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华之工匠 » 四十一、大事作于细

四十一、大事作于细

    仙枝敬酒时与黄师木目光对视,这一刻她没有再躲闪,一片红霞飞上脸颊,手竟有些抖。刘子清虽没看女儿的神态但心如明镜;这时小玉站立在门边看着小姐,似有话要说。仙枝敬了酒后歉意说道:“有人上门问诊,请吃好、喝好,我先失陪。”说罢起身离席,和小玉一同到医馆去了。

    原来仙枝学医归来后,在离家不远的街上开了一间“江南女医馆”,每日里都有很多女性患者前来问诊。仙枝也并不以赚钱为目的,对贫困之家都是免费医治,寻常人也只视情况收些针灸和治疗费而已。但有些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由于顽疾治愈,难免以重金酬谢表达感激之情。她们敲锣打鼓的担着谢礼来,放下就走,容不得你不收。也是仙枝医术精湛,誉满江南,才使得经常有远道慕名而来的求医问药人,很多时候一个人都忙不开身,贴身丫环小玉一直在身边帮忙,时间久了,竟也学会了诊脉,略知药性;后来仙枝在离开苏州前,又教会了她针灸,简单的病症也能独立诊治。

    饭后,黄师木、晓诚二人又喝了杯茶才向刘子清告辞。刘子清只留下那付玉石围棋;书法卷轴和银两则让两人带回。晓诚请刘子清和仙枝晚上到蒯家坐客,刘子清微笑点头接受了邀请。黄师木向刘子清深施一礼表示谢意,告别离去。刘子清送走二人后来到医馆;仙枝见父亲进来知道黄师木已离开,欲言又止,表情有些不自然。刘子清并未在意只是让女儿先回去吃饭。

    再说晓诚和黄师木回到家里,蒯苏诚一看书法卷轴和银子又都拿了回来,明白是只收了围棋。晓诚先将那幅珍贵的书卷轴和银子一并交还给嫂子,贞慧看二人是用过午餐,且从小诚脸上的表情就明白了进展顺利。坐下后,晓诚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一遍。贞慧和苏诚夫妻更是对德高望重的老人赞不绝口。苏诚笑着对师木说:“兄弟,要说刘小姐不仅是在苏州城内,就是在整个江南也是芳名远播,多少名士才子为之痴迷不已,费尽心机也难见其一面,更不要说能到家拜访了。刘家又是名门望族,世代贤良,我有心帮兄弟促成此事,不知兄弟意下如何。”黄师木心存感激却又有些难为情,说:“感谢大哥的好意,虽说我对刘小姐本人非常倾慕,但我本是一工匠,和刘小姐的身份相差太多,恐高攀不上。如今,我们又是有求于她,她若肯相帮,已是有大恩于我,不敢再奢求其它。”

    蒯苏诚听黄师木这样一说,心里就明白了,这等于托了底。心想,先尽力去办,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了一定的基础,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他安慰师木道:“这事让大哥为你做主,至于能否成功还要看你嫂子再去一次的情况才能定。”说这话时他与贞慧对视了一下目光,原来他二人早已商量过了。晓诚起身说下午还要有一套家具装船出运,自己要亲自随船并方便将款收回来。黄师木也想随行同去观看,二人出来后蒯苏诚与贞慧在家商量着下一步再去刘家的事。

    楚大板在师傅出去的这时间里一直在木工间用心观摩。黄师木随晓诚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后来到河边,只见有中堂六件套,包括长条供案、高几、八仙方桌和两只圈椅;一件未安装的架子床配件和四门顶箱柜;另有书桌、书柜、多宝格物架和太师椅,一套餐桌椅和一件十二片的折屏。晓诚向黄师木介绍说:“这此是城西茶商叶老爷新宅落成定制的家具,全部为紫檀料,这一船恐怕难装下。”黄师木看着也是有些感慨,尽说江南富甲天下,果然不虚,这一大船紫檀家具,若是在京城,能换来一套三进院的大宅子。几位工匠在忙着装船,晓诚熟练地指挥着,一件件精美的家具从黄师木眼前经过,呈现出端庄典雅、高贵华丽,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苏作家具惜木如金,用料极为节省,其主要原因在于紫檀、黄花梨这些名贵木料都是远道而来,本身就十分稀缺,再加上运输费用,几经转手才到木坊工匠之手,十分金贵。由此原因,影响到了苏作家具工艺设计,形成了用料精简,线条明快的风格。传统的苏作家具前面两个腿的和后面两个腿在用料上都有区别,后腿因在背面较隐敝的地方,所用木料就比前面两条腿单薄一些。而对于椅子来说,两侧牙板和后面牙板也相对薄一些,处处体现出用料节省,视觉上给人以精、简、美的享受。“紫檀堂”制作的家具在用料上还比市面其它木坊家具实在一些,特别是一些大户人家所预定的家具,都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用料充足。

