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玉阙铸夕风 » 第二章:神龙观 观迷津

第二章:神龙观 观迷津

    且说马队从翠云廊乌鸦嘴出来,一路皆无事,白衣少年约莫不过10岁年纪,竟有如此剑法,让贼人惊叹也是不怪,不过少年至此隐隐有一丝不安,几度欲言又止,最后忍不住略带委屈的望向黑髯客道:

    “隐哥哥,方才的事可不能给我娘说,她这几天咳嗽厉害,怕她知道了担忧过重,又是要烦心伤身了。”

    黑髯客仍然像个哑巴,目光向前,一声不吭。

    “我爹爹那儿也不能说,他动手打我可没人性了,上个月在长安被揍的屁股都还隐隐作痛,和你爹当年揍你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

    少年推心置腹的讨好着“隐哥哥”。

    黑髯客继续无语向前,目光锐利如刀锋闪动,此时的他,肩负一队商旅的行路安危,实在是没兴趣理会眼下这位任性鸹躁的小屁孩喋喋不休。

    天色渐渐向晚,金色的阳光渐渐从西边山头斜扫在东边的山峦上,如割阴阳,墨绿的山腹托举着金黄色的山腰,天色晶蓝,几块浓云漂浮,宁静壮丽,煞是好看,金光一线已从山脚慢慢抬升到了山腰;黑髯客估摸着距离前方神龙道观,应该还有半个时辰的路途。

    少年得不到回应,甚是无聊,心里不由得对隠哥哥有了一丝嗔怨,皮劲一动,嘴角露出一丝坏笑。

    他转头望向黑髯客道:“隠哥哥,我芸姐姐昨晚又被我娘给数落了,哭得可伤心了,你说我芸姐姐会不会真如我娘说的,嫁不出去了呢?”

    果然,黑髯客一把抓住缰绳,条件反射一般楞了一楞。

    他斜眼看了看少年,目光一接,少年一个激灵,立马收起了嘴角的一丝坏笑,怯怯地转头向前,避开了黑髯客锐利的目光。

    “那你娘是如何数落你姐的?”

    黑髯客语调沉稳厚重,磁性十足,带有浓浓的西域卷舌之音。

    “憋了大半天,这哑巴终于开口啦。”少年心里不由得飞一般嘚瑟:“看你装哑巴能装多久,哼!”

    “我芸姐姐也实在是笨死啦,娘年初叫她学《摄魂令》和《元贞经》,说好端午时候考她,使用摄魂咒迩量矢功法第三层的那一次,差点把房子给烧了;元贞经当中治头风药的阴符蓝纹石用量超了5倍,害的我爹接着拉了5天肚子;我爹那张俊脸都给拉成墨绿色的了,嘻嘻;”

    “昨晚我娘教她学女红针线,那可好,几乎把自己的手指给剪断,流了好多血,还瞒着不敢说,气得我娘数落她成天就知道舞刀弄剑,上树下河,十三四岁的大姑娘了,什么也不会,以后谁要她呀?”

    “上一次骆风老师教我们两姐弟学习《御风闻见经》当中的风雷咒,我那么笨的人,都能一击即中,哪知她发咒的时候,跳桃花莲步脚下一滑,手一抖,杵在了骆风老师头上,直接把老道烧成了老和尚,骆风老师哭哭啼啼的跟我娘告别的样子,我看着都伤心啦!”

    一看亲近讨好黑髯客的计谋得逞,少年滔滔不绝,兴致盎然不停的说了下去,黑髯客依然不动声色,但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这个话题,脸上的神情放松缓和了不少,听见好笑的地方,嘴角也不时微翘,露出温情而知和的神色来。

    不知不觉,半个时辰已到,山腰的金光一线熠熠然移到了山峰上,更显金光万丈,深黛色的群山愈发沉郁寂静,转过二道崖,官道旁山石上赫然几个隶书大字:“神龙洞天。”

    官道旁边站立着一位小道僮,看起来已等候多时,看见马队,向前作揖道:“少爷,伊公子,老爷已在道观等候多时,请随我来。”

    一行人出官道,进入青石山道中,过溪桥,来到道观前空地,山门前十来位道人佣簇者一位青衫道服老者,仙风逶迤,自是不凡;身旁朱衣官服中年男子身姿挺拔,器宇飘摇,也是神态出尘,不同凡响。

    少年和黑髯客下马,后面跟随四位黑衣剑客一并上前来到众道人面前见礼:“小儿李白拜见龙骧道长和众道爷;给爹爹请安!”

