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真不是乌鸦嘴 » 第298章 将近酒

第298章 将近酒

    (观看此章请单曲循环凤凰传奇改编的《将近酒》)

    ……

    燕楚狂从楼上走下来,刚好遇到被莺莺燕燕簇拥着的翠花。

    他心里装着好事,嘻嘻哈哈走到翠花跟前,勾起翠花脖子嘿嘿道:“我说崔大官人,找到意中人没?良宵苦短,咱们得及时行乐啊……你放心,今天所有的开销都算在兄弟头上!”

    “够仗义!”翠花朝燕楚狂伸出大拇指,然后一手牵着一个女子,“仗义”地上了楼。

    留下燕楚狂看着那三道背影目瞪口呆。

    这翠花……深藏不露啊!

    可谁知翠花上去的快……下来的更快。别说一炷香功夫了,也就点个香的功夫,翠花就提着裤子衣衫不整地跑了下来。

    刚刚那两位被他牵上楼的女子还扶着栏杆朝楼下使劲喊道:“壮士,您别走哇,怎么才脱个裤腰带,您就‘一泻千里’了?”

    “我的好哥哥,快上来吧,奴家这儿有咱们荔枝阁祖传的五石乌头丸,哥哥不妨使一使,管保您用后龙精虎猛,威猛无匹……”

    望着翠花那张红到了脖子根的脸,燕楚狂捂着肚子笑出了眼泪。

    ——才脱个裤子就“一泻千里”了,那就是啥事儿也没干成喽?

    此时的闻竹阁内,惊蛰姑娘望着正襟危坐的唐棠,微笑道:“公子想必也是第一次来风月场所吧?”

    唐棠点头。

    惊蛰姑娘把蒙在脸上的白纱取下,那一瞬,屋里摇曳的烛火似乎都黯淡下来。

    唐棠只看了一眼眼前的女子,就被那张完美无瑕的脸给惊艳到。可他也只是愣了一下,就赶紧扭过脸去,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公子果然与其他男人不同。”看到唐棠举动,惊蛰姑娘轻笑道:“别的男人看到我,都恨不得立刻扑上来吃了我,就连你的那两位同伴,刚刚也是如此。”

    “他们俩,其实与你说的那些人……不一样的。”说到翠花与燕楚狂,唐棠摇了摇头。

    别人都是“有贼心没贼胆”,可这两个家伙,虽然“有贼胆没贼心”、嘴里却偏要占点便宜讨人嫌。

    “那公子呢?”惊蛰姑娘见唐棠发愣,盯着他笑道。

    “我……”唐棠不知该如何评价自己。

    惊蛰姑娘望着唐棠的眼睛,认真道:“自从第一眼看到公子,弟就觉公子有些……怪异。公子虽然一身读书人装扮,弟却觉得公子不是读书人。可多看几眼后……又觉得再没有比公子更像读书人的人了。”

    听到惊蛰姑娘自称“弟”,唐棠毫不奇怪。

    古时就有怀才女子渴望能与男子平等交谈,她们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封建礼教,也不想去做男人的附庸,所以自称“女弟”。这位惊蛰姑娘想必也是这样的奇女子。

    惊蛰姑娘见唐棠只是笑而不语,便开口问他道:“公子觉得‘荔枝阁’这个名字俗不俗?”

    唐棠知道这是惊蛰姑娘这是在考自己,笑道:“云川美酒配荔枝,妙不可言,何来俗字?大魏诗圣有‘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一诗;我还知道有‘梦里江阳荔枝丹,觉来枕上五更寒’一句。云川美酒云川水,云川荔枝云川人,不知俗字怎解?”

    听到唐棠一席话,惊蛰姑娘微笑道:“公子学富五车,倒是弟贻笑大方了。”

    唐棠摇头:“惊蛰姑娘虽是女子,却巾帼不让须眉,唐棠佩服。”

    听到唐棠的话,惊蛰姑娘神采奕奕道:“公子也觉得女子读书不为过?”

