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枭商 » 第四十一章 蔡有一计

第四十一章 蔡有一计

    在梅城镇,蔡屏辞去了私塾的教书差事,整日呆在烧窑厂了解生产情况。

    经过这些天的了解后,蔡屏对这里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愈发有兴趣了,他在之前的基础上,开始改良徐广的两班倒制度。

    “七百二十!”

    码头上,商船管事清点完昨日生产的瓷器后,报出了数字。

    所有人听到这个数字后都松了口气,然后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你看,我就说嘛!”徐广用力地拍了拍蔡屏的肩膀,“蔡先生饱读诗书,呆在私塾里教书未免太浪费才华了。”

    因为做惯了体力活,徐广的力气很大,下手又没个轻重,蔡屏被拍得肩膀都快脱臼了……

    但他却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更加自豪了起来。

    经过研究和试验,蔡屏已经基本确定了各个环节的最低人手配置比例,一个修胚师父,要配几个烧窑师父,几个和土工人,几个挖矿工人,几个木箱工匠,几个伐木工……

    这些相对“科学”的研究,徐广之前是想都没想到的。

    在确定人手配置比例后,蔡屏又将徐广的两班倒改成了三班倒,使得整个烧窑厂每个时辰的产量由一百个降低到六十个,但生产时长,却变成了全天无休,由之前的五个时辰变成了十二个时辰,总产量由五百个提升到了七百二十个!

    而且由于效率的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时长也减少了一个时辰,这让整个烧窑厂的人对蔡屏的态度都大有改观……

    “徐老爷,如今窑厂产量虽上去了,但其中的隐患依然还在,而且蔡某以为现在的产量这还远未达到极限,如果能够继续优化下去,产量再翻一翻也未尝不可能……”

    “哦?”徐广顿时有些怀疑地看向蔡屏,“还请蔡先生详细说来。”

    蔡屏点了点头,然后一本正经地数起了手指:“其一隐患在于,窑厂奴隶过多,其中还不乏万民之徒。正所谓千虑一失,百密一疏,这些人以后迟早会引发大祸。”

    “其二则是因其一而起,这几日在下通过观察可见,奴隶身戴枷锁之沉重,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效率,加之必须要有人手严加看管兼鞭笞才勉强肯劳作,因此效率极其低下,还不及花钱雇来的苦力三成……”

    “其三则是因其二而起,看管奴隶,浪费了大量人手,这些人手如能分配到其余地方,亦能提高不少产量……”

    徐广越听眉头皱得越深,听到最后终于忍不住摆了摆手打断了蔡屏:“先生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这不是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嘛……”

    “蔡有一计!”

    徐广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即舒展开了眉头,笑着说道:“先生请说。”

    “对于这些奴隶,当采用分化之策……”

    蔡屏拉着徐广沿着河往上走,开始娓娓分析道:“据蔡某所知,平日雇佣一名寻常矿工,需要三分银子,一月也不足一两……”

    -------------------------------------

    广州府,伶仃洋。

    “……右前方的这个岛就是屯门,正德皇帝在位的时候,番夷人便是在此修筑据点的……”

    邓青在船头指着前方的小岛,向王毅解说着。

    王毅只是静静地听着邓青讲解,历史和民间传闻终究是有偏差的,在邓青的口中,葡萄牙人被描述地就像是一群小海贼一般弱小,被明军一打就溃逃了……

    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确实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但其过程却并不简单。

    根据中外的多种历史说法,广东提刑按察司、海道副使汪鋐率领明军击溃葡萄牙人,是经过两个回合战斗得来的。

    一开始汪鋐并不知道西洋火器的威力,葡萄牙人凭借手中武器据险而战,使明军在交战初期战败。

    之后汪鋐用“师夷长技以治夷”的计谋,利诱葡萄牙人船队上的中国人仿制蜈蚣船和佛郎机炮,又依靠兵力和本土作战优势改速决战为持久战,长期围困以待敌疲。

    最后,才借着顺风采取火船焚攻和潜水凿船的方法击溃了葡军,葡方仅有三艘船乘夜逃脱,第二天早晨又被明朝官兵发现,展开一场激战,残余葡人最后乘着暴雨逃离广东。

    其实那时候的葡萄牙舰队,仅仅只有七八百人,而汪鋐却率军士四千、船五十余,还打了一波三折的战役,怎么看也不是碾压之势……

    科技的差距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体现了。

    好在大明的底子还在,西方的科技水平也还没到遥不可及的程度,后来葡萄牙人在嘉靖二年卷土重来,又吃了败仗。

    于是自西草湾之战,直到嘉靖二十年,葡萄牙人都不敢轻易出现在广东沿海,反倒是在福建浙江沿海出没得比较频繁,可见他们是真的被汪鋐打怕了……

    但王毅知道,他们怕也只是一时的。

    如果任由葡萄牙人在东南亚继续发展,两年后,葡萄牙人就会借上岸晒货的理由,再次登陆广东,入居澳门。

    这一次的入居,葡萄牙人只获得了居住权,还会向明朝廷交租,但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葡萄牙就拒绝交地租了,更是在1887强迫清政府承认葡萄牙获得永久居住权,这等于是把澳门割让给了葡萄牙!

    后来,在持续了112年的殖民耻辱后,在1999年,澳门自葡萄牙人1553年入居以来,跌跌撞撞了四百四十六年才终于回归到了祖国的怀抱……

    王毅站在船头,看着缓缓远去的屯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会让澳门的历史再重演一遍!

    澳门可以有,但只能是在华人手中,葡萄牙人可以来这里做交易,住个一两天也没问题。

    但想要居住权,门都没有!

    当天夜里,船队在香山县的永乐乡停船靠岸了。

    香山县是后世的中山市和珠海市前身,存在于1152年至1925年,主要范围包括后世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门等等。

    此时的香山还只是珠江泥沙在伶仃洋淤积形成的大型岛屿,面积不算大,人口经济还很落后,王毅上岸后,看到这里的百姓大多面黑肌瘦,衣不蔽体,叽叽哇哇地对他们说着根本听不懂的地方方言。

    季大蒙对一个苍头说了几句话,这个苍头立即用方言翻译给这些村民,并拿出了一些碎银子,几个村民看到碎银子后,立即举起了手,又是一番交流后,这几个村民便激动地朝南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