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江城那些年 » 第119章 咱就叫嘉禾广场

第119章 咱就叫嘉禾广场

    李裕书答应了王总和三位大佬的请求,算是正是加入了这个项目,虽然也是提了两个要求,但是在三个大佬看来,都不算离谱,虽然都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到并不违反原则,基本没有风险。

    所以这次的会面,总体上非常成功,王总得了人情,后面的贷款也少不了某信的参与,而且这事可是一笔重要的政绩,这可是银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去拓展行业的控制范围,向上游的原材料产地延伸,争夺国际定价权,这对很多行业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早知道09年左右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在不断上升,这个上升的趋势已经有点头疼。

    因为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

    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推行的还是走出去战略,收购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资源,以此来降低外汇储备过高的问题,减少贸易顺差。

    同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能得到提升。

    那时候外汇储备规模也是急转直下,一直开始减少,就没再听到提走出去战略这个事了,现在也正是好机会,三大政策性银行也会积极支持这种行为。

    这个事情成了,三位大佬自然是一件标杆性的政绩,自己位置做的肯定是更稳当,甚至有机会还能再进一步,好处自然是少不了。

    李裕书就更不用说了,这次这个印尼的红土镍矿做成了,这个项目自身会带来巨大利润不说,做成了这个事,以后非洲的铁矿项目,他说不定也能差一手。

    不求能像这个项目独占鳌头,成为这个项目分蛋糕的人,但是占个小山头,挖挖铁矿还是可以的吧,能搞点便宜的铁矿石原材料,那对钢铁生产企业而言,比什么都强。

    不过这个项目也急不得,收购土地还不会这么快,这段时间李裕书也还得思考,派谁去那里开荒,这可是一个苦差事,人才还是不够啊,不过还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琢磨吧!

    来了京城,刘爱民马上过来汇报烂尾楼后续的开工情况,毕竟这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只要这个基本盘稳住了,李裕书所有的基业就都稳住了。

    大宗商品期货交易虽然赚钱,但是不一定可以持续赚钱,但是物业租金只要走上了正轨,就是一只稳定下金蛋的母鸡。

    香江所谓的四大家族,无一不是因为物业奠定了自己的豪门地位,有了这些物业打底,不管世道怎么变化,行业如何发展,总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所有行业都会通过物业被他们吸血,因为绝大多数好的物业资产都掌握在他们手中,想在香江发展就绕不开他们。

    李裕书现在就是在做同一件事,通过低价获得大量的优质物业,通过租金产生充足的现金流。

    而且由于资产价格即将爆涨,负债率也将下降到非常低的程度,以前是五倍的杠杆,现在涨了一倍,实际对他而言,资产暴增了五倍,别的都不说,就不良资产包中2000亿的物业资产,直接就变成了4000亿。

    相当于以前是五倍的杠杆,85%的资产负债率,现在一下子就降到了42.5%,对房地产而言,这已经就非常健康了。

    想想某大,前几年还是典型模范,资产扩张之快,令人咋舌,可政策一变,居然就资不抵债,这负债率,都快达到100%了,加这么重的杠杆,发展能不迅猛吗?

    这样一看,本来42.5%还算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拿这些房企一比,就是那时候的WK,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也达到了69.8%,也算是不错了。

    不过WK的净负债率只有20%,这是李裕书后面需要好好学习的地方,等到这些项目完成,还会出售一部分资产进一步降低负债。

    而且到时候即使负债,都会拿政策性银行这些低利率的贷款,那些融资成本高的资金,他碰都不会碰,年利率高于7%的贷款,他看都不会看,一定不能让财务成本吞噬了原本属于自身的利润。

    而且09年到10年全国房价大涨之后,下一次大涨就得到15年至16年了,这段时间不是负债的好时机,这几年负债不会通过杠杆增加资产增值的速度。

    反而少负债和不负债,会降低财务成本,等到机会来临,再抄一波底,绝对爽的很。

    论把握房地产的周期,李裕书绝对是行家,毕竟以前经历过这些事,非常清楚其中的变化。

    而且又因为在银行工作,对宏观经济,对抵押物中房子的价格,都有深入的了解,国家会在什么时候干什么大事,房地产业的情况都是门清。

    “李总,现在我们已经将第一批项目都建的差不多了,都是优先选择的本来就快完工的项目,现在已经准备开始第二批的项目建设,这个时间就会长一点,估计得一年时间,这还是少了前面很多打地基的工作,不然不可能这么快!”

    刘爱民本来就是房地产业的行家里手,配上WK的大力支持,输送了一批能力强,不甘于平庸的人才。

    现在经过第一批项目的磨合,新的团队已经逐步成长起来,管理也被刘总理顺,流程也被完整构建,一切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当然,第二批项目才是真正的考验,能不能从头开始做好,还得再拉出来遛一遛!

    “我们第一批中一些写字楼类型大厦都还好说,名字就沿用了以前的名字,但是商业中心这样的项目,我们还是得以一个统一而且响亮的名字来打造口碑,做出品牌知名度,这一点您有过考虑吗?”

    刘爱民发现北上广深和一些重点省会城市都有不少商业地产项目,这可能还是需要一个统一的品牌,才好进行后续的运营。

    而且这些项目在接手之后,都是按照李裕书的想法,尽量朝着万达和吾悦这两家的模式靠拢。

    负一楼是商超,一楼是各种品牌店,衣服鞋子,二楼三楼是各种吃的玩的,四楼是电影院!

    模式相同,就看后面的招商和运营了,这才是商业广场最核心的问题,最具备竞争力的要素。

    “就叫嘉禾广场吧,我们让嘉禾的名字在内地彻底重新响起来,以后嘉禾银行的发展也会间接受到正面影响,产业联动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