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皇家成霸王 » 第8章、八百里加急

第8章、八百里加急

    一封八百里加急信如同一枚炸弹被引爆,整个朝廷早已乱成一片。

    谁都知道南洋岛是大明王朝的南大门,它是一个半岛,一半连着大陆,一半延伸到海里,如果这扇大门被打开,什么倭寇海盗就会乘虚而入,甚至连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都会像群狼一样从海上蜂拥而至。

    自从大明王朝建立以来,朱元璋将二十多个皇子分别安排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镇守边疆,只把太子朱标留在身边帮助治理朝政。由于长时间没有打仗,再加上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怠慢,导致目前军心不稳、士气涣散。

    南洋岛之所以失守,除了地形无险可守易攻难守的客观因素以外,更多的原因就是因为军无斗志的结果。

    朱元璋十分清楚当前文武百官厌战惧战和不能战的现状,他把800里加急信捏在手上半天没有说话,只是用斩杀道长的方式发泄了一下心中的苦闷与烦恼。此时此刻,他非常冷静,没有照惯例紧急召见文臣武将来殿前商议对策,而是吩咐太监通知百官准备晚朝,专议出兵南洋之要务。

    待太监和侍卫退出后,朱元璋独自打开南洋岛地图静静地观察和思考着。

    晚朝,是朱元璋时期的一大创举。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勤于朝政,励精图治,在早朝之外还设立了午朝和晚朝,规定政府各部有一百八十五种事件必须面奏皇帝。不仅坚持每天早朝制度,如遇重大事件或紧急军务可以临时组织午朝与晚朝。

    傍晚时分,奉天殿响起了晚朝的钟鼓声,一群栖息在树上的鸟儿应声飞走,文武百官像早朝一样分为左右两列进入殿堂。待皇帝安坐之后,文武官员左右两班齐进,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之后开始行礼奏事。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展开手中的800里加急信,语调平和地对大家说:“各位爱卿,今日有来自南洋岛的800里加急军报,由于海盗侵袭,以至于南洋岛失守。如何应对,请各抒己见。”

    群臣中一阵骚动,大臣们听到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后有些震惊,开始窃窃私语。

    然后有一名大臣移步出列,行礼之后说:“禀皇上,微臣以为,南洋岛失守是守军玩忽职守,理应撤职查办,以正纲纪!”

    接着又一名大臣移步出列说:“启禀皇上,微臣以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快速出兵收回皇土,至于查办之事应是后话。”

    接着是徐达元帅出列:“启禀皇上,我赞成迅速出兵,杀海盗,收皇土是当务之急!”

    胡惟庸出列:“皇上英明,迅速出兵!”

    “迅速出兵,迅速出兵!”。

    “我不赞成!”一个声音从后面传过来,大家纷纷转过身发现竟然是满王爷朱九鹰。

    “他怎么出来了?不是昏睡六年了吗?”有人感到诧异。

    “昨天新婚,听说遭到劫杀了!”一个声音说得很大,很多人都听见了。

    “是呀,满王府都已经化成灰烬了!”又一个声音显得更大。

    朱九鹰已经从后面走到了前面,首先对皇上行礼:“启禀皇上,儿臣不赞成徐大元帅和胡丞相的说法,出兵很简单,但是战胜却不容易,我们现在首先要研究的是怎么出兵怎么打怎么收回南洋岛。父皇您戎马一生,应该深知用兵之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果不搞清敌情,不选好将帅,不研究方案就盲目出兵,那将是劳民伤财呀!”

    朱九鹰转过身来又对着众大臣说:“各位大臣,你们不要为我感到惊奇,人吃五谷生病是正常,我昏睡了六年,昨天感谢皇上为我配婚冲喜,我便醒了过来,今天和大家一起商议国事,这很正常啊!”

    “说得好!”有人在喝彩。

    “王爷就是王爷,尽显皇家风范呀!”

    “王爷高见啊!”

    “......”

    朱元璋看到多数大臣把目光投向了王爷,心中难免有些不舒服,但又不敢表露,他只好打断众人的喝彩,用调侃的口气对朱九鹰说:“九鹰说得好啊,是不是想了六年之后的感言啊!”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大笑。

    “好了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吧!”朱元璋一边给朱标递了一个眼色,意思是叫他说几句。

    朱标领会了皇上的意思,他正了一下嗓子后故意提高声音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啊,君臣同欢,天地吉祥!我觉得满王爷说得有道理,我们还是先定将帅再论军情吧!”

    “好,说得好,众爱卿心系朝廷忠诚可嘉,谁做主将,有人自告奋勇吗?”朱元璋立马接过了话题,算是对太子的一种声援吧。

    台下一片安静,甚至连有一个大臣打屁的声音都清脆悦耳。

    打屁声引发几个人偷笑,但马上就被皇上的一声警示性咳嗽止住了。

    全场鸦雀无声。

    “国难当前,难道我大明就没有一个统帅愿意出征吗?”皇上开始对这场面有些不满了,他扫视着台下百官,没有一个人敢与他对视。

    忽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都察院御史咳嗽一声后走到殿前,只见他郑重其事地给皇上行了一个叩首礼之后开始说话了:“禀告皇上,本人田冲官阶低下只有七品,要不是皇上改革上朝制度,本人也没有资格来到殿前。”

    台下一阵骚动,有窃窃私语者,也有不屑一顾者,还有贻笑大方者,反正谁也没有把这个小官放在眼里。议论声、嘲笑声、唏嘘声如同鸡鸭出笼时嘈杂。

    皇上故意咳嗽了两声,并示意田冲继续说下去:“田冲你继续说吧,议论朝政人人平等,没有职务高低之分。”

