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治大唐 » 第七十五章:高锰酸钾

第七十五章:高锰酸钾

    相比于左轮枪,李昂显然对血压计更感兴趣。

    尽管知道已经老化损坏,还是让武卓把几个散件组装到一起,仔细的询问是个什么原理,又有什么用处。

    武卓一番解释后,李昂恍然道:“也就是说,有了这个东西,朕风疾发作时便可知道当时血压到底有多高。再根据血压的高低来调整药量。”

    “没错。”武卓点头:“俗话说是要三分毒,不论多好的药材,治病的同时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而且,血压这东西高了是病,低了更麻烦。

    有了血压计,我们就可以通过实验,来总结出单位药量对不同人的血压有多少影响。

    当实验数据足够多时,就能估算出不同的人,不同的血压高度,用多少药量能够控制到正常范围。

    如此一来,不但疗效更好,还能将药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好…甚好!”李昂听到非常高兴,毕竟这些涉及到他自身的健康。

    指着桌上的血压计对孙老太监说:“立刻召集能工巧匠修复此物。”

    “是!老奴马上就去办。”孙老太监垂首应声。

    “还有,药研院但其它所需一应满足,不要心疼银子。”李昂又补充道。

    “陛下放心,老奴醒得。”孙老太监再次应声。

    先是几个更加有效的降压方子,现在又搞出了血压计,这让李昂对药研院的作用越发有信心,看武卓也是越看越顺眼。

    “陛下放心,臣保证只花该花的银子,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武卓趁机表忠心。

    李昂对武卓的这句保证很满意,他虽然有钱,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瞅了瞅武卓,忽然问:“你是不是还没拿到俸禄呢?”

    “额,臣……没赶上秋俸发放。”武卓有些尴尬的回话。

    “那个……”李昂转向孙老太监:“从宫里的账上给他支一千两,朕可不是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吃草的糊涂皇帝。”

    “陛下,不用。”不等孙老太监应声,武卓抢先开口:“娘娘已经代陛下赏过臣了。”

    “哦?皇后赏你银子了?”李昂颇为意外。

    “是,娘娘赏了臣整整d五千两呢,几年不发俸禄够花了。”武卓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

    “你瞧瞧,你瞧瞧,朕还是头回见嫌银子多的臣子。”李昂指着武卓对孙老太监发出感慨。

    “是啊,老奴也发现了,小武大人真是少见的实诚人。”孙老太监笑眯眯的顺着皇帝的话头儿夸赞。

    “实诚人好啊,现在的朝堂就是聪明人太多了一些。”李昂叹了一句。

    “臣和诸位大臣不一样,以臣的本事,想赚钱还不容易。”武卓打定主意将实诚人做到底。

    李昂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连连点头说:“是啊是啊,你个小家伙…确实,确实,哈哈……”

    满朝文武敢把“赚钱”挂在嘴边的,恐怕就只有医官了。大部分太医,甚至是御医都有自己的医馆或是药局。

    顶着造福百姓的名声,银钱一点儿都没少赚。

    而其它文武大臣就不行了,就算做点生意,都得挂在亲戚、门人的名下,生怕引来非议。

    工部和匠作局倒是有大把会手艺的匠官,但因为李昂的旨意根本不敢接私活儿。公派的活计虽然有补助,但跟私活的收益根本比不了。

    笑过一阵,李昂坐回案后:“行吧,既然皇后已经赏过你了,那朕就省银子了。”

    “那个……娘娘说那五千两是陛下赏的。”武卓挠了挠头傻呵呵的纠正皇帝。

    李昂再次愣住,随后又笑了起来,感慨的说:“那是皇后心细,想着替朕收拢人心呢。”

    见武卓脸上满是不解,摆了摆手说:“等你当上几年官儿就明白了,现在不用急着弄懂。”

    “哦~”武卓老实的点头。

    武卓在装傻,孙老太监却满心的感慨,他被皇帝对皇后的评价触动了。

    一想到皇后为了不让陛下难做,连被高家那小崽子辱骂都生生忍下,心里就一阵冲动,直想把武卓告诉他的事情说出来。

    但眼下时候不合适,只能暂时忍下。

    招呼武卓:“走吧,咱爷俩去趟匠作局,你跟那些匠人把这血压计讲明白。”

    “是!”武卓规规矩矩的应声。

    将血压计收拾回盒子里,跟着孙老太监往殿门口走了几步,忽然停下。

    转身有些难为情的说:“那个…陛下,求您点儿事儿呗?”

