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黑帆信条 » 大开拓时代

大开拓时代

    16世纪的海盗活动中.有三个主人公和其他的一些参与者。其中西班牙和新大陆展现在历史舞台的中央。新大陆的财富不计其数,惨遭西班牙人的摧残和破坏。随之崛起的强国英格兰和法兰西,连同荷兰人和柏柏尔人一道.也纷纷参与进来,企图瓜分剩余的财富。

    “商人们必然研究的另一个领域(这点与征服者和海盗们仅有细微的界限):实用地理学书籍,其中汇集了科学论著、旅行故事和地理绘图。据说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是中世纪销量最好的书籍之一。人们痴迷于包括小说体在内的冒险书籍,即使是约翰·曼德维尔虚构的一本想象力极其丰富的探险书也风靡一时。热那亚和加泰罗尼亚的地理绘图学校制作出精致的港口地图集、附有地图的航海路线描述以及对港口和航海条件的介绍。在这种为拿着罗盘、星盘和天文学丁具的专家和专业人士准备的博学环境中,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出生了,他的探险并非出自偶然,而是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将他带往一个特定的目标。

    对即将去国外的商人而言.有许多指南可以使用,例如:佛罗伦萨的商人和银行家吉奥瓦尼·弗雷斯科巴尔迪写的《英格兰之行必知》。或是佩鲁齐的代理商弗朗西斯科·迪·巴尔杜奇·彼加洛第的《前往中国的商人必知》。”(《中世纪商人和银行家》,雅克·勒高夫,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出版社.1986年)

    奄奄一息的美洲大陆被海盗征服者们一寸寸吞噬着,而被排斥在瓜分团伙之外的海盗们则在海路上对征服者们的运输船进行各种程度的掠夺行动。,不久,除了掠夺金银之外,贩卖人口的行为也开始了。这片蒙受了巨大悲剧的土地上即将建立起现代城邦,

    公元15世纪.葡萄牙人率先驶往熟知的海域之外.进行财富掠夺。国王恩里克的绰号“航海者”并非来自偶然.他深知非洲海岸是最为合适的掠夺途径。从那里可以获得商队从近东和远东运来的丝绸、象牙、宝石和其他诸如香料、桂皮和姜之类的珍品。

    恩里克在萨格雷斯建立了一个天文台,同时也是个航海技术学院,汇集了最珍贵的航海地图和最有经验的水手。这里的探险者们于1435年为欧洲人发现了博哈多尔角.于1442年发现了布兰科角.于1445年发现了佛得角.于1447年发现了冈比亚,于1462年发现了莱昂山脉.于1471年发现了刚果,不久巴多罗马·迪亚斯又发现了好望角.开辟了一条通往印度群岛的新路,

    信仰天主教的葡萄牙国王恩里克将这些发现告知罗马,申请将天主教传播到被征服的地区。于是,教皇埃乌赫尼奥三世在公元1454年的罗马主教谕旨中将所征服地区的所有权授予葡萄牙国王。授权他在那里建造教堂和修道院,并派出传教士。葡萄牙王国的传教基金会就此成立.为后来历任教皇所承认并扩大其授权范围。

    葡萄牙国王希望至少在精神层次上将已经征服以及将要征服的地区在更高统治者面前合法化.原因在于葡萄牙作为欧洲弱国之一,担心诸如英格兰、法兰西或德意志之类的强国会将其强行夺去。

    因此,当公元1493年4月3日哥伦布将从新大陆带回来的物证展示在天主教双王(1469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和卡斯蒂亚女王伊莎贝尔联姻,共享西班牙王国的王位。史称“天主教双王”)面前时,西班牙的君主们十分担心葡萄牙会顺其自然地将新发现领土的所有权归在自己名下,于是立即向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提出请求,以避免任何

    争执。西班牙君主向教皇求助的做法合乎逻辑,因为当时的天主教国家普遍接受教皇的裁决,并将其谕旨当作确定国际权利的有效文件。此外,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本人也是西班

    牙人。

    一个月之后,亚历山大六世于公元1493年5月4日颁布了谕旨,文中对以往谕旨和文件进行了修订。之前规定葡萄牙在大西洋地区占有支配权,而西班牙被局限于往南直至加那利群岛的区域,但现在美洲的发现使得格局发生了变化。

