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治大唐 » 第一百一十九章:昙姐,刚那个孙子哼咱俩!

第一百一十九章:昙姐,刚那个孙子哼咱俩!

    眼下的大唐可不是原本历史中的大唐,不论统计表格还是非常接近现代的文档文案格式,在各衙门都非常常见。

    武卓的报告相比之下,其实并不算有多高明。

    只是将昨日就诊的病患按所属坊和病情分类,并标出每名医者接诊多少,同时附上名录。

    虽然算不得精致,但在皇后看来一个连十六都不到的少年,还一直跟着王禄恩在山里当“野人”,能有如此能力已经是非常惊喜了。

    看过文案后好奇的问:“这统计归算之法,你是在哪儿学的?”

    “师父教的。”武卓很自然的回答:“平日里不论是实验记录,还是器械药品登记都要这样统计。”

    “嗯,王禄恩确实是个才能之士,可惜了……”上官皇后叹息道。

    话说出口,发现武卓面露哀色,赶忙岔开:“听闻昨日有药行掌柜的找你。”

    “啊,是!”武卓装的也累,顺势收敛情绪汇报:“南市四大药行的掌柜,他们想出药材赞助此次义诊,被我拒绝了。”

    “让他们出钱?”上官皇后似笑非笑的看着武卓。

    “是啊!”武卓点头,理直气壮的说“他们出药材一则影响底层中小药铺的收人,二则一旦有药材出现问题,不好分辨责任。

    再说了,药材哪有现银实在啊。”

    武卓前面的话还正经八百,后面就有些市侩了,惹得殿内伺候的几个宫女全都捂嘴笑了起来。

    上官皇后也忍不住发笑,点头道:“也对,想在本宫这里买好,不出些真金白银可不行。

    不过,让他们出钱如同要命呀。这样……以后再有人来,就让孙少监去应对。你不要管,省得被记恨。”

    “嗯~”武卓嘿嘿的笑着,一副乖巧模样连连点头。

    这时从旁陪着的赵嬷嬷视线往殿外飘了一下,不知得了外面人的什么提示,俯身跟皇后低声说了句什么。

    “这么早便来了?”上官皇后眉头微蹙了一瞬,随即展开。

    对武卓说:“回去吧,帮本宫盯牢了。就像你说的那般,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到实处。”

    “是!”武卓躬身应声,跟着昙往殿外走去。

    俩人出了清宁宫,一路往大业门方向走。没走出多远呢,隐约看到前面一片人影走近。

    宫廊植木遮挡看不清是些什么人,只能大概瞅见来人中除了引路的太监宫女,余下一个个衣着艳丽繁复,显然身份不一般。

    武卓以为是皇帝老子陪哪个妃子闲溜达呢,正要整理衣着准备打招呼,便被昙拉到了一边。

    武卓意识到不对,冲着来人方向仔细打量看了两眼,发现走在当中的只有一人,是个身穿华贵长裙的女的。

    从款式看,似乎不像是大唐的风格。

    安耐不住好奇,小声问:“那谁啊?穿成这样…大白天的要开屏呀!”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宫里出现的艳丽女人,多半是嫔妃之类的。当着皇后手下的贬低皇帝的其它女人,绝对不会是一件错事。

    昙一下没反应过来,愣了一瞬没忍住笑了声,随后赶忙掩住。

    低声说:“别瞎说,那是高丽国的新王后,来拜见娘娘的。”

    武卓看着对方的艳色长裙,尤其是裙摆下端孔雀羽般惟妙惟肖的绣纹,随着走动一闪一闪的居然有些刺眼。

    忍不住吐槽:“好歹也是一国王后,怎么打扮的跟只孔雀似得,一点儿端庄劲儿都没有。”

    “你也说了,一国王后,难不成还想当凤凰。”昙显然很认同武卓的说法,不太有诚意的帮着那位解释了一句。

    “也是。”武卓点头,想明白了凤凰和孔雀的区别。

    不多时高丽王后一行走近,被众星拱月般围拢在中间的“孔雀”打眼儿一瞅身材不错,但一张脸抹的变态的白,两腮打着淡淡的粉色,口唇小而艳红。

    眉毛极淡,只有眉头位置是两点上挑的黑色。

    妆容瞅着有些像岛国艺伎,但又不尽相同。怎么说呢……看着没那么吓人,但怎么也说不出个美字来。

    人越走越近,对方似乎发现武卓在看她,注视着前方的视线稍稍向路边偏了一下,随后便恢复了直视。

    好歹也是一国王后,远远的瞅一眼也就瞅了,离近了总不能还一直盯着,武卓赶忙垂下视线。

    同时小声问昙:“后面那堆人干嘛的,怎么还有男的?”

