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江城那些年 » 第101章 不一样的银行

第101章 不一样的银行

    “李总,创兴银行收购花了13亿港元,拿下廖家之后,剩下的小股东也全部缴械,溢价了10%。”

    回到香江,黛西第一时间和李裕书汇报金控集团组建情况,第一个就是汇报收购银行的情况。

    “别的呢,保险、信托、基金、证券、黄金、期货等牌照都拿下了吧,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业务,是我们关心的重点,但是虚拟银行业务金管局没有同意。”

    “还是太保守了,行吧,只要我们能提供大部分线上金融服务就够了,其他的慢慢来吧!系统这块呢?”

    李裕书对嘉禾银行有自己的规划,如果像普通的银行企业一样发展,那估计会遇到很多问题。

    一个是地盘的问题,传统的银行发展模式,就是通过网点的扩张,来增加自己的实力,他嘉禾银行如果直接增加网点,那就很容易侵犯到原有的势力范围。

    而且银行一般只能通过支付高利息的手段从别的网点那抢客户,很容易就引起两个网点之间的敌视。

    而现在香江的银行业局势,已经充分饱和了,新的网点开过去,只能引起这一片地区银行的敌视,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发展只会困难重重,最后搞到没有朋友,加上之前得罪了汇丰,搞不好会被香江全行业抵制。

    另一个就是信誉问题,信誉这个东西得需要时间的积累,而且他为了得到嘉禾的品牌知名度,改了名字,自然香江人民都会对这家新银行抱怀疑态度,信誉度基本上是是零。

    这也是一种取舍,其实李裕书的策略也很清楚了,就是放弃和香江的银行争夺客户,专注于内地客户,这样就又能快速发展,又避开传统的强竞争红海市场。

    因为现在香江大部分银行还没有转变意识,可能不少银行也发现了内地新客户在不断增长,而且实力基本上都不错,但就是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不少银行开户门槛高,开户等待时间长,服务态度差,但是又没有办法,都一样,只能捏着鼻子忍了,更别提什么管理费之类的东西了。

    现在李裕书就是准备切入这个市场,抢夺这块优质客户,而且还会在这块做出口碑,让每一个来香江旅游的新中产阶级都第一时间想到来嘉禾银行开户,成为香江旅游不可缺少的金融助手。

    当然这只是最初的模式,后续还要将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服务全部提供给适合的客户,提升单个客户的价值。

    “我们找了IBM给我们做核心业务系统,Oracle做的数据库,EMC的数据存储。

    特别是核心业务系统这块,这是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的定做,以此达到所有金融业务一套数据,其中以银行登记的基本信息为核心,再关联贷款信息、理财信息、保险信托信息等等,最大限度将金融机构的相关职能整合到一起。

    而且ATM机及其他银行设备信息一体化也已经构建完成。”

    对于银行的软硬件设备情况黛西也进行了回答,在系统整合、先进性方面,可以说目前嘉禾银行是最优化的,因为花了大价钱,这可以说是除了购买公司后整合时最大一笔支出。

    “网点和人员呢!”剩下的就是这个最令李裕书关心了,因为最后所有一切都会在这里体现出来,好或者不好,这里就是终端。

    “我们优化了自身网点布局,一方面确保在全香江的网点布局,不过按照您的要求,基本上网点密度只有别的银行的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在外地游客居多的景点区域,我们密度更明显,那里的密度是别的银行的两倍。

    最后,在网点较少的其他区域,增加了24小时ATM机的建设,这一块投入了也较大,还好这两年次贷危机,香江楼市整体不景气,之前我们也购置不少物业,很多地方也符合ATM机改建。

    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是在创兴银行网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布局,一方面减少了部分地区三分之二的网点,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ATM机的投放,让我们嘉禾银行的ATM机遍布全香江。

    看着是缩减了势力范围,减少了和其他银行硬碰硬的竞争,和很多银行的关系缓和了,而实际上因为ATM机的原因,我们的影响范围其实更大了,但后面能不能做好,还看我们新一代芯片卡的发放能不能成功,做一个在信息化方面的先驱者!”

    听到这一点,李裕书非常满意,别人不清楚,他前世可是正二八百的银行柜员出身,后面做了信贷经理,存贷这点事他是门清,都是从存折本发展到芯片卡。

    从打印在存折本上看余额,到取钱以后马上有短信发送信息告知取款金额和时间,剩余还有多少余额!

    虽然银行为了建设ATM机需要购置物业和机器支出,初期是一大笔费用,但李裕书明白,这花钱才是省钱,前面花的越多,后面运营费用越省,因为机器不需要开工资,也不用休息,比人好伺候多了。

    只需要养着几支更换ATM钱箱的运输队伍,再由辖区各网点柜员带领着他们去更换就OK了!

    这减少了三分之二的网点,房租、水电、人工等支出也同步会减少这么多,运营费用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能之前都是在亏本运营,收支是倒挂的,只是为了网络的完整性。

    现在经营方式转变了,不再以争夺香江本地人为主要营收来源,自然不用再惯着那些地方,全部砍掉,集中人力物力到经济繁华、人流如织的核心区域。

    而且有时候,不争才是争,而且其他银行还未能与之争,有时候输都不知道输在哪里。

    很多地方虽然撤销了网点,会损失一部分客户,但ATM机会弥补这一点,尤其是只设立ATM机,物业支出的成本大大减少,很多机器就装在李裕书购买物业上,只需要临街那边留一个招牌和入口就行,和之前必须选择在十字路口这类人流密集地点有了天壤之别。

    这样一来支出可以说是大大减少,实际上现在的密度可以说是以前的几倍,因为以前可能就在十字路口一个网点,现在四个方向可能一条路就一个24小时运行的ATM机点,而且支出其实还是少的。

    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为网点更加密布,实际上是更加方便居民的普通金融需求,也就是存取款。

    那些人自然会选择麻烦一次,到比较远的地方,那些有嘉禾银行柜员的网点去开一张卡,就为了以后不必多走500米去十字路口存钱、取钱。

    单店收益来说,肯定是有了大幅度增长,成本还显著下降了。

    如果是内地很多地方,这种模式并不好推行,因为有些地区真的就是偏僻,就是没有网点,油费可能都划不来!

    但是香江位置小,就这么大点,一圈下来也就需要这么点时间,这ATM机的密度,会让所有香江人都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有些时候实在是方便了,这可能就是另类的最后一公里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