    “教皇的管辖权日益增大,因此向往西和往北推进的所有岛屿和陆地进行捐赠,并用一条从北极到南极的线将这些区域划分开来……这条分界线位于所谓的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往西一百里格(约五百公里)的地方谕旨中捐赠的说法来自所谓的《君土坦丁大帝(古罗马皇帝)的捐赠》,该文件后来被发现是伪造的。这份伪造文件中提到君士坦丁大帝在古罗马帝国西部的各个岛屿均捐建罗马教堂。于是在1493年有人提出大西洋往西的岛屿都应该是古罗马帝国的合法辖区。

    葡萄牙人拒绝接受这条分界线,认为教皇片面地偏向西班牙人。最终,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各方签订《托德西利亚斯条约》(1494年)。条约修改了分界线,将亚速尔群岛往西一百里格改为三百七十里格.以确保葡萄牙船只从非洲顺利返航,同时保证西班牙船只的自由通行。于是,分界线以西部分将属于西班牙.以东地区归葡萄牙所有。因此,葡萄牙人得以将巴西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也避免了一场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战争。

    自由和封闭的海域和市场

    在历史长河中,从古罗马时期到现代国家,各个海域的开放准则总是顺应每个时期的强国的经济利益需求。

    当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世界、瓜分海洋的时候,同时也在建立商业垄断,在事实上确立了一片企图将其余国家排斥在外的封闭海域。

    古罗马法律中提出“共有物”和“无主物”。其中,根据共有物”的内容,某些海上资源应当归所有人共有,而“无主物”则承认另一些海上资源不属于任何人。古罗马根据自己的战略利益和形势需要,在区分“共有物”和“无主物”方面玩儿尽了文字游戏。由此,当古罗马帝国为发展海军,需要占有地中海资源、并将地中海作为其殖民扩张的媒介时,便对自己在海上的法律标准做了一个特别说明。

    公元17世纪初,海洋自由权第一次在1609年匿名发表的简短著作《自由海》(Mareliberum)中得到清晰阐释。文中声明海洋并非任何人的所有物,而是所有国家都能自由

    使用的国际区域。事实上这篇著作的作者是荷兰法学家、作家和诗人雨果·戈罗西奥,他意在维护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荷兰公司在东印度群岛的权利,以便在印度洋开辟航线,而当时葡萄牙凭借1493年的教皇谕旨,将印度洋当作自己专有的海域。

    戈罗西奥坚持认为海洋应当是开放自由的,因为它是各国之间交流贸易所必不可少的途径。上帝创造了大海,没有人能将其归为己有,否则就等于破坏和平。但是这一思想很快遭到其他航海强国的反对,他们控制着各条海上路线,拒绝接受这个主张“海空使用权为所有人共有”的学说。1635年,约翰·赛尔登发表文章《领海》,驳斥了戈罗西奥的说法,认为海洋和陆地一样,既可以被私人占有,也可以被限制在各国的控制范围之内。既然可能被占有,那么无论在陆地还是在海洋和天空,所有权的关系便可以建立起来。

    此时这位英格兰法学家试图维护英王在海上称霸的权利,将海洋看作可以私自占有的物品。然而不久,由于包括英格兰在内的列强的经济需求和殖民政策,这种想法被废弃,之前关于海洋自由权的学说反而受到追捧,因其对这个时期的各贸易帝国而言更为适用

    然而,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科一世对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庇护下划分的世界格局并不支持。他尽管是个工业和技术欠发达国家的国王,但也不乐意被排斥在游戏之外。另外,弗朗西斯科一世还有足够的个人原因来憎恨西班牙人,因为他曾在帕维亚战役(1525年)后被西班牙人俘虏为获得自由,不得不交出一大笔赎金,并割让了米兰、那不勒斯、弗兰德斯、阿图瓦和勃艮第,故而备感耻辱。

