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太孙:我父当勉之 » 十九章 无聊之最,莫过于一对一辅导

十九章 无聊之最,莫过于一对一辅导

    平复心态,朱瞻基摸索着鸟铳,确定没有火药在里面。

    朱瞻基眯起眼来观察枪管内部结构,一旁众人连忙劝阻皇太孙殿下的这危险举动。

    朱瞻基摆摆手,表示自有分寸。

    好家伙,朱瞻基越观察越心凉,这确定是明朝火器水平?

    这东西能在朱棣第一次北伐排上用场?还研究出“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作战方式?

    不说易炸膛、开火需冷却、单发填充费时间等等问题。

    就是这个枪管竟然连准星都没有。

    还有炸膛那是钢材问题嘛,这枪膛线粗糙成都,不开一枪炸一个就不错了。

    原本朱瞻基对于枪械改进,信心满满感觉手到擒来,现实却是一盆冷水泼来。

    朱瞻基准备开通授课,动手不是第一位但是理论还是有的。

    火药配比主要是为了产生激发的推动力和到达目标后……

    黑火药的缺点……烟雾大……燃爆剧烈使得枪管激发就滚烫…………燃爆后遗留大量残渣……

    朱瞻基这一讲解,一众火药局的工匠频频点头,也有工匠开始记录。

    朱瞻基随后靠着记忆讲解什么是无烟火药。

    无烟火药主要成分…………硝化棉…………单基药双基药…………硝化甘油还有三基硝化胍……

    朱瞻基突然刹车,一步步来,一口口吃,先记下来。

    朱瞻基将原料详细解答后,给出弹药力的方向,还有外形后潇洒离去。

    理论一套一套,动手去做那是比登天还难,同样东西同样步骤朱瞻基都自信做不出来。

    朱瞻基将理论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大致方向有了,就看这些工匠动手能力如何。

    枪炮这玩意急不得,就算大致做出来,也还要多项测试,总不能拿着有隐患的兵器给将士去用,大明自己的军士当爱惜。

    朱瞻基出了神匠局的大门,坐上马车就往庄子上去。

    正值午间,庄子上农户在田地里热闹的耕种,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朱瞻基望着一片田野,都是自己的田地,小地主的幸福难以言表。

    朱瞻基喜欢在自己庄子田间瞎逛游,又是一群孩童在小溪边嬉戏打闹,捉鱼摸虾的。

    朱瞻基上前,一群孩童撒丫子跑开,朱瞻基捡起一根长树枝,让亲卫跑去哪来细线和鱼钩,从大树下跑出蚯蚓,亲卫将摇椅放好。

    朱瞻基舒服的躺在摇椅上垂钓,这份难得的安逸让朱瞻基舒服的半眯眼睛。

    结果朱瞻基享受了没多久,自己老爹跟着跑了过来。

    朱高炽悄咪咪走进正在享受的朱瞻基,轻轻咳嗽。

    朱瞻基也没坐起,摆摆手道:

    “你们离远点,别惊吓跑我的鱼。”

    朱高炽:

    “你小子长本事了。”

    朱瞻基这才坐起来:

    “爹,你咋来了?”

    “我不来怎么知道,你小子这么会享受。”

    “额……爹你来坐会?”

    朱高炽摇头“我可没你这闲工夫,还有一堆奏章堆成小山……”

    朱瞻基也乖乖站起身道:

    “老爹,那忙我帮不上你。”

    “那你能好好上课吗?你老爹命苦啊,不光有山高的奏疏,还有大儒抱怨太孙荒废学业……还养不教父之过……”

    朱高炽说着就要抹眼泪的样子可把朱瞻基整不会了。

    朱瞻基最后只得答应,两世为人都逃不过当学生的命。

    朱瞻基送走自己老爹后,继续垂钓了会,最后将要以空军结尾的时候,一条巴掌大的鲫鱼上了钩,带着巴掌的鲫鱼,朱瞻基跟捡到金子似的。

    明日要乖乖去上早课,朱瞻基早早睡去,只是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杆。

    本着既然已经迟到,迟到一刻钟也是迟到,半个时辰一个时辰都是迟到的原则,朱瞻基悠闲的洗漱,慢悠悠的坐上马车去往城中。

    一对一名家讲堂是真的难受,对于一位厌学的学生更是一种折磨,先生在津津有味的讲着晦涩的文章,朱瞻基听的昏昏沉沉,一对一真的不方便偷懒。

    好不容易等到先生讲累了,朱瞻基将一杯茶水递过去,在先生欣慰的眼神中,朱瞻基建议先生不易劳累,明日继续教学也不迟。

    然后不等先生开口拒绝,朱瞻基就躬身作揖,并郑重道了句先生辛苦了,然后大步走出。

    朱瞻基走出屋子没多久,就被小太监叫住了。

    “殿下留步。”

    朱瞻基看着叫住自己的太监,不用猜也知道是自己爷爷找自己。

    小太监恭敬的道:“殿下,陛下让小的在这里等殿下下学,午间陛下为殿下准备吃食。”

    “走,带路。”

    “是。”

    小太监恭敬领命,在前面领路。

    朱瞻基见左右无事,就和这个太监找话题,打发时间。

    “你叫什么,怎么从未见过你?”

    小太监恭敬中带着几分书生气道:

    “回殿下,小的家中长辈给取名王振,刚进宫时间不长,今日有幸见到殿下,实在是小的福气。”

    朱瞻基闻言心头一震,这他娘的这么巧?

    王振那可是后来掌控东厂的厂公,司礼监掌印太监。

    就是这货在三杨和张太后死后,专权多年作威作福,朱祁镇尊称他为先生,劝说朱祁镇亲征,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战役。

    在土木堡,朱祁镇被俘,王振也被杀。

    朱瞻基没想到这位大太监,竟然现在就入宫了。

    这个家伙记得不错的话,还是一个秀才,生活不如意自宫进宫,也是个狠人。

    得知小太监是王振后,朱瞻基也来了兴趣,一路聊下来,这位怪不等被皇帝喜欢,能说会道且不逾矩,善于捧哏于无形,而且还是给美男子。

    古代出人头地,样貌几乎是所有的基础。

    今日朱瞻基没想到自己爷爷竟然在乾清宫而不是在奉天殿,朱棣作为勤奋的帝王,虽有乾清宫作为寝宫,但是为了方便处理政务和群臣议事,朱棣基本上都是吃住在奉天殿。

    见到大孙子过来,朱棣开心的放下手头奏疏。

    “爷爷。”

    “大孙子,来坐爷爷旁。”

    朱棣摆手叫朱瞻基靠着自己坐下。

    堆积如山的奏疏,朱瞻基也是佩服自己爷爷,和历代勤政批阅奏疏的帝王。

    “大孙,今日可认真听先生授课了?”

    朱瞻基脸不红心不跳的点头道:

    “自然,先生授课获益匪浅。”

    “哈哈哈……你小子。”朱棣的大笑让朱瞻基摸不到头脑。

    朱棣却拍了拍自己大孙的后背道:

    “你笑子这编瞎话的本事有进步了不少,说的理所当然的。”

    这话让朱瞻基无法反驳,心头疑惑,自己爷爷还派人监视自己的上课?

    朱棣却是笑着摇头:

    “你看看什么时辰,你真好好听课,这时辰你能出来才怪,别忘了,先生可都是爷爷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