    皇上的话对其他大臣是一个警示,全场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田冲继续说道:“谢皇上,微臣虽无高级官阶,也无显赫战功,但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也有曾经血战神仙桥的战绩,微臣愿意率军或者随军清剿海盗收复南洋。”

    尽管田冲的身份很低,但是他在黄山脚下的神仙桥只身救皇上的故事却无人不晓。那一天,他正在山下放牛,突然看到上百名元军正在追杀十几名明军和皇上,他赶紧冲上去叫明军引开敌人,自己背着皇上跳河逃生,尽管明军全部战死,但是他和皇上躲过了元军的追捕。后来,皇上直接把他招进都察院,给了一个七品都察院御史的职务。

    田冲刚刚说完,胡惟庸就急着说话了:“禀皇上,微臣以为,田冲之心,忠诚可嘉,但因级别太低不可服众。”

    正在众臣议论纷纷的时候,满王爷朱九鹰站了出来:“启禀皇上,孩儿虽然不才,但有皇家之衣钵,尽管久病初愈,但能上马驰骋,愿请命出征,收复南洋。”

    太子朱标接着站了出来:“禀父皇,满王爷有如此之境界,实在是皇家之大幸,皇儿我钦佩至极,本太子愿与满王爷一同率军出征,不收回南洋岛决不收兵,望父皇采纳。”

    “好,我大明英雄倍出,后继有人啊!”皇上高兴了,他看到亲子和义子关键时刻都能挺身而出披挂上阵,真是给皇家长脸啊!

    太子的话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他之后再也没有人说话了。

    皇上看了看群臣的动静,估计已经没有人再上奏了,就开始了总结性的讲话:“各位爱卿,国家有难众臣担责,此乃我大明之大幸。请听令!”

    “皇上英明!”众臣异口同声。

    朱元璋沉默片刻后开始发令了:“令,太子朱标为主帅,满王爷朱九鹰为左副帅,都察院田冲为右副帅,发兵十万,明日出征。”

    “孩儿遵旨!”太子朱标回礼;

    “儿臣遵旨!”满王爷朱九鹰回礼;

    “微臣遵旨!”都察院御史田冲回礼。

    朱元璋接着又说:“朱九鹰出征前加封南洋王,田冲出征前官至五品。”

    “谢皇上隆恩!”朱九鹰和田冲同时跪谢。

    退朝时,文武百官比以往每一次退朝都要热闹,大家都在议论田冲与朱九鹰,两个人殊途同归,都是因救了皇上而鸡毛上天,他们仨个能不能收复南洋,谁都在打一个问号。

    夕阳的余辉早已被夜色吞噬,大臣们转眼就融入了黑夜。

    当天晚上,朱元璋秘密召见了太子朱标。

    “你知道朕召见你的意图吗?”朱元璋直截了当地问朱标。

    “不知道,请父皇明示!”太子朱标摇了摇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朝廷内发生了很多事情,你知道吗?”皇上问。

    “不知道。”太子又摇了摇头。

    “作为太子,今后要君临天下,就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今天朝会上的场景你看到了吗?朱九鹰高谈阔论娓娓道来,已经大大地抢了你太子的风头,看来朱九鹰不简单啊!”皇上一边说一边十分感慨。

    “父皇,九鹰他才华横溢是好事啊......!”太子有些诧异。

    朱元璋打断了太子的话说:“你觉得是好事吗?我觉得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你看那架势,真有众星捧月的感觉,你知道后果吗,这可是人心向背的大事啊!如果有一天,人心都向着了朱九鹰,你的太子身份还能继续下去吗?再说朱九鹰现在可不是六年前的朱九鹰了,他满腹经纶,甚至还教我放弃用了几千年的兵权制度,搞民主治国,还叫我重工轻农,大力发展工业、手工业、军工业、商业,他说有钱比有什么都重要!你说他满脑子装的什么啊?简直就是一个外星人,随时都有可能拿走我们朱家的天下!”

    朱标被父皇的一番话说得站了起来:“父皇,他有这么恐怖吗?”

    “何止是恐怖,简直是要命!”朱元璋如临大敌,他接着说:“今天找你来,就是要交给你一个任务,这次去南洋,回来时不能让我看到朱九鹰!”

    “啊——!”朱标吓得后退了两步。“父皇,您是叫我除掉他!”

    朱元璋肯定地点了点头。他接着说:“我之所以派他做你的副将,是不让他离开你的视线,之所以封他为南洋王,是麻痹他,也是掩人耳目,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心计!”

    其实朱标早就把朱九鹰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早就看出了朱九鹰不同凡响的才能,早就想偷偷除掉他,只是碍于皇上对他的关照才迟迟不敢下手。这下好了,有了皇上的口谕,他就什么孝不怕了。

    “父皇,您的话孩儿已经记在心上了,儿臣不会辜负您。”

    “好,为了朱家天下,为了大明王朝,也是为了你自己,大胆去做吧!”朱元璋说完给了他一个免死牌。

    朱标接过免死牌时哭了,他轻轻擦去滴在免死牌上的泪水扑通一下跪在朱元璋面前说:“儿臣永志不忘父皇的良苦用心!”

    “起来吧,大胆去干,随时有人配合你。”

    朱标站起身后再不哭了,连续给朱元璋瞌了三个响头后扭头离开。

    夜色越来越浓,很快就掩盖了朱标的身影,同时也掩盖了世界上所有的是非与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