    回到巴黎后,弗朗西斯科开始搜寻钱财,可是法兰西的财库已然空虚,仅剩的一点都被用来救他。此时的法兰西是个贫穷、濒于破产的国家,并有着一位渴望复仇的年轻国王。于是,如同历史上其他国家也常出现的情况一样,当没有能力组织巨大的舰队和调动补给成千上万的将士与过于强大的敌人进行对抗时,国家就会扶持各种民间的小战争。也就是说,在没有财力发动大的战争时,便资助海盗不断进行小规模的骚扰。

    “…当时有传言说,法兰西国王质问西班牙国王为何与葡萄牙国王将世界瓜分,却将他排除在外,并让西葡二国王拿出始祖亚当的遗嘱,看有否仅让他俩继承和统治那些领土。法兰西国王还说,既然他俩将世界瓜分,一块都没有留给他,那么他就有理由竭尽所能在海上劫掠抢夺。”(贝德纳尔·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新西班牙的征服真史》,第七十九章)

    出生于荷兰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同时也是德意志的查理五世,他在继承王位时不得不学习了西班牙语。命运对他万分地青睐。他是西班牙天主教双王的外孙、德意志皇帝马克西米连的孙子,从祖辈处继承了相当辽阔的欧洲领土,统治了至少说十二种不同语言的区域和数百万人口。他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又是兼有卡斯蒂亚王权和阿拉贡王权的西班牙国王。在他的统治期内,埃尔南·科尔特斯征服了墨西哥;皮萨罗摧毁了印加帝国;冈萨罗·西梅内斯·克萨达攻下了奇布查王国;埃尔卡诺第一次环游世界,占领了菲律宾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同时,佩德罗·德·门多萨在拉普拉塔河边修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城,

    胡安·德·萨拉萨德和冈萨罗·德·门多萨建立了亚松森。卡洛斯一世的征服行动从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然而同时也出现了觊觎这一巨大财富的

    敌人。

    “在讲述和分析美洲征服史的时候,我得出了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在谈到交流的方式和种类时,我首先陷入了种类型学视野的困惑:印第安人赞成与世界的交流,欧洲人则倾向于与人的交流;这两种交流在本质上没有孰优孰劣总是为我们所同时需要;如果我们在其中一方面占优势,那么一定会在另一方面失败……在与世界的交流和与人的交流之间也会发生演变吗?一般说来,如果发生了演变,野蛮这个概念岂不又遇到了一个不相关的意义吗?”(《征服美洲》,茨维坦·托多罗夫,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天主教双王于1503年创办的交易所原本是作为西班牙王室的办事处来管理与新大陆之间的贸易往来,但很快就变成了意在检查和监督所有与美洲贸易相关事物的部门,并打算建立西班牙商业垄断的运行机构。借助王室相继下达的几个命令,交易所逐步扩大和修改其结构权限以及整个贸易的环节,直至1543年,创建了塞维利亚商人领事馆,承担一系列与美洲贸易相关的商业活动,并参与船队派遣、海上安全管理和对失事船只的商品打捞救援。继塞维利亚和加的斯以垄断的方式管控与美洲的贸易之后,仅有的几个得到官方许可的美洲港口也开始实行商业垄断。

    开始,船只根据其商业利益进行往返,然而当效力于法兰西的意大利海盗胡安·弗洛林大肆掠夺科尔特斯运往西班牙的丰厚财宝时,对从美洲出发的商船进行保护变得极为迫切。

    之后的第二年,西班牙于1522年6月13日发布了《王室条款》,对美洲贸易采取了保护措施。一份与塞维利亚商人们签订的“契约”下令建立一支与海盗抗衡的海军,海损费分摊到运输商人以及相关利益港口的居民身上。

    公元1526年,禁止船只独自驶往美洲。之后几年内,颁布了其他的一些保护条款,其中最重要的是1543年的王室便笺》,规定在西班牙和美洲殖民地之间进行商业航行的船只必须在固定的往返日期内集体出航,并由一艘战舰护航,战舰的费用由海损费支付。海损费是根据所运输商品的价值进行分摊的一种税收,用以支付给护航军舰。因此税额会按照商品价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在战争或危险时期,必须加大航海保护的

