持续战斗力的培养。

    对于朱慈烺而言,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复兴大明。而想要复兴大明,便必须打造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

    “殿下,您就别卖关子了!”看着朱由检那一脸神秘的样子,孙传庭有些急不可耐的说道。

    闻言,朱慈烺微微一笑说道:“首先第一个,就是要用强有力的思想去培养军队。

    军队的培养,除了要有刻苦的训练外,思想的统一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重中之重!

    以前咱们的部队,无非就是想着当兵吃粮,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所以无论是闯贼还是建奴,咱们都不堪一击。

    不过咱们的大明国防军绝不能如此,我们部队的宗旨之前已经说得非常明白。

    效忠天子、护佑百姓、开疆拓土、护卫大明!

    咱们必须要以这个思想作为指导,加强战士们的思想建设,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

    思想指导军队,这便是朱慈烺的两个杀手锏之一。毕竟只有思想团结的军队,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战斗力。

    “殿下所言不错,只有让我们的士兵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我们的军队才有灵魂!”微微颔首,孙传庭由衷的说道。

    在明代,所谓国家、民族的概念是虚无缥缈的。所以无论是汉人、建奴还是蒙古,只要谁得了中原,谁便可以成为中原大地之主。

    不过朱慈烺明白,如今到了大明的生死存亡之际,就必须要让所有人都拥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思想!

    “咱们大明是由汉人、蒙古人、藏人、苗人包括满洲人在内共同组成的国家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的核心便是天家皇族,而所有的子民都是这个国家的组成部分。

    先贤所言入华夏则为华夏之主可谓是大谬,因为天下子民共同组成我华夏,而华夏便是大明。

    凡日月所照之处,皆为我华夏疆土,凡我华夏疆土,皆是我大明天家与子民所共同拥有。

    孤早先便说过,我大明是天子与百姓共天下。如今无论是建奴、闯贼还是士绅,他们无非是硕鼠,想要窃据华夏。

    而若是让他们得到了华夏,华夏大地便成了这些人的私产,但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子民能够永远骄傲、自由的生活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

    而天家既然是君父,那必然是要像泰山北斗一般,永远护卫着我们的家园。

    这才是真正的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看着目下众人,朱慈烺气吞山河般的说道。

    朱慈烺自问绝不是所谓的圣主明君,自己也不想做所谓的圣主明君,其实从一开始,他只是想要好好的活着。

    无论是南迁还是组建国防军抑或是复兴大明,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毕竟自己好不容易再世为人,自然要享尽荣华富贵。

    但朱慈烺也明白,自己的荣华富贵和自己的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正所谓国破家亡。

    对于普通的官员、百姓,大明亡了无非是改朝换代,但作为天家之人,大明若是没了,自己绝不可能活下去。

    历史上,大明宗室便是惨遭屠戮。朱慈烺不想历史重演,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张。

    当然了,朱慈烺所知道的东西比起说出来的更加高深,但现在毕竟还是在大明。

    作为大明的太子,虽然要让子民们知道何为国家、何为民族,但自己还是有必要将朱明皇室包装成这个国家的保护者。

    朱慈烺明白,天下绝非一人之天下,但在这个时代,皇帝制度有它存续下去的必要性,那么该有的说辞就必须要有。

    而朱慈烺的一番话,也让在场之人大为震撼。因为朱慈烺的一番话,是他们之前从未设想过的。

    “殿下之言令人振聋发聩,但章服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而殿下对于华夏的解释似乎于此格格不入!”

    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张煌言自顾自的说道。张煌言并非不认同朱慈烺的理论,只不过这种理论实在是过于震撼。

    “先生之言自然不错,但华夏更是一个国家。有国家就有民族,华夷之辨无非是胡汉之分。

    但是在孤看来,但凡是生活在大明土地上的子民,无论胡汉其实本为一体,这就是孤所谓之华夏人。

    我们之所以要杀闯贼灭建奴打士绅,是因为这些人威胁了大明的存续、更威胁了华夏的传承和华夏子民的利益。

    诸位一定要牢记,我们是大明的子民、是华夏的捍卫者,章服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礼仪之邦岂能拱手让人!”