    红衣男子向众人抬手一揖:“各位辛苦,有劳道长已将东厢房腾出,家眷住楼上,众位住楼下,安顿一番,在前厅用膳,用膳后请伊公子带小儿及四位剑客在东苑书房一叙。”

    用膳后天已尽黑,山林间虫鸣蛙闹,清风送爽,道观灯光点点,楼宇危耸,神圣韫蕴,好不祥和自在。

    少年跟随伊公子一行穿行观内石径逶迤来到东苑书房,只见院内石桌周围早已摆上了十来张竹椅,桌上瓜果干脯一应俱全,院内堂前左右两株紫薇枝干茂盛,龙盘虎奔,遒劲奋发,已然高过了屋檐,向外两对,分别一株金桂,一株香樟,成分据四角之势,左边金桂边依院墙是一块巨大山石,凿有石梯盘行向上,不知何用。

    龙骧道长已与两位年长些道长与官服男子等候在东苑,见众人前来,俱起身作礼,“各位辛苦,小道略备薄酒请各位坐下一叙。”龙骧拱手一揖,招呼众人落座。

    朱衣官服男子起身介绍:“这位龙骧道长是我西域发小,十年前来此观修行,左边这位是银星道长,右边是玄星道长,江湖上双星剑客就是他们二位了。”

    接着转身向三位道长介绍道:“这位黑髯公子是轩辕会昆仑雪峰堂主伊隐伊公子,这四位是雪峰堂下四位剑道高手,楚校、马桥、高略、牛赞,四位在我道形之内精修多年,于道法和剑术均颇具成业,可堪大任”。

    楚、马、高、牛四位皆依次颔首作答,算是一并相识了。

    朱衣男子后退一步,白衣少年迅速来到朱衣男子身后,一并向在座各位拱手行礼:

    “承蒙会内各位高手庇护,数十载不怠费心,在下及家人得以保全,李客携犬子李白谢过各位!”

    众人亦起身作答“愿侯爷福生无量,天地恒常!”

    各自落座,龙骧道长道:“今日都是会内道友,话要敞开说,此番李侯爷回蜀,一则为尊夫人祈福治病,夫人身魂贵重,诞下此孪生子时,元神损耗太大,故两子需得分开抚养,如今大害已平,需精修加持,每日黄精服用不停,可得高寿。”

    “二则关乎天道无常,异相多发;十年来轩辕会各地道友均发现星相有异,日相也多有怪诞,似有恶灵之气起于北境,却难得其详,我在此神龙观测算多年,也难窥其实,竟然不得究竟!深为之困。”

    “天意本难测,如此恶灵起于北境,必有其过人之处,道长何需为困,白儿,以你少年元神之初身,今夜乘天色清朗,不妨上坛,看看能否解开究竟。”李客吩咐道。

    少年起身一揖,提剑出鞘,缘东南角巨大山石拾阶而上,右手将剑横指斗牛星方向,盘坐端详,然后闭目调息平复,左手做临星结,以身魂接通天地,细探翠微动向,一时间万籁俱寂,只留得星转斗移之声。

    那少年以初身元神,隐约听见并在眼前闪过来自天籁之间的光影,如梦如幻。忽然之间竟已卷入兵戈凌乱,人声马嘶,悲哭惨嚎,进而天地崩摧的景象之中。

    少年不由得浑身颤抖,冷汗簌簌,一声惊叫晕厥过去,剑竟脱手滚落石下……

    龙骧道长一跃而起,转眼间于石坛之上护住少年,一把抱起飘飘然跃回桌边,众人惊异围拢过来呼喊着:“李公子,李公子!”

    李客抱住儿子不停呼喊着,须臾间李白艰难的睁开眼睛,众人静下来,只听见李白用虚弱的声音对李客说到:“爹,我看见兵祸连连,天地崩摧,人不得存,好惨啊…….!”

    他匆匆说完,立即又昏厥了过去。

    众人赶忙护送少年回房调息修养,独留龙骧道长在东苑,他望着满天繁星似有所思,此时的东苑厢房静谧又安详,而宁静祥和的出尘之境,却映忖着道长从来没有过的满脸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