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之龙兴 » 第四十三章 过道穰县

第四十三章 过道穰县

    汉阳郡地处凉州,远在西北,有两条路可走,一为北上洛阳,经两尹之地(河南尹,京兆尹),一路向西,方可至汉阳。另一条路,是从南阳郡一路向西,途径汉中郡,从阳平关北上汉阳郡。

    李显决定走汉中这条路,一来关隘较少,省却很多麻烦,而来,据李燮所言,汉中南郑李氏为其本宗,李显欲前往拜祭。

    而且,据说李显还有一姑祖母,即李燮亲姐姐,嫁于汉中赵氏,如今尚在人世,李显作为后辈,自当前往探望。

    按地图所示意,李显等人需先向西南进发,途径穰县,再过路乐成县,阴县。然后一路向西,过道武当,便可离开南阳,进入汉中境界。

    不过虽已至汉中,但是汉中郡幅员辽阔,东西绵延千余里,进入汉中后,需经过上庸,西城等几个大县,行进近千里,才能抵达汉中郡治南郑县,也就是李显的真正身世的家族——南郑李氏。

    如今的三人,正伏于骏马上,一路疾驰,马蹄声不绝,时不时引起小道旁春耕的农夫侧目。

    此刻正直三月初,乃是春耕的时节,南阳沃野千里,为全国产粮大郡。若是今年没有天灾人祸,这南阳今年定可收获颇丰,而这些,也是羊续一直在努力去实现的。

    “兴霸,伯正,此处可是到了穰县境界了?”

    程平看了看四围,答道:“今吾等已向西南疾行大半日,已逾三百里,当已至穰县无疑。”

    “今天色渐晚,吾等需再向前疾行,当寻得一官驿,借宿一宿,若不然,今夜怕是要与天地同眠矣!”

    官道上,李显三人再次行前疾行,此时的马儿已经飞奔了近一天了,虽时常有停歇,但此刻仍然有些乏力。

    终于在落日时分,李显等人远远地便发现官道尽头,招摇着一面旗帜,远远的看到上面似乎写有三个大字——“苍松驿”,这应当便是此处的地名了。能在落日时分,寻得一官驿,三人甚为高兴,看来今夜,是无需露宿荒野了。

    此驿站设于两官道相交之处,四围视野开阔,交通便利。

    李显同甘程二人下马,牵着缰绳向驿站走去。此时驿站门前站着两个兵士,见有三人风尘仆仆而来,喝声止道:“尔等三人且驻足,此乃官家重地,闲人莫近!”

    李显将缰绳卷握于掌中,作揖道:“在下汉阳人李显,为光禄勋刘公账下虎贲郎中,今欲奔赴汉阳獂道就任县长之位,借道宝地,还需借宿一宿。”

    “原来如此,可有赴任文书,此处乃军事要镇,当需谨慎,望出示一二。”那兵士一改方才的态度,话却说得滴水不漏,既给李显留了面子,但是该走的章程还是要走。

    这些官驿均为官家设置,主要负责官府或军队传送军报,军资,人员调配等,普通人是不能借宿的。而李显远赴汉阳赴任,自然属于公职人员,可以借宿驿站,包括同行的甘宁程平二人。

    此时,一个身批皮甲之人听到了此处的喧嚣之声,闻声而来。

    李显见到来人,与来人互相作揖,在表明身份后,李显得知,此人为此驿站管事,负责此处的日常管理事物。

    李显将随身携带的赴任文书取出交与来人查阅,无误后那人抱拳致歉道:“此为例行公事,望勿见怪!”

    李显作揖回礼,自然不会介意。

    这些驿站的管事,常年驻守此处,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中,很多人将来都可能官位升迁,甚至有些人日后能登至三公之位。自然犯不着为了借宿之事而得罪这些人。所以他们这些驿站从属,对过往的官员大都较为客气。

    李显在此借宿,还是需要花销些钱财的,驿站内的侍从会将马儿牵走喂养看管,待明日天明后,李显等人出发前会将马儿牵过来,考虑的甚为周全。

    虽然是官家驿站,但是李显等三人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住在了同一间驿舍里。

    毕竟李显身背血海深仇,且仇家势大,难免不会渗透到意想不到的地方,小心驶得万年船,终归不是坏事。

    夜里,三人都未入眠,便闲聊起来。

    “兴霸,伯正,汝二人可知,”

    此时的洛阳城,何进的大将军府。

    一个风度偏偏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堂内。此人身高八尺,形貌甚伟,行步有威,相貌堂堂,正是太尉袁汤之孙,太仆袁逢之子,名曰袁绍,字本初,乃袁氏一族最出色的后辈之一。

    汝南袁氏,自其祖上袁安始起,四世袁家子弟,均有人官至三公之位,名满天下。

    袁绍身侧,是一个身宽体胖之人,其人身高不足七尺,虽面色白净,却眉眼短小,口鼻肥大,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这大将军府的主人——何皇后之兄,何进。

    何进虽是屠户出身,可经过这么多年的朝堂争斗的磨砺与诗书熏陶,早已是颇具心机之人,不然又如何能在这大将军之位上,稳如磐石呢?

    只见何进在堂中往来踱步,转身对袁绍说道:“不知本初此举何意?本初明知吾与叔达(何苗的字)有隙,却仍表奏天子,遣叔达为帅,进剿荥阳,却是为何?”

    原来,荥阳发生叛乱后,袁家并未提前知会何进,而是第一时间上表天子,奏请何苗为帅,领兵出征平叛。而袁绍作为何进的大将军府属官,竟也未提前告知何进。如今皇帝刘宏已经准奏。

    很明显,何进对于袁绍(袁家)表举何苗出兵平叛,很不满意。

    袁绍见何进有怒气,仍不慌不忙,笑道:“大将军息怒~,绍何尝不知公与叔达有隙乎?今宦官深得天子宠信,后宫之中,太后专权,天子甚爱董侯(刘协),大将军知否?”

    “自知也...”何进虽不想承认,可现实就是,皇帝喜欢次子刘协,那刘协可是董太后抚养长大,其母王美人,就是被何进亲妹妹——何皇后毒杀的。所以这争储之事,迫在眉睫,而且凶险异常。

    一旦失败,那么失败的不仅仅是皇长子刘辩,而且何氏满门恐将随之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