    时候,海损费也会增加。

    3月和9月都会有两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其中每个船队至少带有十艘一百吨以上的帆船。一旦进入加勒比海,每艘商船便向各自的港口驶去,此时的军舰则以哈瓦那为基地,开始追踪这个区域的海盜。三个月后,所有的商船将在哈瓦那与军舰会合,然后返回西班牙。然而这一命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收效甚微,因为西班牙人倾向于不予理会,甚至背道而驰。

    1552年,曾有意向要取消军舰护航,取而代之的是将每艘商船进行武器装备,来对付可能的海盗侵袭。同时,为保护海上贸易,创建了两支海上兵团,其中一支以塞维利亚为基地,防御港口附近的海域,另一支则以圣托多明戈为基地,负责加勒比海的防御。

    但是第二年,又恢复了军舰护航,每支船队配备四艘军舰。到达加勒比海之后,一艘军舰陪同驶往美洲大陆的商船,另一艘陪同目的地为圣托多明戈的商船,其余两艘则保护开往墨西哥的船队。

    海上航运的制度遭到了修改,尤其是在军舰的数量上同时也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因为当时所运输货物的价值还不是非常高,而制成品的价格又一直飞涨。

    然而到了1545年,在波多西发现了银矿,次年在萨卡特卡斯、两年后在瓜那胡阿多、再晚些在库恩卡梅、圣路易斯·德·波多西、索姆布雷雷特和帕丘卡等地陆续发现丰富的白银矿藏。此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超载白银的船只又不断地从美洲起航,可是随之而来的海十风险也讯速增加于是当局决定认真组织海运体系。

    尽管最重要的是保护运银商船的返航,但也有大量商船运送美洲人渴望的奢侈品和当时美洲还不能自给的食材(红酒、橄榄油、干果)。通常运往美洲的工业产品大部分都是外国制造,因为西班牙完全没有工业。盈利的需求慢慢转向奢侈品贸易和能开出高价的非必需品。奢侈品贸易在走私中与其他价格更为低廉的商品也有很大的竞争力。公元十七世纪的船队运载量达到一千万吨至一千二百万吨之间。

    水银能用在汞齐法中提炼白银,在当时是向美洲运输的常见商品.西班牙对此进行了垄断。虽然秘鲁的乌安卡贝利卡矿开采的水银能自给自足,但是墨西哥在这方面必须依赖于西班牙的运输。这些水银产自西班牙的阿尔玛登矿或南斯拉夫的伊德利亚矿.被装在皮囊里,由专门的水银运输船运送。,

    当时的贸易链就是将外国工业制品和奢侈品输出到美洲.再从那儿将白银运回西班牙,。王室对整个贸易进行严格控制.对海上运输实行保护,并从中收取费用。

    美洲舰队

    在费利佩二世统治其间,制定了《美洲船队法》,用以保护运输船队。这一法规极为重要,使得垄断贸易持续了两个多世纪。之后经过或对或错的修订,施行了很长时间,直到公元1778年才被取消,之后被《自由贸易章程》替代。《自由

    贸易章程》一出来便显得陈旧,无法面对美洲贸易的新形势

    和工业革命产生的结果。

    公元1561年7月10日出台的《美洲船队法》规定商船必须组队而行,以更好地抵抗海盗袭击。由于在美洲存在两个总督管辖地,所以决定每年组建两个船队,分别开往墨西哥和秘鲁。

    到了1569年,这两个船队已经完全不同。前往墨西哥贝拉克鲁兹港的船队在四月起航,刚开始时被称为“新西班牙船队”(FldotadelaNuevaEspana)后来被人们直接称为

    船队”(Flota)。而另一船队的目的地先是巴拿马城市“上帝之名”,后来被波尔托贝罗取代每年八月出发,被称为“大帆船船队”(Flotadelosgaleones),后来仅叫它“大帆船”。有时这两个船队会一起航行,但都各有自己的组织和指挥部。

    另外,还规定这两个船队必须在安达卢西亚的海岸(塞维利亚、加的斯和圣卢卡)集结成队,在皇家海军的护送下从塞维利亚的河口出发。

    当然这些严格的规定仅仅是写在纸上,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不被人遵守。船队很少会在约定的日期出发,每年也并没有两支船队,因为尽管这应该由美洲委员会咨询交易所、交易所再与塞维利亚领事馆商量,然后做出决定,但归根结底商人们的利益才是决定派两支船队还是不派船队的因素。商人们一般宁愿保持美洲市场的供应短缺,以便抬高价格。