    江南家具沿袭并继承了南宋以来香樟、榉木、榆木家具的制作特色,并形成了成套家具体系。家具不仅要看木料的质地,更为重要的是还要看其工艺所体现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高雅艺术风格,其在造型设计上蕴含的人文气息,整体上重视线条流畅。同京作家具不同的是多采用简单朴素的平面设计,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形成了流畅自如、清晰明快的特点,将苏作家具轻灵飘逸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而京作家具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借鉴了江南苏作家具的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创造性的进行改进提高,形成了作为帝京皇城所体现出的尊贵奢华,恢宏大气的特色,二者对比,相得益彰,各有千秋。

    半个时辰后,家具已全部装上船,因架子床还需要在房间里安装,晓诚带了两位工匠随船同去。黄师木想起一件事问道:“我见京城有许多官员自江南订购紫檀家具,尤其是那些来自江南的官员,这其中‘紫檀堂’能占几成份额。”晓诚笑道:“这些在苏州订制家具的人,都是些财大气粗的富商和官家,哪能不选最好的。一般黄花梨材质,多是魏家所出;若论紫檀,谁能比得上咱‘紫檀堂’。仅上个月累计就有一整船,听说以前皇宫也来江南订做,但自万历朝以来,因京城家具的工艺水平也发展起来,这情况就少了。家具毕竟是现场定制最好,喜欢的风格也各有不同,且京城中亦不乏能工巧匠,因此皇宫的订单很多年都没有了。只那些原籍为江南的官员有时带几件小家具进京,这说明南北差异已经不大了。”晓诚说罢上了船,向黄师木挥手告别,黄师木又回到院子里。这一船家具运走后,木工间内空了许多,工匠们忙着整理散料,打扫刨花锯沫。

    贞慧、紫清又开始张罗安排晚上的宴席。黄师木看后心情不平静了,他知道,这一切都因自己而忙。且自昨天到苏州后,就一直在此相扰,今天下午正闲,何不去一下苏州府衙,见见知府。相到此,便把想法告诉苏诚。苏诚一听,说:“也好,我安排人带你去。”说罢他让人找到一顶小轿,黄师木又让大板回到客栈取回公文,然后乘上轿子出发。楚大板跟随在后,不多时来到了苏州府衙。大板让衙役进去通报,衙役进去通报后,苏州知府寇慎听说是工部左侍郎黄大人到,忙出来迎接。因黄师木工部左侍郎为正三品官职,知府乃正四品,且黄师木还是京官到地方,官大一级。寇慎迎上前行揖礼拜见,黄师木还礼;二人走进知府厅,落座后有人上来献茶。黄师木将此次奉旨南下采办“皇木”,并考察苏作家具工艺情况作了介绍。

    寇慎,字永修,同官县人,七岁失母,自小勤苦好学,知书懂礼。少年时代在父亲寇尊孟的严格教育下,刻苦学习,博览经史。也是天道酬勤,万历四十四年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在京先后授刑部、工部主事、员外郎,后调任虞衡司郎中,外任苏州府知府。在苏州任职期间,他时时以况钟、朱燮元等前任先贤为榜样,关注民生疾苦。时值洪涝灾荒,他把自己的薪俸捐出来用以漕运粮食,并请求朝廷减轻赋税,劝民开垦河浜淤地,织造绸缎。他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深得苏州百姓爱戴,是一位难得的清官。