    “高丽国的三个王子和两个翁主。”昙花低声回答。

    “翁主是个什么东西?”武卓知道公主、郡主、县主,但翁主还是头回听说。

    “相当于郡主,但封位要稍高一些。毕竟她们的爹是一国国王。”昙解释道。

    “翁主……”武卓默念了一遍,记下了这个陌生的称谓。

    “呵,入境前行文说是两名公主。结果使团刚到洛阳,就被礼部那帮老头儿狠狠的驳斥了一通。”昙嘴角带着笑意的说起了高丽使团的趣事。

    “可得看严了,这次自称公主,下回说不准就是皇子。再下回,就敢称皇称圣。”武卓脸上冷笑,心里想着后世某宇宙大国的迷之事迹。

    “可不是,借着女人做试探的龌龊玩应儿。”昙的语气中满是不屑。

    武卓和昙说话的声音极低,路上经过的一行人肯定听不见。不过,却能看到俩人脸上多多少少露出的些许笑意。

    高丽王后后面跟着的三个男人中,走在最中间的轻轻瞥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

    右侧最年轻的打量了下武卓,一副有些好奇的模样。显然是在奇怪唐国皇帝的后宫里,怎么冒出了个一看就不是皇子的年轻男人。

    左侧身量最高的,则皱着眉头显得极为不满。用居高临下的眼光上下打量了下昙,又转到武卓脸上,粗粗看了一眼。

    而后打鼻子里“哼”了一声,收回视线

    “我擦~”武卓听到了冷哼,抬眼寻声看去。

    迅速锁定了那个天老大他老二似得,扬着下巴鼻孔朝天的家伙。

    对方毕竟是王子,武卓再膨胀也不好发飙。

    默默记住对方的长相,心说:“孙贼儿,千万别落爷爷手里。”

    正发狠呢,视线与右侧那个嘴角挂着笑意的小子对视。

    见对方神情和善,眼神中只有探究和好奇,便回了一个矜持的笑脸。

    对方有些意外,稍稍愣了一瞬,微微额首回应。

    一行人很快与武卓和昙交错而过,武卓不满的说:“昙姐,刚那个孙子哼咱俩,你听着没?”

    “是高立国的二皇子,莽夫罢了。”昙带着恼意的说。

    “那孙子一瞅就没什么脑子,见到娘娘后不会放肆吧?”武卓担心的说。

    “他敢!”尽管是没发生的事,但昙的脸色瞬间一片冰寒。

    “你还是回去吧,我自己出去就行。”武卓想着清宁宫里除了太监就是宫女,好像一个侍卫都没有,越想越不放心放心。

    武卓这么一说,昙还真就没那么自信了。毕竟这里可是大唐皇帝的后宫,但凡有些脑子的也知道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敢用鼻孔看路的角色,不是混不吝就是狂徒。

    一想到那货还真有可能敢对皇后娘娘不敬,昙赶紧掏出自己的令牌塞给武卓。

    语速极快的叮嘱:“遇到盘查的就给他看,出宫时放在宫门卫那就行。”

    “得咧,你赶紧回去吧。”武卓接过令牌催促。

    昙应了一声,脚步急匆匆的抄园林间的小路先高丽王后一行赶回清宁宫。

    武卓一个人可不敢再宫里瞎晃悠,加快脚步一溜烟儿的出宫,把昙的牌子交给永康门当值校尉,坐上马车先去了大同坊。

    有了昨天的经验,而且今日首批就医的都是坊内病患,义诊处院内秩序井然,院外也没有太多的病患积压。

    武卓瞅了个空隙,向外面忙活的几人转达了皇后娘娘的满意与鼓励,另外再次强调了此次义诊不看接诊数量,要看治愈的数量。

    一帮傻小子听后大为振奋,甚至都有些激动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寻机会将这个好消息通报给自家师长。

    鼓舞完军心,武卓进正堂跟张文仲打声招呼,不成想堂内居然摆了两张医案。

    左侧一张医案后面坐的是张文仲,右侧那张医案后坐了个五十岁左右,身姿挺拔匀称,头发基本全黑的便服男人。

    武卓稍稍愣神的功夫,张文仲将他招呼到身边,并向他介绍了另一张医案的主人。

    感情是除了张文仲和卢正林外的另一名侍医——秦明鹤。

    武卓虽然不是学中医的,但也听说过秦明鹤这个人,隐约记得好像针灸挺厉害的,至于著作就不清楚了。

    虽然知道的不多,可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角色,能耐肯定不用多说。

    在张文仲介绍后,规规矩矩的拱手施礼。

    秦明鹤显然对武卓非常感兴趣,只是眼下的环境不适合多聊。简单的客套了几句,很有诚意的邀请武卓有空的时候去府上做客。

    武卓虽然对自己掌握的知识非常有自信,但他的那些知识,大部分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

    甚至别说施展了,连证明都无法证明。

    真正想要在大唐治病救人,除了脑子里眼下能用的上的东西,还是要跟这个时代的医道高人多多学习才行。

    能有机会和秦明鹤讨教医道,他可是乐不得的,赶紧应下。

    聊了几句,张文仲正色说:“清风啊,有很多女病患诊疗起来多有不便。你与济坤相识,最好能将她也请来。

    当然了,如果能请动济坤的师父念心是最好的。”

    张文仲说的委婉,能有机会替皇后娘娘出力,不管是济坤还是念心肯定乐意的很。

    其实张文仲只要修书一封托人送去慈恩观,师徒两个就会颠颠儿的过来。

    只是此次义诊的主事之人是武卓,张文仲谨守规矩不会去做越庖代俎的事情。

    而武卓是念心的晚辈,还是登门请人比较守礼。

    武卓还绕不明白里面的说道,只觉得济坤是熟人了,想来会给面子。

    痛快的应了一声,出门上马车直奔慈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