    西班牙为自己的船队实行了一种真正的组织模式,这对于它在1565年的各种垄断需求而言是一个极好的制度。

    这一制度十分细致地规定了船队的准备方式、组成结构、往返日期、船只数量以及出售商品的交易会次数。然而,当美洲的十万西班牙人增加至四百万的克里奥约人、梅斯蒂索人和穆拉托人,奢侈品需求大大增加时,这一细致的组织制度已经无法适应了。

    战舰被禁止携带商品,除非是装载从受损船只上救回的货物,但事实上往往满载走私商品,有时甚至因为装载过重而无法在遇上敌人时快速航行。随船队旅行的乘客们常愿意乘坐这些战舰,因其舒适程度要高于商船。这些乘客,包括他们的仆人,都带有武器和弹药按照规定,商船的投入使用期不能超过两年,必须能承载三百吨以上的重量。1578年规定不允许任何不达标的船只参与船队,但在实际中却被严重违反。由于要找到新船并不容易,因此经常将旧船使用了一两次后在美洲拆毁。根据1605年的条款,每艘商船必须携带两门青铜大炮,返航后再归还。

    船只一般在西班牙的坎塔布里亚船厂或古巴、巴拿马和贝拉克鲁兹的船厂建造。17世纪下半叶,进行美洲贸易的人的三分之一都是美洲人。按照规定,不允许外国④建造的船只加入船队,但也总是有例外。船队里还会有通信舰,十分轻巧,载重量不足六十吨,负责传递船队起航的消息,以便大家做好准备。这些通信舰不能搭客也不能运货,但这规定通常也不被人们遵守。

    待到货物装船完毕.船员和乘客都已登船,出发的号令

    也已下达,船队便沿瓜达尔基维尔河顺流而下,驶向圣卢卡尔·德·巴拉梅达4进行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专项检查.以确保船队具备航海条件。船队离开伊比利亚半岛驶向加纳利群岛,这一航程依据海况的不同约需十至十二天不等。旗舰在主桅杆上悬挂旗帜,负责领航船队;众货船紧随其后;副旗舰在船尾桅杆上悬挂旗帜,并负责殿后。

    离开加纳利群岛.船队便驶入所谓的“女士海”.据说这片海域的海况极为理想.就连女人都可以在此掌舵航行。历经长达一个月且往往令人厌倦的航行,船队到达多米尼克岛售。稍作休整便继续最后的航程。

    新西班牙函的船队从多米尼克岛驶向维拉克鲁斯.途中陆续有船只离队驶向洪都拉斯、波多黎各、圣多明各或古巴。

    船队驶向卡塔赫纳港、部分商船驶向玛格丽塔岛、拉瓜伊拉港、马拉开波港咖里奥阿恰港。船队在卡塔赫纳港停留两周,卸下运往新格拉纳达王国。的货物。之后,继续驶向终点站农布雷·德·迪奥斯港誊。1595年弗朗西斯·德雷克摧毁了该港口,之后条件更为优越的波尔多贝罗港3取而代之成为往来船队的栖身之地。

    在目的地.船队进港犹如过节一般。当地官员和税收官检查并通过之后,须派两艘船携带紧急信件返回西班牙通报船队安全到达的消息。卸船命令一下达,贸易集市也就开张了,通常能持续两至四周的时间。

    出发港和目的港之间的航线往往是崎岖复杂的。船队从西侧的太平洋沿岸到东面的大陆.实际相当于横跨了整个大陆。跨越墨西哥东西沿岸的漫长航线将维拉克鲁斯嘞阿卡普尔科喳联系起来,墨西哥北部的白银也得以运达沿海地区。德·克鲁塞斯小道锵巴拿马城、秘鲁的白银和通向波尔多贝罗港的查格雷斯河鼍)上游连成一线。

    贸易交换的正常运作需要辅助船队,他们负责将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商品转运至各地并搜集须运回西班牙的货物。这需要通过周密的计划和准确的指挥将船队进行编组进行货物的运输。事实上,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出现过。

