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我是关兴 » 第十九章筹备

第十九章筹备

    潘浚宅邸在江陵郡城西北兴学里,紧邻东帝庙。

    兴学里乃是南郡一带大族的聚集地,屋宇栉比,门巷修直,远不是乡野寻常里巷能比的。平日高门大户奴仆往来,牛哞马嘶,极为喧闹。

    潘浚少时求学于襄阳宋忠门下,宋忠名字虽然一般,但是学识身后,是南阳大儒、海内知名。

    作为宋忠的得意弟子,潘浚是以仕途一直颇为顺利。

    他在刘表主政荆州时期,就是百里之宰。等刘备占据南郡,卓拔潘浚担任荆州治中一职,典留州事。

    州治中“汉制居中从事,主众曹文书。”乃是州刺史部的大管家,位仅次于別驾,权势极重。

    更遑论,如今的荆州无有别驾。

    如今潘浚年不满五旬,头戴玄色进贤冠,褒衣大袑,瘦削面颊下一从长须,弘雅而有气度。

    此时潘浚手拿一本书册,与潘松站在府内一片空阔的场地上。

    场地细沙铺就,四周绿植环绕。左右边上摆放着两个兰锜,中间立有箭靶。

    兰锜,即兵器架。用“兰”置刀剑短兵,用“绮”为弓弩挂架。

    这片场地上,左边兰锜上放了四柄环首刀,右边兰锜上挂了两支弩,两把弓。

    潘浚指着兰锜,面无表情的说道:“刀皆产自蜀中,百炼钢刀,每刀值钱五千。弩乃陈国所制,俱为佳品,每弩值钱万钱……”

    蜀刀锋锐,天下知名,千金难求。

    陈国位处豫州,距离江陵千里之遥。

    现今的陈王擅长弩射,十发十中,并且能“中皆同处”天下闻名。

    因陈王好弩,所以府库中藏有数千的强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陈国制弩之术,甲于天下。

    适逢乱世,世家多储武备。由此不难看出,潘浚对武备的投入。

    潘庆好武,潘浚因而格外栽培。潘浚给潘庆提供的刀弩,也是上上之选。

    可是说到这里,潘浚停顿了,心中充满遗憾。

    甲兵利则利矣,终归是外物。若是潘庆武艺高强,也不会被屑小之徒所趁。

    也许潘门诗书传家,不该走粗鄙武夫之路。

    潘浚心绪起伏,什么少许。

    潘松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但是在素有威严的潘浚面前,倍感小心。

    心中知道潘浚潜台词,一时不知如何做答。

    过了顷刻,潘浚平复心境。

    他冲着潘松扬了扬手中的书籍,问道:“张先生走了?”

    “是!张先生坦然收下了二十金诊金,已然回去了。”潘松瞄了一眼潘浚手中的书籍,小声回复。

    潘浚感到潘松的疑惑,将书籍丢给潘松。

    “张先生送的……《太史公书》……”

    潘松顺手接过书籍,更加摸不着头脑。

    心道:这张先生也是奇怪,方才叮嘱自己一定要转交的礼物,竟然是《太史公书》。潘家作为荆州大族,如何会少了这样大作。

    也是潘松大意,不似潘浚细腻。根本没注意到其中夹了两枚枸杞,而篇幅正是《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先生转交的《太史公书》,潘浚方才已经略略翻过了。

    将相和是千古佳话不假,宰相肚子里能撑船也足可称道。

    可他潘浚,不是宰相呢!

    潘浚蓦然转过身,再次问潘松道:“你确定明日关兴会来!”

    “关兴当时言之凿凿,并且众目睽睽之下,想来必不会食言!”

    “嗯!”潘浚拂须颔首,“他敢来就好!”

    ~~~~~~~~~~~~~~~~~~~~~~~~~~~~~~~~~~~~~~~~~~~~~~~~~~~~南郡在江陵首府,共有郡兵五千余。骑兵一营,楼船一营。其余八营,全部是“材官”,也即步兵。

    习宏这一曲人马就是“材官”,“材官”分为三类。

    其一是“甲士”,即重装步兵,士卒多健壮勇猛,甲胄俱全全。

    能成为甲士的,都是精锐。诸如蜀中刘备帐下亲兵白耳兵、诸葛亮创立的虎步军。江东的解烦督,都在此列。

    其二是轻装步兵,着布甲或皮甲,使用矛剑刀盾等轻型武器。

    这类带表有曹操受降青州黄巾军,建立的青州兵,蜀国南征之后收伏的藤甲兵、无当飞军。

    其三是“蹶张士”,即弓弩兵,使用远程弓弩。

    大名鼎鼎的诸葛武侯元戎还未出现,但是神机射手已经出现。而江东甲兵不利,多靠弓箭,也有武射督。

    习宏这次带来的并不是整个曲编制,而是只有一屯人马,满编五十人。

    仅有五位什长是甲士,其余人都是轻步兵。

    关兴临走时,嘱咐关银屏准备酒菜。他与习宏带人过来时,正好酒菜齐备。

    已经傍晚时分,关银屏是女眷不便多待,回到后堂休息。

    便由老苍头出马,帮衬关兴张罗。

    “郎君特别交代,准备了上等黄酒,辛苦诸位!”

    怕醉酒误事,关兴让人准备的纯度低的黄酒。

    “这怎么使得,这怎么使得!”

    关兴拉着习宏道:“习兄客随主便当是,今日初来,必让诸位弟兄宾至如归。”

    中国人情如此,办事必须上酒。

    这些都是军中袍泽,将来要肝胆相照。

    “这……这太客气了!”习宏作为首领客气了一下,表示感谢。

    “有劳了!”

    习宏坐下,其余什长也跟着坐下,关兴挨着习宏坐了。

    其余兵士,关兴示意关索和老苍头照顾。老苍头是行伍出身,自然知晓如何与这些兵士打交道。

    “再饮一盏!”

    “不可!不可!今日就要当值!”

    关兴屡屡端酒相劝,习宏谨守本分,三盏过后便不再喝。

    “郎君不必客气!”

    其余什长也与习宏一般无二,关兴见了点头。

    这习宏自己并无任何印象,但是看其行事谨慎、部伍严整,马良可谓得人。

    三国英雄浩如繁星,关兴有后世记忆,又哪能完全。

    这习宏、习珍兄弟,原时空在孙刘争荆州时便大放异彩。

    只是如今有关兴介入,习宏的历史轨迹小小改变了。

    方才关兴以酒相试探,习宏滴水不漏,尽职尽责。

    关兴请来这一队救兵,也并非小题大做。

    针对关兴的敌人,明里有糜芳、潘浚,暗里有随时出现的奸细,他不得不防。

    解决问题,高级的用计谋,低级的用武力。

    无论如何,针对这江陵城,针对这太守府的人。

    阴谋也好,阳谋也罢,关兴总要调查个水落石出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