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迷失之纪 » 第二章 天赐大典 灵光启相

第二章 天赐大典 灵光启相

    大川镇的中心,便是天赐台的所在之处。确切来说,每一个城镇的建立,其核心都是天赐台。它是一个城池的中枢,亦是一个城市的灵力源泉。其受灵塔管辖,同时灵塔本身也是灵师的最大聚集地之一。第一座灵塔是由圣座冕下建立的,其地位与圣灵殿相比当仁不让。

    暗灰色的圆台镶上淡金色的纹络,勾勒成玄奥而神秘的物象。阴六阳九,在以光明为基石的华盟中,九层天赐台象征着人类的命数,代表着人族的气运。而大川镇的天赐台是一座基础的三层天赐台,灵师前三阶的晋升都可在这里进行。至于更高层次的存在,大多也不会待在这种小城镇中,毕竟人类需要他们。

    此刻,天赐台周围已被大典的繁闹所笼罩。16位灵侍均匀地静立在天赐台的各个角落,手里捧着纯净的灵晶。祭祀长身着华美的法袍,与当地灵塔高层及当地的权贵们站在一起。

    “尽管已数十次目睹过天赐大典的全过程,但每当新一届大典开始时,我还是不能自已啊。”年过古稀的灵塔副塔主元盛感叹道。

    “就你老小子最多愁善感,都半入黄土的人了,还这么矫情。”灵塔灵师部部长周泽打趣道。

    “你这老脸还要吗?我好像记得某个姓周的在上一届天赐大典上看到自己孙子是冰灵根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的,别说,还怪可爱的。”

    “你!”

    “你们俩就不能消停会吗?”祭祀长无奈地说道,说完又轻咳了几声。

    “您老的身体…”郑府府主担心地问道。

    “无妨。我这身子骨还能再撑个四五年,届时大区新任的祭祀长应该早就上任了。”祭祀长停顿了一下,“我退休也就这一两年的事了,真是舍不得啊。”

    “我也舍不得你,老伙计。”灵塔塔主王澎越叹息道,“我们都老了。”

    “天命不可违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每每望见这些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样子,我就好像看见了人类的未来,生生不息。咳咳——时间差不多了,准备开始吧。”

    …

    “哇!小老大你看,好多人啊!”林襄激动地指着人群嚷道,“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人!你快看!那就是灵师塔塔主吗?”

    “嘘。小点声。我们只是来看看的,别多生事端。”

    “对,我们是来为子行加油的。”

    …

    时间来到正午12点,太阳高悬在天空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参与天赐的灵童们此时已通过审核,向前一步,围成一个大圈。双手合十,静静等候。

    随着灵塔上响起九声钟鸣,十六位灵侍口吐灵语,双手虔诚地将灵晶高举过头顶。祭台上的灵纹换换亮起,灵能似乎在其内部蠕动,刹那间仿佛注入了生命,与灵语交融,荡起黄钟大吕的鸿音。而后天赐台中央徐徐升起一根灵晶柱,散发出点点微光,与太阳交相辉映。

    祭祀长庄重而肃穆地走到灵晶柱前,双手结印,低喃灵语。印记与灵晶柱间浮现出一道灵桥,在一瞬间,灵晶柱似乎被唤醒了。静默三秒后,祭祀长启口:“我宣布,本届大川镇天赐大典正式开始。”

    话音落下,天赐台光芒大盛,激荡出数百条灵光,分别注入每一个灵童的体内。灵侍们开始高声吟唱,音调愈加空灵。

    “孩子们,闭上双眼,试着用心灵去跟随灵光,去找寻自己的灵相,”祭祀长的音波与灵光共振,使得灵光进一步闪烁,宛若醍醐灌顶。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众人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灵童们,可以依稀听见轻微的祷告声。

    一分钟后,西北向的一位灵童睁开双眼,身体散发出若有若无的灵光。

    “灵光外逸!恭喜司羿兄。贵公子果然是天赋异禀啊。”一位肥头大耳、商人模样的男子作揖道,他是本镇的大粮商陆蒙。

    “老二的孩子确实不错,可以考虑送进区里培养。”一位身着水云貂大衣的中年说道。身为四大府之一的贾府府主贾司辙,其与大区里的一些人还是有些联络的。

    “大哥说笑了,小犬的天资只能算尚可。虽是一分钟启灵,但灵相与灵赋还尚未知晓。待到大典结束再做决断也不迟。”一位身型消瘦的男子低声说道。

    “也好,继续看吧。”

    时间慢慢淌过,灵光逐渐黯淡,不时有灵童睁开双眼,但身体散发出灵光的却再没有一个。

    两分钟后,灵晶柱重归于原色,灵侍手中的灵晶也变得如玻璃一般色泽。

    “二十一个启灵,比去年少了一个,但出了一个灵光外逸的小家伙,也算不错。”元盛说道。

    “灵光外逸太难了。像我们这种小城镇条件不好,只能坚持一分钟灵光全盛,折煞了多少天才啊。”周泽有些痛惜。

    “就你孙子最厉害。四十七秒启灵,是我们镇近五十年来最快行了吧。”元盛笑骂道。

    “错了,是五十一年。”周泽神情得意。

    王塔主压了压手,示意他们俩闭嘴。祭祀长在主持天赐大典,也就只有他能压制住这两个家伙了。

    “灵光启相,天赐灵赋。启灵失败者退去,成功者按顺序依次登上天赐台。”

    场上的灵童退去了九成多,路子行也在其中。

    “子行他…”林襄望见这一幕,有些不知所措。去时的话语还犹在耳旁,从前壮志雄心如在身前,这就是现实吗,残酷的现实。

    一旦孤儿院的孩子没有启灵成功,上天留给他们的就只剩下工区一条路。工区虽沾着一个“区”字,但跟大区没有任何关系。它比大区大的多,却又不存在于大区中。荒郊野外,穷山恶水,只要哪里资源富庶,它便存在于哪里。它是贱民的聚集地,是人性的荒区。在工区,活着,有时候也未必是一种享受。

    七岁,一个人的人生就结束了。

    “我们呢,辰晞?”林襄喃喃道。

    “我也不知道。”

    是啊,谁叫他们没有户籍呢,没有户籍就没有人权。华盟养不起这么多人,所以户籍只能一人继承一人。其余的要么是有能力用贡献换户籍,要么就是黑户。若不弃养,一经发现,全家连坐。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末世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