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城客 » 第二章 核糖体们(15)

第二章 核糖体们(15)

    15

    常言道,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这些道理,苏廿当然也是知道的。不过,直到换宿事件发生后,她才彻彻底底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嘴两张皮,什么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也了解了何为飞来横祸,何为“累及亲友,祸连九族”。这些原先在苏廿的观念里,只存在于史实文件或是话本剧集里的打诨故事,原来在平常人的生活里,其实,都会真实地上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里大堤溃于蚁穴。从癸巳年的春末开始,苏廿回收了自己大半部分使用了27.5年的不设防同理心,并在情绪废弃物处理工厂里,将中伤如云淼、谭秋平、徐喆涛,甚至于畅等身边挚友的可能性,尽数销毁。苏廿不再招呼挽留发小们来往研究院和催化三,除了日常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交流外,不再与研究院的任何人有进一步的私交往来,虽然对小敏姐和老秘这样真正关心她的新朋友、忘年交会有些有失公允,但,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苏廿这么想。

    苏廿的各类公共社交账号虽然没有取关新近建联的同事,但删除了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的生活近况。至于特殊的、值得保留的光影,比如,毕业时,实验室全体弟弟妹妹们自发给自己过生日时的惊喜大合照,因为发布现场时间和地点的唯一纪念性,苏廿终是没舍得按下那橙色的删除键,只是做了公开范围的调整,她将这份无二的岁宴,独享给了自己。距离28岁还有100+天的苏廿,第一次做到了将工作、学习、生活三圈彻底剥离开来。

    往往,击碎恶意流言的最好方式,就是现实。事实胜于雄辩。聂符远在苏廿最为消沉的日子里,没有刨根究底,没有教诲指导,而是默默陪伴着,并时不时在下班后,带着苏廿走街串巷,踏古访今,吃风味小食,听南苑书场,导引着苏廿不断深度了解和认识这座承载了他自小生活成长故事的历史老城。虽然,从大学开始,苏廿共计在俞城学习生活了10年,但大多拘泥于U大和P大两所学校及其周边的半小时生活圈里,对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俞城来说,家族主脉上数几十代都定居于此的土著聂家尚且显得太过年轻,更何况苏廿这一位新俞城人。即便去年年底已经正式取得了常驻户籍,苏廿仍然觉得自己像是一位远道而来的堂客,没有什么真实的归属感。

    聂符远在与苏廿的相处方面,很有耐心,也很上心。他没有急着谈感情,却反其道行之,直接带着苏廿到阳黎老街8号院吃了便饭、见了父母。聂家二老对儿子带上门来的这位斯文安静的姑娘,还是比较满意的,当做准儿媳来看待。苏廿这头起初只是秉着和善的态度,抱着到俞城朋友家考个古、认个门的心思,答应了聂符远的邀请。苏廿记得,聂符远做这个提议的时候,明明还特别说明了参加者不只苏廿一人。现实却让她十分尴尬,话也没怎么多说,但聂符远似乎很是得意欢喜。很多年后,苏廿才拼拼凑凑地了解到了聂家、聂老太太以及聂符远本人的陈章故文,并获晓了自己在聂符远生命中的综合替代身份与地位。这些自是后话,眼下看来,在聂符远的细致认真与幽默阳光里,苏廿这一身经年漂泊的霰散风霜,慢慢开始消融。

    癸巳年阳历八月十八,经过了一场感情的速度短跑,聂苏两人登堂入室,喜结连理,匆匆但认真地开启了新一段的人生历程。这天,正是苏廿28周岁生日。她没有如上学时候一样,招呼着发小们放松小聚,而是在微博的好友圈里,给发小们单开了一条特别查阅权限,献上了一份石破天惊的生日宴猛料。这剂意料之外的狗粮,惊出了海外求学的于畅、徐喆涛,惊起了场馆打球的云淼、谭秋平,吓到了南下“务工”的向秀娟、唐东图,也惊艳了早已鹣鲽情深的沈佳楠与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