    在加勒比海、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上各有一支辅助船队负责远至拉普拉塔河11和菲律宾的贸易航线。

    美洲的辅助船队通常由中小吨位的舰船组成.其中大部分为“新世界”所造。

    加勒比海船队所辖舰船大部分为古巴和卡塔赫纳的船厂所造,而太平洋船队的舰船则来自于墨西哥和基多(瓜亚基尔)的船厂,

    加勒比海的美洲船队规模庞大,其中还包含舢舨、小艇、双帆船和大量往来于古巴、波多黎各、圣多明各、委内瑞拉、新格拉纳达王国以及其他中美洲和墨西哥城市之间的小型船只。事实上.单凭加勒比海航线,西班牙船队便可开展贸易活动。随着定居点的不断增加,加勒比海地区开始为欧洲生产和提供可可、蔗糖、烟草、靛蓝、棉花和皮革。这些日益畅销的产品随着加勒比海的船队到达了不同的目的港,流入了世界各地。

    太平洋上的两支美洲船队唯宗主国西班牙马首是瞻.成为其阻止两个总督辖区之间的交流、防止出现脱离西班牙管制的内部商路和避免白银外流至东方的工具。

    南太平洋船队也被称之为“南海舰队”,其基地设在卡亚俄。该船队负责将波托西的白银和除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之外的南美所有财货运抵巴拿马城以便其随后转运至波尔多贝罗,同时从巴拿马城将欧洲运来的货物接驳回秘鲁。

    为了防止秘鲁的白银落入海盜之手,南海舰队和西班牙大帆船舰队力求密切配合。北太平洋舰队的基地设在阿卡普尔科①,这里同时也是来自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的各种产品的集散地然而,马尼拉大帆船才是在这里做买卖的真正主角,这也使得新西班牙舰队的势力扩展到了太平洋海域。

    吨位可达几百甚至上千的马尼拉大帆船负责在马尼拉和阿卡普尔科之间往来运输墨西哥的白银。在当时的亚洲白银是一种比黄金更为稀有的金属,其价值自然高居不下。

    因而,用白银低价购进亚洲生产的各种奢侈品,转运至美洲和欧洲售卖以赚取高额利润也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买卖。这种船只可载二百五十人。为慎重起见,船上通常载有批士兵,数量可观的乘客也可在必要时协助开展防卫。两地之间的航程漫长而艰难;从阿卡普尔科出发需要航行五六十天,约两千两百里格的航程。起初,返航时为了利用“黑潮”通常从日本方向绕行。但自1596年遭遇日本海盗袭击之后船队改变了航线。通常情况下,七月份从马尼拉出发返航是最理想的,但有时会拖延到八月份一冉往后就无法出海航行了,必须等上

    整整一年。返航需要五六个月,一般在十二月份或来年的一月份到达阿卡普尔科。

    随之而来的阿卡普尔科贸易集市可长达一个月之久。从马尼拉运来的各种商品可谓琳琅满目:象牙、印度宝石、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帝汶岛卫的檀香、摩鹿加群岛的丁香、锡兰的桂皮、婆罗洲@的樟脑、马拉巴尔④的生姜,此外还有锦缎、漆器、壁毯和香料。而从阿卡普尔科运往马尼拉的货物有:可可、香草~、染料、菝葜、皮革以及支撑着这条神奇商路的墨西哥白银。

    墨西哥自产丝绸的出现终结了马尼拉大帆船向美洲运送货物的时代。秘鲁打算用波托西的白银购买所需的中国丝绸、香料和瓷器,利马商人于是便派船直航菲律宾。由于担心秘鲁白银外流至东方.塞维利亚商人坐不住了,他们说服了西班牙王室禁止这种同亚洲的直接贸易。禁止在两个总督辖区之间通商使得阿卡普尔科港成为了摆设。新大陆同东方世界之间只剩下了走私贸易,两个总督辖区之间的贸易也同病相怜。

