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枭商 » 第三十八章 调兵

第三十八章 调兵

    福州府,市舶司。

    李延单膝跪在地上,他的头低得很低,眼睛直直地盯着地板上的纹络,略微急促的呼吸说明他现在并不平静……

    在他的身前,康文轩正坐在案前,皱着眉头研究手上的一张手画地图。

    “你跟踪了几天?”

    “差不多半个月。”

    “半个月?!”康文轩咬了咬牙,“谁让你跟踪樊副使的?!”

    “呃……”李延连忙抬头解释道,“我只跟了他一天,剩下的时间都在洪塘村监视那间库房。”

    “糊涂!”

    康文轩直接把手上的地图甩在李延的脸上。

    “跟一天也不行!我上次就已经说过了,你在行事之前能不能考虑一下咱家!?万一你被他发现了,他们肯定认为你是受我指使的,到时候最先死的是咱家你懂不懂?!”

    “可……可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延脸色涨红,瞪着眼睛咬牙道,“属下是市舶司的官吏,追查走私商人,推行海禁政策是属下之责!”

    “每日五十箱,一月就是整整一千五百箱!这么多瓷器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公然走私,简直可以说是无法无天了!”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走私?”康文轩冷笑了声:“说不定他们有通商文书呢?还有,你怎么知道里面的都是细瓷?说不定里面都是普通陶土罐呢?你现在的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已!”

    “不,不是猜测!”李延立即反驳道,“我经常能听到那库房里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后来才发现,他们那是在把损坏的瓷器敲碎装箱,然后沉进江里!”

    说着,李延从怀里拿出了一块瓷器碎片:“这是我让渔夫从江里捞上来的!”

    康文轩接过碎片,沉默地看了半晌,最终叹了口气:“就算是真的又能怎么样?我们市舶司以文官居多,武差才几个?我们根本没能力追查下去。何况这事情还牵扯到提刑司……”

    “我们可以说服布政使衙门,让他们出面去指挥使调兵!”李延见康文轩态度有所动摇,连忙趁热打铁地说道,“如此大规模的走私瓷器,背后定然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势力,说不定还有倭寇势力参与其中……如果能顺着这条线索查出来,功劳可能比剿灭陈思盼还大!”

    康文轩眼神闪烁了一下,重新捡起了李延画的地图,轻轻地在案上平摊。

    “那就试试吧!”康文轩叹了口气。

    李延顿时露出了笑容,点头说道:“属下尊命!我现在去让弟兄们准备一下。”

    康文轩点了点头,李延才转身推门离去。

    明初时期,布政使衙门是地方上的最高权利机构,于是后来又向宋朝学习分权,设置了负责全身司法刑狱的提刑按察使司,一个类似于法院加公安的体系,同时还设置都指挥使负责军权,这样就将原本属于布政使的权利一分为三了。

    到了嘉靖年间,布政使虽然在官阶上要比按察使高,但由于只有处理内政和民生方面的权力,地位一路走低,很多地方都受制于提刑司。

    而都指挥使则像是个裁判,它手握兵权,只要不干太出格的事情,便任由布政使和提刑司争权夺势。

    只是有时候,裁判也是会被拉进战场,陷入泥潭的……

    布政使衙门。

    康文轩带着李延,在偏方等候了将近一个时辰才见到布政使尤文林。

    “他们的商船很大,只要我们动作迅速,可以很轻易地把它们扣下来,然后到找了提刑司的尾巴……这样你们布政使衙门以后说的话,他们还敢不听吗?”

    康文轩说的话非常有蛊惑力,尤文林仅仅只是思考了几秒钟便点了点头:“此事事关重大,你们现在就跟我去都指挥使调兵!”

    于是一行人又连夜赶到了都指挥使,见到的正是曾经参加过围剿月港的崔吉,他现在已经官居从二,是福建都指挥使的同知了。

    崔吉面不改色地听完尤文林和康文轩的阐述,然后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但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调兵的公文?”

    “这……”尤文林犹豫了一下,“此事紧急,还没来得及向朝廷申请……”

    “不过我们这次不需要大张旗鼓地调集这么多兵马,给我几百兵马就够了,崔大人应是有权利直接调动的吧?”

    “那不一样。”崔吉显得有些为难,“如果是贼子聚事,我当然可以直接调兵,别说几百了,就是成千上万崔某也敢给你们调!”

    “但此事只不过是商人走私,既未起事伤人,更无确凿证据,按理来说应该由市舶司和提刑司负责继续追查,跑来我们指挥使要求调兵,如果我崔某给了你们兵马,未免有些越权了吧……”

    “这恐怕就是崔大人理解错了!”李延忍不住开口道,“如此大批量地走私商品,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个大型势力,很可能还勾结了异族,如此损国害民之举,与聚众起事又有何区别?”

    他的这番话让众人都不由多看了他一眼,崔吉也似乎有些意外,他犹豫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出兵可以,但我需要先请示指挥使大人。”

    “齐大人现在身在何处?”

    “他去延平卫操练将士了。”崔吉站了起来,“各位放心,最快明日便有回信。”

    “明日也行,那些贼人应该也没那么快换地方。”尤文林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也不好强人所难,于是也站起来抱拳说道,“如果延平府那边回信了,麻烦崔大人派人通知我等。”

    “这是自然。”

    双方又说了几句客套话,尤文林才带人离开了指挥使衙门,随后三人也都分道扬镳,各自各家去了。

    这一夜,李延辗转反侧,却是没能睡个好觉。

    第二天下午,崔吉终于派人通知了布政使和市舶司衙门,说齐大人回信,同意调兵五百前去洪塘村,协助布政使和市舶司查处走私商贩,并揪出同党。

    李延和一群衙役早已整装待发,得到消息后都有些激动,立即跟着康文轩赶到了都指挥使。

    此时的校场上,两百骑兵三百步兵已经列好队形,再加上市舶司和布政使的近百号人,一共是六百多人。

    他们简单地交流了一下后,便浩浩荡荡地朝洪塘村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