    杨素摇头:“惊蛰姑娘虽是女子,却有易安先生之风,唐棠佩服。”

    “易安先生是谁?”惊蛰姑娘皱起了眉头。她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额……易安先生啊,是我看过的一本书里杜撰的名字。”唐棠抹汗道。

    如今是大唐,还没到宋。惊蛰要是听过“易安居士”的名号那才见了鬼呢。

    “哦?还望公子为弟讲一下这位‘易安先生’的故事。”惊蛰姑娘来了兴致。

    唐棠无奈,只好将易安居士李清照的故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惊蛰姑娘听得神采奕奕。

    她从未听说过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更是为这女子擅长的“长短句”所沉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惊蛰姑娘发现这位奇女子作出的“小令”,用琵琶弹奏出来竟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惊蛰姑娘一曲弹罢,想起刚才唐棠提到的这位易安居士与另一位名叫苏东坡的大诗人的一段公案,她看了一眼唐棠,低头道:“刚才公子提到易安先生,不知公子对她作何评价?

    唐棠皱眉道:“我一介书生,蚍螳评论这种大家……有些不妥吧?”

    惊蛰姑娘轻笑道:“公子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又不是盖棺定论,何必太过拘泥?”

    唐棠点头。他想了想,沉声道:“易安先生的才情举世公认,她的诗词如‘征鸿过尽’、‘月满西楼’,令人五体投地。”

    说到这里,唐棠话锋一转,接着道:“可她的治学态度,我虽是一介无名后辈,却不敢苟同。”

    惊蛰姑娘不禁来了兴致:“不知公子有何见解?”

    唐棠看了一眼惊蛰姑娘,见她满脸期待,叹了口气,无奈道:“姑娘还是请出笔墨吧。”

    听到唐棠的话,惊蛰姑娘美目开始发光。她将琵琶收下,摊开宣纸,亲自帮唐棠研起墨来。

    唐棠润了润笔,也开始用惊蛰姑娘第一次见到的“长短句”在宣纸上吐字如龙:

    “闺里怨尤多,

    江畔风波少。

    已是匆忙误晚春,

    却道花开早。”

    “花落莫生悲,

    潮去无相扰……”

    惊蛰姑娘读到这里,唐棠却停下笔来。惊蛰姑娘轻声道:“公子为何停笔?”

    唐棠似乎在犹豫要不要接着“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他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挺直腰杆,写下了最后两句:

    “莫笑‘风流’、‘故垒’痴,

    徒惹今人笑!”

    惊蛰姑娘刚才见到这首《卜算子》的上阙,就知道唐棠在暗讽易安先生。等唐棠写出“风流”、“故垒”几字,便知他是在嘲讽刚才提到过的李易安批苏东坡“不协音律”这件事。

    她叹了口气,幽幽道:“公子最后两句,算是盖棺定论了。”

    唐棠默然道:“有人高唱‘大江东去’、有人低吟‘晓风残月’,本就是我华夏文化的魅力所在,不分高下雅俗。李易安嫌弃苏东坡他们言语粗俗、不堪入耳,是忘了小令不是天生地长的,也是从山歌渔调、楚赋魏诗一步步衍生而来。既然如此,为何要裹足不前、固步自封?”

    “怪不得公子说李大家‘徒惹今人笑’……莫笑古人痴,徒惹今人笑。公子满腹经纶,弟佩服。”

    惊蛰姑娘向唐棠施以文人之礼。

    唐棠也起身,还了一礼。

    惊蛰姑娘见唐棠表情严肃,捂着嘴娇笑道:“好啦,公子今日创出这‘长短句’,假以时日肯定会由荔枝阁传遍九州,到时候,公子可就是一代词祖喽……”

    见唐棠不说话,惊蛰姑娘有些撒娇道:“良辰美景,不知公子有没有兴致听小女子抚琴一曲?”

    唐棠笑道:“若是铁板琵琶配塞下曲,更好。”

    听到唐棠的话,惊蛰姑娘笑容更璨。她由内室取出一把铁板琵琶,顺便换了一身大红衣裳。

    惊蛰姑娘怀抱琵琶,缓缓走到椅子上坐定,试了试音,一曲诗仙唐白当年游览天下所作的《将近酒》在铮铮琵琶声里娓娓道来。

    起初,惊蛰姑娘在弹。

    随着曲入高境,她闭上一双美目,开始变弹为拍!

    于是,那股在诗里激荡而出孤傲与豪迈,也如黄河之水,从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棠闭上双眼,静静听着这首慷慨激昂的琵琶曲,脑海中是那位站在祖龙山千年的白衣,画地为牢,不愿下山半步。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位一声放浪不羁本应一生洒脱的白衣,为何却如同一曲《将进酒》,有豪迈从天而来,却成了啸傲千古的悲壮,奔流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