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枭商 » 第四十章 泡好茶等你

第四十章 泡好茶等你

    “康大人。”李延连忙对康文轩行了个礼,“库房那边怎么样了?”

    “都拿下了。”康文轩点了点头,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喜悦的情绪,“那库房里全都是陶土罐……”

    康文轩后面那句话立即印证了李延的不安。

    “都是陶土罐?!”李延有些难以置信地低囔了一声,然后转头看向被两个士兵架着却神色自若的姜楼,“这怎么可能……”

    李延走到码头上那一箱箱的货物旁边,伸手想要打开一箱板盖,但手放在上面后,又停顿了片刻,似乎有些害怕看到结果。

    他深吸了口气,最终还是打开了。

    只见箱子里,整整齐齐地摆着五个圆形陶土罐,边上还塞满了干稻草。

    李延还伸手摸了摸手感,发现这些陶罐的表面虽然平整,但粗粝的质感明显连粗瓷都不如……

    都卫的士兵看到这一幕后,都纷纷转头看向了他们的将领,那将领微作沉思后,便走到康文轩面前抱拳问道:“康大人,人还抓不抓?”

    康文轩正想摇头,却看到李延还不死心地在打开其它箱子,于是叹了口气说道:“再等等吧。”

    李延很快就死心了。

    他连续打开了十个箱子,里面无一例外全都是陶罐,连一片瓷器碎片都没有。

    另一边的姜楼见状,不由冷笑道:“我不知道这位大人是在找什么,但我们做的是正经的陶罐生意,这是我们的通商批文……”

    姜楼说着,还甩了甩手,两个士兵便把他松了开来,随后姜楼从胸口掏出几张纸递给旁边的士兵。

    接过通商批文的士兵看了一眼后,对那将领点了点头:“布政使和提刑司的官印都有。”

    那将领听后,连看都懒得看了,他直接对康文轩抱了抱拳:“康大人,情况你也看到了,他们只是正经的陶土商人,我等无权抓人。”

    说着,他扫视了现场的士兵一眼,挥了挥手:“都上岸整队,回都卫!”

    “等等!”

    李延突然大喊一声,于是所有人都停了下来,转头看向李延。

    “各位大人,我们还没问清楚这些陶罐产自何处,要销往何处,这些船的来历也还没问清楚,说不定是他们私自造的船呢?”

    听完李延的话,都卫的将领顿时有些不悦地冷哼了一声,看都懒得看李延。

    他直接对康文轩说道:“康大人,你和你的犟驴属下想玩,那就自己慢慢玩,我们的将士可没这个闲情逸致……我们走!”

    说完,他便带着一干士兵离开了码头,布政使跟着过来的衙役犹豫了片刻后,也跟着都卫的将士离开了,码头上就只剩下市舶司的二十多号人。

    康文轩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延一眼,然后叹息道:“我们也回去吧。”

    “康大人!”李延斩钉截铁地喊道,“相信我,这地方肯定有问题,如果这里只是个陶罐的中转码头,他们何必每次都要偷偷摸摸地分批运到库房里?又何必请这么多人手?你看看这里,配有武器的壮男就有多少?护送陶罐需要这么……”

    “福建倭寇猖獗!”康文轩终于忍不住打断了李延,“在福建沿海手无寸铁地行商,就和待宰的羊羔没什么区别。你才刚来福建没多久,还不了解这里的民风民俗……你太急了,咱家也太纵容你了……我们走!”

    康文轩摇了摇头,然后挥手带走了市舶司的人。

    李延一个人站在码头,姜楼和他的手下们都一幅幸灾乐祸的表情看着李延,让李延心中更是倍感憋屈。

    他狠狠地瞪了姜楼一眼,随后拂袖而走。

    “大人慢走!”姜楼挤了挤眉,“这次你们来的急,姜某招待不周还请多多包涵,下次有空提前打声招呼,在下一定泡好茶等你……”

    姜楼话还没说完,李延便脚步飞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码头,留下背后一阵哄笑声……

    “姜大哥……”李延走后,姜楼的手下立即围了过来,有些不解地问道,“这些货什么时候换成陶罐的?”

    “是啊,莫非姜大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我去他奶奶的,还吓得老子跳水里差点没淹死……姜大哥你知道怎么也提前打声招呼,难道还不相信弟兄们啊?”

    “……”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姜楼只是笑了笑,挥手说道:“好了,此事倒不是我不相信大家,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越少人知道自然越是安全……”

    “大家只需要知道,咱们王少爷上头有人,官府有人!哪怕天塌下来也有王少爷顶着,跟着王少爷混,保管大家往后吃香喝辣发大财!”

    类似的话,姜楼在招揽这些人的时候其实也说过,那时候他们都只是半信半疑,但经过今天发生的事情后,大家顿时都对此坚信不疑了。

    “姜大哥放心,我们往后一定都听你和王少爷的!”

    “没错,我二包子现在是铁了心,往后就跟着姜大哥混!”

    “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自当同舟共济,生死与共!”

    “……”

    面对这群人借势许下的誓言,姜楼表情上还是挺开心的,但实际上,他心里就跟一块镜子似得。

    其实在提前有了准备后,姜楼根本不害怕官府的人出现,让他关心的反而是这群最近招募到的人手……

    从官兵出现的那一刻起,姜楼就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用来观察这些手下的反应。

    那些人见势不妙就跑了,哪些人反映迟钝犹犹豫豫,哪些人有比较强的反抗意识,哪些人第一时间相应了他的话……

    这些东西,才是姜楼今天最大的收获!

    为了趁印象还比较深刻的时候赶紧记录下来,姜楼简单地安排了一下接下来的任务,然后便走上了商船上,取出了笔墨开始写了起来。

    这些资料到时候会统一送到宝港,按照王毅的要求分类整理,然后归档,方便王毅随时调用。

    类似的考核制度,由于人手不足,只在洪塘村的“人事部”实行。

    等以后像姜楼这样的人多起来以后,王毅就会让他们进行一些经验交流和学习,然后分散安排到每个地方,每一艘船,给每个人都建立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