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治大唐 » 第五十章:额头冒汗的孙少监

第五十章:额头冒汗的孙少监

    “窝去~”

    “嚯~好家伙!”

    大清早武卓和孙冒再次走进宣风坊的宅子,刚进门就几乎同时发出惊呼。

    昨天前院虽然粗粗的清理了一遍枯叶杂尘,但瞅着还是灰突突的一副破败景象。

    可一夜的功夫,居然来了个大变样。地上的方砖明显被净水冲洗过,两侧的花坛也没了杂草烂叶焕然一新。

    再往里面走,两人更是惊呼连连。

    从厨房到客房,再到大堂、卧房,昨天明明已经全部清空。

    可眼前却是锅碗瓢盆床柜桌椅摆放整齐,而且四下都收拾的一尘不染。

    “好家伙~”孙冒砸吧了下嘴。

    揽着武卓的肩膀说:“昨个我还为你败家心疼呢,看来啊…你比我会做人,这是把事儿办到孙老太监的心缝儿里了。

    他在一帮徒子徒孙那儿得了面子,一高兴,把你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我就是怕孙少监难做,其实钱掏出去时也心疼够呛。”武卓不敢说是怕一帮太监记恨,装出一副老实憨厚的模样。

    “要不怎么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小子是个明白的,以后哥哥我多跟你学。”孙冒忍不住发出感慨。

    昨个从政道坊库房出来,老太监嘱咐两人晚上留门,他安排人在闭城后把东西送来。

    寻思着都是些库房里堆了好多年的物件,必然落满了集尘。就算白天把屋里收拾干净,等东西进屋还得再清一遍。

    于是孙冒便让带来的一帮人,先把所有的家具摆设清掉,再里外收拾出了个大框出来。

    细处等家具进场权衡好摆放后再说。

    谁成想这一晚上的功夫,不但各屋大到家具小到茶具摆件全都归置好,连里外边角的卫生都收拾了。

    基本添上些厨具再搞点被褥帘子,人就可以直接搬进来了。

    昨晚留下看房子的小厮,跟在俩人后面小声禀报:“武医正,昨晚领头的公公让我跟您讲,现在入秋了,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先别动,这时节修剪挪栽不容易活。

    还有,余出来的家具摆设,全都分类码在后罩房里呢。”

    “余出来多少?”孙冒小声问。

    “一溜儿后罩房满满登登的还没塞下,剩下的占了后院西厢不少地方。”小厮眼睛放光,压着声音做贼似得汇报。

    一听余出那么多东西,孙冒拉着武卓直奔后院。

    把几间后罩房的门打开一看,好家伙……大到床柜屏风茶几博古架,小到瓶罐灯架熏香炉,东西落东西缝塞缝的堆了个满满当当。

    再到西厢一看,四间大的空场也堆满了一多半。

    房门重新落锁后,孙冒小声叮嘱武卓:“我告诉你,这些千万别急着卖。

    等有时间了分成套,摆件也得找懂行的来验一验。”

    “行,听孙哥安排,到时候咱哥俩一人一半儿。”武卓摆出一贯的实诚嘴脸。

    “别扯了!别看你哥就是个家生子,这点钱还真不看在眼里。”孙冒拍了武卓一巴掌。

    俩人一路溜达回前院儿,孙冒站在正房门前四下打量了一番:“得,咱今儿省事儿了,去西市置办点过日子的用度就算齐活儿。”

    “孙哥,我现在兜里比脸干净,买东西您得先帮我垫上,饭也得您请。”武卓可怜巴巴的开口。

    “说什么傻话呢!”孙冒胳膊一用力,直接把武卓推向大门。

    转头对一众擦拭细处的丫鬟仆人吆喝:“你们这趟差事算是清闲,不过也都别闲着,各间房顶的枯叶杂草清了,把水井给我淘干净。

    还暗渠、茅房……对了,后院儿的假山池子,出入水儿,都给我收拾立整了。

    活儿干好了,中午我请大伙儿羊汤油饼,管饱!”

    “好~”