    “什么事儿,说。”李昂刚拿起笔准备继续批阅奏折,就被武卓给打断了。

    “给点儿火药呗。”武卓示意了下装左轮枪的盒子。

    李昂还以为什么重要的事儿呢,一听是火药,对孙老太监说:“先带他去宫卫那儿要一些。”

    在孙老太监应声后又嘱咐道:“那玩应儿危险,一次别要太多,玩没了再要。”

    没错,至此皇帝老子都把左轮枪,当成了一件有些危险的玩具罢了。

    这不怪他,初代燧发火枪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年头,但造价不菲不说,射速慢、穿透力弱、火药运输危险还怕潮,以及后勤压力大等等一堆不足之处始终无法避免。

    所以,逐渐被野战抛弃,转为城防军的防御武器。

    长枪都如此,短枪就更别提了。就算是双管的,一次也只能装填两发,打完后又是注药又是塞弹还得压实,远没有精巧的三连发手弩好用。

    武卓跟着孙老太监离开武成殿,直奔会昌门东面的宫城卫卫所。

    宫城卫属于羽林军一部,专门负责宫城的防务。孙老太监带着武卓进了卫所后直奔营库,唤来管后勤的郭掌固说明情况。

    皇帝亲口下的命令郭掌固自然不敢怠慢,陪着小心的问武卓:“不知武大人需要几号药?”

    “几号药?”武卓没听懂。

    郭掌固见武卓不懂,便解释说:“这火药分为好多种,分别对应不同的用途。比如这一号药是炮药,二号药用于开花弹和手雷,三号和五号药可用于火枪,还有……”

    “这个…我也不知道,还是您看看吧。”武卓说着话拿出唯一的一颗完整子弹。

    子弹的解构很简单,一个通透的铁管,一头有卡座,可以将底火嵌进去。铁管里装上火药后,另一端用沾了热蜡的弹丸封住。

    郭掌固接过子弹研究了一下,请孙老太监和武卓去他的公事房。请二人坐下,又唤了一名军士泡茶才坐回自己的位置。

    桌上铺上一张宣纸,用刀小心的挖出弹丸,然后将里面的火药倒在宣纸上。

    和武卓想的有些不同,子弹里倒出来的东西不是印象中火药的样子,而是灰黄色小颗粒和黑紫色粉末的混合物。

    郭掌固仔细分辨了一下,砸吧起嘴说:“呦,居然是七号药。”

    “怎么说?”孙老太监虽然不懂,但也看出桌上的火药有些奇怪。

    “这七号药可不是普通的枪药。”郭掌固用刀尖拨弄出一个小颗粒说:“这是脱脂后的棉花泡过浓酸,得出的一种新型火药,不但烟气极低,比黑火药的性子还要温和,最适合做枪药。”

    说着话,又用手捻起一点儿黑紫色的粉末,说道:“这东西叫高锰酸钾,遇热后释放出的气体有助于燃烧,可以让枪药着的更好。”

    “高锰酸钾?”武卓的一双眼睛瞬间瞪圆。

    起身两步走到桌前,用手捻起一些黑紫色的粉末。站在窗口仔细看了看又反身回到坐位,将沾了粉末的手指在茶碗里蘸了一下。

    手指用力抿了抿,药粉化作紫色的水珠。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没有任何味道。

    至此虽然还无法肯定,但从观察到的结果看,那粉末确实是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溶液可是非常好的消毒杀菌液,只是利润很低,又没有碘伏之类的合成消毒液效果好,新千年后各级医院用的越来越少。

    武卓来到大唐前,只有宠物医院和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医院还在使用。

    “这个什么锰酸的,有什么说法?”孙老太监见武卓激动的厉害,忍不住开口询问。

    “这东西的溶液可以消毒杀菌,对伤口刺激性也低,比高度酒好用多了。”武卓解释了一句,随后补充道:“现在还不能确认,如果里面有带毒的杂质就不能用了。”

    “试试不就行了,有杂质就让工匠想办法去除嘛。”孙老太监话说的很有底气。

    武卓虽然不懂化学,但也知道去除杂质进一步提纯,比搞出东西来要难上千万倍。

    能搞出高锰酸钾肯定是托了当年瑞国公的福,现在没了他的指导想提纯,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话给老太监说没用,便略过话题直接问他:“这东西能给我弄一些吗?我得试验一下。”

    “这算个什么事儿。”孙老太监直接应下,转头问郭掌固:“你知道这个高…酸钾的,是哪个作坊供的吗?”

    “应该是巴蜀那边出的,具体地方不清楚,但应该是皇家的产业。”郭掌固回话。

    孙老太监一听是皇家产业出的东西,就更不当回事儿了,对武卓说:“那就简单了,回去我就让人从库里给你提点儿。”

    “行!”武卓乐呵呵的点头,然后客气的问郭掌固:“您能给我些这个七号药吗?”

    七号药造价很贵,用到七号药的定装纸弹火枪更加昂贵,只有两都的禁军才少量装备。

    不过东西再贵,皇帝都开口了郭掌固哪敢不给,不但要给,还询问武卓需不需要找人帮忙装填。

    武卓当然乐意了,马上将盒子里的弹管、底火和弹丸取出来一并交给郭掌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