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谋定相思 » 10、书塾往事

10、书塾往事

    下了马车,姜怀宁还没站稳便被陆昭沅拉着袖子往一处走。

    两人进了一家书塾,书塾不大,也几乎没什么客人。陆昭沅牵着姜怀宁的衣袖,四处望望,隐约看到在一排书架后,有一抹绯色徘徊。便将姜怀宁往书架旁推。

    “阿姐,佟先生和林公子留在府中,他们都是读书人,哪儿能没有文房四宝,典籍书册啊。这样,我去挑文房四宝,你呢就去看看架子那边有什么书卖”

    说罢,愉悦的转身去了另一侧专卖文房四宝之处。

    姜怀宁听了陆昭沅的话,很是认同,便慢慢走到书架前翻看有什么值得一看的书籍。

    指尖触及陈列在书架上的书册,慢慢划过每一本书册侧面印着油墨的名字,选中其中一本,伸手将书册取下,却正好透过缝隙看到了书架对面捧着书读的人。

    对面似有所察觉,垂眸看来,一双静无波澜的眼便直直的落在了姜怀宁的脸上。

    刹那间,仿佛春花盛开,胸腔中剧烈跳动的心脏叫嚣着,浑身的血液涌上脑袋。姜怀宁呆呆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已经不知今夕是何夕。

    对面看见了她,却不以为意,放回手中的书册,转过身取下另一书架上的书册阅读起来。

    姜怀宁收回自己的视线,不自觉的捏紧了手中的书册。

    其实,她早就认识盛临初。

    在她八岁那年冬日,圣上带着众大臣及其家眷们在崇华山举行冬祭,她与怀瑾阿沅都跟着父亲去了。小孩子心性爱玩,她们三人便趁着下人疏忽偷跑出去。

    谁曾想跑的太远,她与怀瑾阿沅走失了,还在雪地里迷了路,在林中不停地打转。一直到晚上,她既未能走出林子,也没能遇上来找她的仆人。幸运的是,为了保证皇家的安全,侍卫早就将这座山林清理过一遍,她没有遇到狼群。

    在林中转了一天的她又累又渴,夜晚来临,她只能找了个背风的坡歇下,祈祷着有人能够快些找到她。

    一直过了很久,直到她心生绝望,以为自己快要死的时候,一个少年在她面前蹲下,将一个球状的东西塞进她手中。她听到那人说“让张礼放消息,随便找个侍卫,就说人在这儿”

    手中的手炉还散发着热意,让她的意识有些许回笼,印象里只剩下一双金线勾勒睚眦的云头靴和少年离去的背影。

    等她再醒来,就已经回到营帐中了。

    圣上亲自来看她,他们说,找到她的是宫中的一个小侍卫。

    姜怀宁藏了藏手中的手炉,只有她知道,救她的是这手炉的主人,圣上身后的盛亲王世子,盛临初。

    姜怀宁呆愣愣的站着,店家栽的绿植长了果子,果子掉到姜怀宁脚边,咕噜噜的转了几圈才停下。这动静也唤回了姜怀宁的神思。

    姜怀宁将手中的书册放回原处,缓步走到盛临初身侧,与他背对着,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册在手中翻看。

    有风吹来,姜怀宁低垂的眼眸瞥见,自己鹅黄色的裙摆与盛临初绯色衣摆在风的吹拂下交叠、翻飞,出神想道“这样,也很好”

    “也算是她前世今生,第一次与他站在同一处地方,做着同一件事情,那么,这也算是她和他之间那一点不被世人所知,不被本人承认的秘密了”

    “盛老二——”

    一道略显耳熟的声音传来,姜怀宁抬头循声望去,认出对方正是当日在武陵侯府大杀四方的小霸王、萧相之子萧景之。

    萧景之伸手拍拍盛临初的肩,拉着人往书塾二楼走,从姜怀宁身侧路过时,还道“这位姑娘烦请让让”

    “盛老二,上京喝茶的地方颇多,你何必偏偏选在这里,瞧着不像茶楼,倒像书塾”

    盛临初搭着萧景之的肩膀,声中带笑“这确实不是茶楼,而是书塾,不过他家的茶不错,你们待会儿可以试试”

    萧景之比自己矮了半个头,将胳膊搭在对方肩上的高度正合适,盛临初拍拍萧景之的胳膊,又道“等喝完茶,还有件事要请你帮忙”

    “什么事?”萧景之习以为常,每次盛老二和齐老三有什么不方便做的事,都是由他代劳。

    像什么火烧青楼,恶搞无赖那些听起来就荒唐的事,其实有一部分就是这二人的功劳。

    不过他不在意,这二人一个背负仇恨,一个管着礼制,都不能被这种事束缚了手脚。可他不怕,他有父亲,也不用入朝为官走仕途,他们不方便做的事,便都交给他好了。

    盛临初笑了笑,吐出两个字“找书”

    两人的身影消失在二楼拐角处,姜怀宁心中滋味复杂,忍不住用力拽紧了手中的书册,嫩白的指尖在用力的挤压下变了形状,低垂的眸中难掩落寞。

    陆昭沅扬着笑来寻她“阿姐,你在看什么呢?可有合心意的?”

    姜怀宁方才回神,装作若无其事的摇摇头“没看什么,我们回府吧”

    两人走到柜台,掌柜的已经包好文房四宝,姜怀宁才发现自己还没将手中的书册放回,索性一起买了。

    又让掌柜的安排人将东西送回姜府,两人这才离开。

    姜怀宁回了院中,夜里横竖睡不着,一会儿想起今日在书塾中和盛临初短暂的共处,一会儿忧心太学一事,索性爬起来,燃了蜡烛,借着盈盈的烛光,翻看今日在书塾中买的书册。

    这本书讲的多是异闻杂谈,以亲历者的口吻叙述那些骇人听闻的故事。姜怀宁看得入迷,很快便将故事都读完了。

    翻过最后一页,姜怀宁有些惆怅的合上书页。著书者文采不错,故事也很精彩,本想着看看是何人著述,可以让人寻来下册,谁知翻看了好几遍,姜怀宁也没有看到著书者的名字。

    姜怀宁细细观察,却发现书册中有一页不同寻常。

    翻到那一页,姜怀宁才发现这一页居然是由两页纸张合为一张,可是她方才看书时并未觉得有何处逻辑不通,故事不顺。

    姜怀宁想了想,倒了一杯凉茶在茶盏中,用帕子浸湿后轻轻印在书页上,如此反复,书页慢慢分开了。

    浸湿的书页极易损坏,姜怀宁小心的将两张书页分开,这才看到其中有字。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姜怀宁看完书页上的字,轻轻皱眉“一首诗?”

    “若只是寻常的一首诗,何必用这法子将它掩盖起来?”

    姜怀宁垂眸沉思一会儿,突然想起今日在书塾时,盛临初说要让萧景之帮忙找书,难不成就是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