    闷头干活的下人们瞬间欢腾起来……

    ————

    武卓和孙冒直奔西市的时候,昨个摆了场威风的孙少监过的可不太好。

    脑门上浮隐约的细汗,一张老脸也有些发白。弯腰驼背头的杵在那,喘气都不敢太大声。

    原本属于他的椅子上,此刻正坐着个四十来岁的女官。

    女官不是重点,重点是正在被翻看的账本,和被拨弄的噼啪作响的算盘珠子。

    皇宫里太监、宫女、厨子、杂役加一起过千人。如此多的人协调运作起来,有着严格的分工和细致的管理,简直犹如一个小朝廷一般。

    大体上重要的部门有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和内府。

    老太监就是内府的少监,主管内库。

    这个职位权利肯定不是最大的,但绝对是最肥的。

    老太监能得这个肥差,完全因为他是蜀王府的老人儿。打小就跟在皇帝李昂身边,俩人说是一起长大都不为过。

    李昂当了皇帝,他也一直从旁伺候。直到上了岁数腿脚眼神儿都不那么伶俐了,念旧的李昂怜他操劳大半辈子,就给安置在了内府少监这个位置上。

    一则养老,二则管住钱袋子,三则嘛,自然是赚点体己的银子。

    没错,后宫里的主人们,从皇帝皇后到妃嫔娘娘,其实对下人们偷摸某些好处的动作是心知肚明。

    但只要在一个度上,又能把主人们伺候舒坦了,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放眼大唐帝国,自然是皇帝老子最大。不过后宫这一亩三分地,说到底还是皇后当家作主。

    而现今的皇后娘娘上位后,并没有大肆清查,或是安插人手。只是在各处重要位置上,都添了一位女官。

    不管别的,就是查账和监管。

    表面看起来不问实事权利最低,实则直接掐死了要害。

    孙老太监所在的内府共有四个少监,他主管内库权利最大资历也最老,第二第三个分管着前庭和后宫的支应用度。

    而第四位,就是现在正坐那看账本的女官,什么实物也不管,就管监督查账。

    好在女官不是尖刻功利的性子,平日里虽然大账抓着不放,小来小去的并不较真。

    平日里女官也会查账,但大家已经有了些心照不宣的默契,孙少监没什么好紧张的。

    但是今天不同!

    因为皇后娘娘,就在坐在一边喝茶呢。

    尽管进门后面色和悦,但带来的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几个管事太监颤颤巍巍的等待中,女官终于看完了这一季的最后一本账。

    合上账本,起身对皇后娘娘施礼后低声汇报:“账面清楚工整,来往记录完备,没有丝毫出入。”

    一句话虽然说的没什么感情,但满屋子人无不长舒一口气。

    “嗯~”皇后娘娘缓缓的额首,拿起面前的茶碗轻缀了一口,和声说:“几位管事公公都是宫中老人,差事办的明白自是应当。”

    这一句出口,满屋子太监还有些悬着的心,可算落回了肚了。

    尤其是三个少监,脸上同时挤出了些笑模样。

    “孙公公。”皇后娘娘放下茶碗,视线转到孙老太监脸上。

    “娘娘您吩咐。”孙老太监刚挺起来一些的腰,又再次弯了下去。

    “听说……昨晚外库的一帮人忙活了一夜?”

    皇后娘娘问的风轻云淡,但孙老太监却脸色瞬间惨白的同时,涌出了豆大的汗珠子。

    长了两下嘴,膝盖一软直接就跪到了地上,哭嚎着大喊:“娘娘,老奴错啦,老奴知错……”

    孙老太监不是故作姿态,他是真害怕了。同时心里悔的恨不得撞墙。

    昨天他一时兴起,寻思着武卓替皇帝办差,给整治一套家具权当奖励了。

    可去内库小库房的路上,武卓笑嘻嘻的唤了他一声“老孙大爷”。

    这一声喊的随意,甚至听起来还有些无理。

    但对于身体残缺,死后不入祖坟的老太监来说,无疑是透到了心缝里。

    这正是他梦中无数次出现过的,自己是个乡间普通老汉过着普通日子的场面。

    心里一高兴,就寻思着这声“大爷”,不能白让臭小子喊。

    到了库里笔头一勤奋,就是二百多件大小摆设划出去。

    原想着送出点实惠就算了,谁成想姓武的小子也忒懂事儿了。

    眼见着库里的一帮小崽子见没好处目露失落,临了居然把兜里的家当全都留下了。

    几个金豆子孙少监肯定看不到眼里,分润到下面,每个人也得不了几钱散碎银子。

    但这事儿办的长脸呀!

    人老了就活个面儿,太监也是一样的,而且比普通人更好脸面。

    心里一高兴,打发一帮得了好处的小崽子们送东西时,当稍把宅子也给收拾一下。

    这是屁大点的小事,却也是天大的大罪过。

    把库里的东西偷转出去送人,这虽然是一庄罪过,不过以他和皇帝的情分,最对被责骂两句也就过去了。

    可指派伺候皇家的太监宫人,去一个从六品下的医正家里干活,这算什么?

    拿皇家的奴才当自己的家奴使?还是把自己当皇家人啦?

    孙老太监一边哭嚎认错,一边心里这个悔啊。

    悔自己老了老了,却忘了谨慎二字。

    也悔自己很可能一时忘形,害了武清风那个懂事的小子。

    正绝望的功夫,就听皇后娘娘用透着嫌弃的语气说:“我就问个话,你哭嚎个什么!”

    “嘢~”孙老太监的哭声顿时弱了不少。

    壮起胆子偷眼确认了下皇后娘年的脸色,脑子一时间有些不太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