    对于天启帝喜好木作工艺,并亲手参与设计制作一事,寇慎早有耳闻。他向黄师木了解近期朝廷推行政策的一些情况,从黄师木口中得知当今皇上小时也吃了不少苦,非常自立,重视亲情,登基后对一些弊政积习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做了很多实事,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寇慎听了心里明白,可惜当朝并无张居正这样的宰辅,若刘子清能被重用,尚有复兴之望。如今皇上特别信任那些曾关照过他的身边人,怀有极深的感情;若长此以往,这些人为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必会结成私党,树立亲信,排挤他人。受这些因素影响,在治理朝政上必会形成乱政的现象。如今辽东情况危急,内忧外患齐聚,朝廷若要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只有打破常规,锐意进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这样才能重振大明王朝。想到这,寇知府心中多了一些忧虑。

    黄师木也知寇慎清正廉洁、品格高尚。苏州地处江南,经济发达、生活富庶,多与这些知府为政清廉有关。苏州历任知府多清官,宣德年间的况钟可谓知府的楷模。他把苏州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朝廷屡次升迁他官职,都被苏州百姓上书挽留下来。最终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况钟一生清廉,死的时候,除了书籍外身无长物。前任知府朱燮元也多有政绩,在平息葛成等机工抗税斗争过程中,力排众议,坚决反对用兵镇压。说军队是国家用来抵御外来侵略的,怎么可以用来镇压老百姓,最终采用和平方式平息了民乱,避免了事态的恶化发展。

    黄师木问起寇慎,时下苏州以家庭为主的手工作坊对江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寇慎答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两千多年前百工就与王公、士大夫、商旅、农夫、妇功并列‘六职’之一。《周礼》说:‘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江南经济发达,而苏州府更是领先于它处,其原因正是由于百工分工精细,且大多从业者都是世代相传。他们技艺精湛,以家庭为单位,正是这样的一种经营方式让他们承担着古老文化技术的传承。他们勤于钻研,勇于进取,精益求精,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推动了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听了寇慎一番话,黄师木感慨道:“到底是苏州知府,”寇慎卓有见识,看问题不但全面且有高度,能力远在朝廷同级官员之上,让他来治理苏州,实是江南百姓之福。二人又交谈了一会儿后,黄师木才说起自己离京时日已多,皇木厂已无紫檀、黄花梨库存木料,若等南下广东、海南再回来后,怕要半年的时间,这样势必会迟误营造处使用木料。因此想在这里先收购一船黄花梨木料发运京城。寇知府听罢当即应允下来,此前虽未有从苏州直接采购皇木,但这里是一个集散中心,从南方运来的木料都要经过苏州,再从这里转运至中原及北方各地。也时常有大船从南洋及广东方面驶来在刘家港停泊,因此就地收购紫檀、黄花梨木料并不困难。黄师木嘱咐道:“在这里采办皇木,只要黄花梨,凑够一船就可,至于三大殿修复所需木料数量较大,现在可多加留意,等我到广州看后回来再定。”

    寇慎听罢心中稍慰。黄师木补充道:“我知道寇大人为政清廉,爱民如子。此次采购皇木所需银两,一并由户部支付,切莫因此加重地方百姓负担。”寇慎回道:“请黄大人放心,此事下官一定办好,绝不敢因此扰民。江南是最早采用硬木制作家具的,紫檀、黄花梨在木料市场上并不缺少,每月都会有一船木料从南方运来,好在所需不多,我会尽力去办。”

    寇慎又向黄师木详细介绍了苏州家具生产规模和从业工匠情况,同时对其它行业工匠从业人数和收入水准也简单做了概述。听了寇慎的话,黄师木才知苏州手工业的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以家庭为主的小作坊也已成规模化,这里工匠收入整体上要高过京城。黄师木由衷感慨:在太平时期,为官者的施政理念与执政能力都与百姓安居,衣食温饱和市场兴旺息息相关。

    看着天色将晚,寇慎热情相留,要一起吃晚饭;黄师木婉言谢绝。他又向黄师木推荐了蒯家“紫檀堂”和魏家“花梨轩”,称这两家在江南家具行中规模和水平都领先同行,值得一看。黄师木道了谢,离开知府衙门上轿而回。寇慎不停的招手目送轿子远去。

    正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