    面对张煌言的疑问,朱慈烺郑重的说着。而听了朱慈烺的话,张煌言也不住的点头。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这一群人真正意义上的知道了自己是华夏人、自己的国家是大明。

    而有了国家和民族的概念,那么接下来所做的事情,便是团结在朱慈烺的身边,真正的复兴大明。

    “殿下之能非吾等可相提并论,吾等所能做的,便是誓死捍卫殿下和大明!”起身,孙传庭冲着朱慈烺深搭一躬由衷的说道。

    闻言,朱慈烺连忙起身扶住了孙传庭。孙传庭是大明柱石,朱慈烺可不敢受此大礼。

    握着孙传庭的手,朱慈烺情真意切的说道:“督师言重了,若是没有诸位的辅佐,慈烺恐怕来不了这凤阳,更遑论复兴大明。

    但诚如督师所言,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复兴大明,这既是为了天下苍生、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经过这一番君臣之间的推心置腹,朱慈烺明白,自己算是真正的团结了一批心腹。

    “传令下去,队排连三级设置训导提督、连级以上的部队则设置训政提督。

    训导提督和训政提督等级与所在部队军事主官等级相同,从此以后军事主官负责军事,提督负责思想建设和士兵生活。

    提督官的任务很重,他们需要熟悉我们立国建军的宗旨,并且将这些思想灌输给我们的每一个官兵。

    所以从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开始,我们在凤阳正式建立大明军官学堂,负责培训提督官和军事主官,孙督师亲自任校长。

    凡是以后我国防军的军官,必须有大明军官学堂的求学经历!”话锋一转,朱慈烺一声令下。

    提督官,这是朱慈烺首创的一种官制。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创举,而他们的存在,将为大明打造一支真正的利剑。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殿下放心,这是咱们大明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军校,末将一定竭尽全力!”上前一步,孙传庭郑重的说道。

    新式的军校、新式的军队、新式的制度,朱慈烺的新政可谓是雷霆出击,令人骇然!

    “殿下,那第二件事是啥?”第一件事稳妥后,郑先若有所思的问道。

    作为大明中央保卫局的提督,郑先的嗅觉非常敏锐,他明白,朱慈烺要么不做事,可一旦出手便绝对是大手笔!

    “这第二件事非常简单,咱们现在进行了农改和军改,但想要真正提高我们的生产力、战斗力,就必须要提升咱们的技术。

    所以这第二件事,便是正式组建大明科学院,任命毫州知州宋应星为祭酒,位同工部尚书。

    宋先生不是有著有《天工开物》吗?便让先生在科学院大展拳脚,把理论变为实际!”面对郑先的疑问,朱慈烺说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朱慈烺很早以前便听一个伟人说过的,而现在,他就是要将这个理论在大明变为实际。

    而想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科学部门。建奴有个皇帝曾经看不上这些东西,结果让中华差点遭受灭顶之灾。

    如今上天既然给了朱慈烺机会,他发誓一定要让人类的工业革命从大明开始。

    只要有了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军队和统一的思想,朱慈烺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一番大事业!

    “这件事便交给臣下去做,臣下一定会广用银两广招人才,把大明科学院办的红红火火!”微微一笑,张煌言说道。

    如今的张煌言已经完成接受了朱慈烺的这番言论,也因此,他对于朱慈烺的给的任务是充满了十足的干劲。

    “如此甚好,大明科学院第一个任务,便是改进我们的火器和火炮,需要多少钱,只管开口!”微微颔首,朱慈烺言道。

    研究科技就必须要花钱,对此朱慈烺倒是有着清醒的认知,何况现在的朱慈烺并不缺钱。

    而将这两件事做完,朱慈烺算是松了一口气,有了军队有了技术,自己才能真正的为所欲为。

    不过朱慈烺也明白,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所谓复兴大明,那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