    交易结束之后,双方舰队的商船须驶往哈瓦那,由等侍在那里的舰船护送回西班牙。返航时间不得晚于八月十日,否则在巴哈马航道必定会遭遇不测。不少船只曾葬身于这片海域,沉浸在水底的大帆船不计其数。如果船只未能按期返航,就得卸下船上的白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待来年。同来时的行程相比,返航往往更加危险。除了飓风和风暴,还得面对海盗的威胁。船上的货物越贵重,遭遇海盜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一切都准备就绪,航行中需要的淡水和粮食都已装船,便发出返航令,船队则重新摆开航海队形。此时不再派遣信号船返回伊比利亚半岛,以免惊动海盗。船队从哈瓦那驶向变幻莫测的巴哈马航道,一旦通过便径直驶向欧洲。尽管在整条航线上都有海盗的身影,但最有可能与之遭遇的地点是在亚速尔群岛2附近。有时西班牙会向这个大西洋中的小岛派出一些支援舰船接应从美洲返航的船队。

    船队从亚速尔群岛驶向葡萄牙,中途往往会在阿尔加尔维停留以便卸下走私的货物。最后到达西班牙西南海岸,经过圣卢卡尔后,大帆船沿瓜达尔基维尔河艰难地逆流而上,最终到达内河港口塞维利亚。船队抵达塞维利亚后便开始卸货、清点白银、缴纳赋税。

    结清水手的工钱后,各种武器都要归库。黄金白银将被千里迢迢运抵那些欧洲的工业中心,那里制造的手工品将会用于下一批远航的船队,而那里也将最终成为财富的聚集地。

    整个贸易体系运转地越发缓慢。货物从太平洋到西班牙得花上整整一年的时间,而从菲律宾到西班牙则需要两年。17世纪30年代,商路的疲态已开始显露,到17世纪末,难以为继的态势已显现无疑。与此同时,从1620年开始,美洲的白银运量骤减,英法走私商人转而成为了美洲土生白人的奢侈品提供者,西印度船队的贸易体系行将崩溃。

    18世纪初,人们多次试图重整船队,但都无济于事。除了些驶往新西班牙的船队之外,再没有船队驶向那片“干燥的土地”。1778年签署了撤销船队的证明,也正是在这一年,西班牙颁布了自由贸易章程。

    走私贩运,其罪可恕

    在大安德列斯群岛和西班牙,从事走私活动是非法的,但却算不上什么不光彩的事。况且很多家庭都是靠走私来维持生计,有些甚至因此成了暴发户。走私者不分社会阶层,他们相互袒护包庇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了。走私活动带来的巨额利益甚至使走私者同满载货物而归的海盗相互勾结,沆瀣一气。

    美洲的走私活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上至总督下至平民,有时甚至占殖民地贸易量的三分之二强。

    在整个殖民时期,当局对走私活动不仅迁就容忍,还经常直接参与其中。彼得罗萨副王曾对染指王室利益,私自放行船只并对其所载货物不予登记的卡塔赫纳总督和若干官员给予停职处分。因走私罪名被起诉过的还有秘鲁的好几任副王和买

    卖违禁商品的埃斯基拉切王子。而因走私惹上官司的总

    督竟数以百计。

    参与走私的还有神职人员。在圣多明各,教会和世俗势力为此争得不可开交。1708年,在圣塔玛尔塔和里奥阿恰,走私者在一些牧师的庇护下做起了大买卖。阿玛特副王极力反对耶稣会教士在利马以外的地区售卖他们在伊德封索和齐略“的作坊生产的布料,因为其中夹带有走私货

    在卡塔赫纳,皮米恩塔副王下令击沉了一艘当地主教的走私船。对可疑牧师的家进行检查是司空见惯的,就连教士和修女也干些走私的买卖。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会征得当局的同意,但为了靠近西班牙的港口各路船队也常常使用以下借口:船只故障、急需补充淡水和新鲜食品、因恶劣天气被迫更改目的港、被海盗追踪、请求医疗救护以及其他能想到的借口。在船只的进港登记中,因紧急情况进港的占绝大多数。一旦靠岸,货物的流通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当然,对于任何得以如此销售的商品都要强制课税。

    在西班牙的殖民地,一度声势浩大的海盗活动在贸易量上最终不敌走私活动。此外,不可忽视的是走私活动将先进的书籍和思想引进到西班牙殖民地,成为日后促成美洲独立的革命运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