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阿侯与宁儿 » 七

    大会本来九点开始。不过闲事冗多,来宾还有陆陆续续入场的,实际上拖到了九点二十。

    这种大会多半无趣吧?阿侯这样思索着,兴味平平,顺手拿起了报幕表。看到里面的易学讲座,演讲者正是以前孔先生提到过的平先生,阿侯不免期待起来。

    接下来就是各位当选的先生们的发言场。不过说来说去就是自己以前的成就呀,工作呀,成果呀,什么的,味如嚼蜡。

    头场是给教育局的老领导的。毕竟老领导支持,批了很多课题和经费。圈子自然有圈子的态度。讲久一点也没关系。

    到淳于老前辈发言。当听到老前辈说自己害了病所以不能多说话时,阿侯便释然了。但他仍然介绍了自己的很多书。虽然有些已经好几十年了。老前辈还是和以前一样,结束时会唱歌。不过年纪大了,又带着病,不几声就气喘吁吁。

    老前辈退场时,阿侯可劲儿地鼓掌。

    下面又来了几位,都是研究会里的骨干。

    当恩师孔先生发言时,阿侯聚精会神。说起来,孔先生不是坏人,但是阿侯看着,好像先生笑着说起话来,怎么有哭的样子?阿侯不敢多想。

    临了,先生邀请孔家的长辈们讲话。长辈们推了一位。同时,宣读了中央研究院孔德音老先生的贺词。有趣的是,老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但按辈分来说,却和阿侯这一桌的三德同辈。

    小姑娘叫老爷爷“哥哥”?阿侯心里想,又想到,岂不是又要叫恩师叔叔?

    险些忍俊不禁。

    真是罪过,岂可发笑。阿侯在心里这么批评自己。

    孔先生又邀请一位先生讲话。这位先生,阿侯刚刚见过,就是在楼下和淳于老先生寒暄的矮胖矮胖的先生。

    这先生姓宣,以前是外语系的主任。不过宣先生一直絮絮叨叨自己以前的事儿,又没个章法,阿侯觉得很不爽,姿势换来换去。没完没了了?阿侯心说。

    好容易送走了胖先生,结果迎来了投票环节。大家打勾勾就行了,然后汇总票数。都是些无聊的小事,不过走个过场罢了。

    终于到了平先生讲易经源流。阿侯一直都很期待。当然也不是完全认同。平先生用的《周易》,最早的版本是马王堆帛书。这一点阿侯其实有意见——最早的《周易》应该是上博楚简里的《周易》;但是阿侯也理解,因为上博简是当年马承源先生从香港抢购回来的,抢了好几次,不是确凿的出土文献——毕竟没有地层学证据证明其为出土文献,有伪造的嫌疑。不过相关研究还是很多的。阿侯认为,从字体、用词和行文风格来看,跟郭店楚简其实应该相去不远。

    但上博楚简《周易》也有难说的地方,比如卦序,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不好说,毕竟简牍都是分批送回,全打乱了。

    另外,测年的数据,也被某些好事者批评过。他们觉得,上海博物馆那边为了证明这批简牍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而刻意造了假,甚至还有言论说“检测的竹简都没有字,谁知道是不是”之类的话。阴阳怪气的。

    阿侯想起本科毕业那段日子,《清华简(十)》都出来了,可还是有人用相同的理由去揣测。一直到现在的《清华简(十一)》,都未消逝。

    不就是这些简牍里面有些“惊世”的言论嘛?不过说起来,有些文字的确有颠覆传统的古典儒家思想的可能。此事非我所能涉足,还是不要去想的好。

    阿侯内心此起彼伏,不大好说是个什么滋味。

    师母知道阿侯在念大二的时候就独立申报过省级课题项目,还立了项,研究的就是《周易》的相关内容,便悄悄问阿侯:“这些你都懂吧?”

    “略懂,略懂。”阿侯也轻声回答,画了一个导图。

    “对《易》的研究,主要分为象数派和义理派。也就是我们说的‘易用’和‘易理’。义理派就不用说了,孔子、朱熹都是典型的理论派集大成者。

    “‘易用’有五术,即‘山医命卜相’五大门。

    “‘山’术,主要是养生一类,比如太极拳,所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连绵不绝’,正是《周易》的‘生生不息’之理。

    “‘医’术,也叫‘岐黄之术’,源自《黄帝内经》。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中医’。不过马王堆汉墓发现了《黄帝外经》,这个就不细说了。

    “‘命’术,就是批命的,比如四柱八字。《滴天髓》《渊海子平》之类就是。

    “‘卜’术与命术其实区别不算很大,本质上都是预测。但是命术侧重于人,而卜术侧重于事。平时问占,多用的是卜术。但不是说二者就绝对分开了。命术可以观事,卜术也可知命。常用的有大小六壬、金钱卦、梅花易数、玄空风水等等。

    “‘相’术主要集中在‘识人’这一条。核心是‘望气’,主要就是观人‘气色’。哦,就是从人的外貌入手,预测情况之类。其实医术中的第一条‘望’,也就是望气。

    “所以其实五术相辅相成,又各有所长。”

    正好平先生讲到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阿侯稍歇,浅饮一口,顺手在纸上画画写写,继续说道: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除了顺序不同外,对应的‘数’也不同。

    “所谓的‘先天八卦’,是《易》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规定的卦序。不是现在的《易》。现在的是《周易》。我说的是已经失传的《连山》《归藏》。虽然王家台秦简出过类似《归藏》的文本,但是由于保存不当,简牍本体已经腐坏。本来想选王家台秦简《归藏》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内容,但是导师之前劝过我,也就罢了。

    “相传先天八卦卦序是伏羲定下的。八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排列,形成一个圆。从‘乾’下行到‘震’,再由‘震’上到‘巽’,‘巽’下到‘坤’,最后从‘坤’回到‘乾’。正好是一个太极的图像。您看。”

    师母有些不明白。于是阿侯按照先天卦序,在纸上写着八卦名称,用笔划出运行轨迹。

    “哦!像个太极。”师母颔首。

    “后天八卦呢,相传是周文王被软禁在羑里,为了使帝辛放下戒心,每日演算当时通行的《易》,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研究的《周易》的雏形。当然究竟是不是周文王所作,不好把话说定了。不过后天八卦卦序确实与先天不同。

    “后天八卦要用九宫格来放。这个与《河图》《洛书》也颇有渊源。”

    阿侯画了个九宫格。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横竖斜都是十五。《老子》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七阴八,七上八下,和为十五。所谓‘七八不变六九变’是也。

    “然后根据方位将八卦填入。震东离南,兑西坎北,巽东南,艮西南,乾西北,坤西南。各自的顺序,就是所在宫位的数值。所以后天八卦卦序是‘坎坤震巽,乾兑艮离’。

    “您看一对应的是坎,正所谓‘太一生水’。”

    “嗯。这个的顺序就不太规整了。”

    “后天八卦需要结合方位。”

    “哦。”师母点点头。

    平先生讲座结束,大家致以热烈的掌声。

    阿侯也铆足了劲儿拍手,看了一眼手机,已到饭点。

    不过估计要下去合影。

    于是阿侯捡了一枚青提吃,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