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后 » 第十章 今天不聊屁股的事儿

第十章 今天不聊屁股的事儿

    韩琳刚刚醒过来,就被通知要求换牢房。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换地方啊?”韩琳纳闷的问,可狱卒并未跟她做过多解释。

    这下,韩琳更纳闷了,给自己换什么房间呢,是因为昨天晚上自己叨叨的太投入,打扰到别的犯人休息,所以被举报了吗?

    还是,担心自己跟对门一样,也偷偷摸摸的就跑了,所以给她换一个更不容易越狱的地方。

    不会是换到最差的房间吧?

    韩琳瞬间脑补出一个,自己被扔进十八层地狱的场景。

    也不知道昨天偷袭自己的那几个二五仔,到底咋样了,自从自己醒过来以后,这群狱卒看自己的眼神就开始变得怪怪的。

    连她那神经兮兮的狱友大叔也不知道去哪了,哎,人在诏狱,身不由己,生死难料啊。

    不多时,就到了狱卒口中的雅堂。

    然而,让韩琳意外的是,这雅堂灯火通明,不但有软床竹椅书案,书案上甚至还放着酒菜。

    这是什么神仙转折?

    这雅堂乃是诏狱中,专门关押那些未定罪的高等官员的地方,相对于那肮脏不堪的死囚牢,环境不知道好了多少,它的规格更像一个高级客房。

    不应该啊,诏狱这种分分钟要人命的地方,也变的这么人性化了吗?

    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中的断头饭?

    相传,每个死囚牢到了砍头的日子,会被招待一顿好吃好喝。

    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还挺快嘛,对于韩琳这个把死当成任务的人,竟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涌上心头,还有什么是比死前,美美的饱餐一顿更爽的事情了。

    老娘才不管其他的呢,先吃饱了再说。

    琵琶美酒夜光杯,喝酒对着头孢吹……

    韩琳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可劲的把酒菜往嘴里倒。喝多了,话就多,这可难为坏了隔壁正在记录韩琳言行的撰笔小吏们。

    “大哥,这,这个咱哥俩也记吗?咱们这可是盖了镇抚司大印的无常簿,记下来就没法改了。”

    “记,记吧,头儿说了都记下来。”

    “皇上看见这些不会宰了咱们俩吧。”

    韩琳还沉浸在美酒佳肴的幸福里,根本不知道隔壁还有两个一边哭,一边记录她酒后言行的狱卒。

    结果,第二天,没等到砍头的消息,却等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谁啊!”跟催命一样,着急投胎啊。

    诏狱里睡个美容觉容易吗,自己这起床气,还真忍不了!

    “韩琳老弟!”

    “哎?怎么是你。”

    韩琳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这个喜怒形于色,简直要欢快的蹦起来的狱友大叔。

    发生了什么好事,能让他激动成这样。

    “果然,跟我想的一样!”于谦高兴的说道。

    “什么一样啊?”这个老登,又想出什么幺蛾子了。

    “皇上给咱们换到这雅堂,一定是要重用咱们,我想了很久,一定是这样。”

    “为什么?”

    韩琳感觉于谦的脑袋是属藕的,脑洞是真的多。

    “不瞒你说,我把自己想的和你说的那些,都写成了折子,这不皇上连夜就给咱们换了房间。所以,你一定要当官。”

    韩琳虽然不知道狱友大哥写的什么,可这大明朝也没顺风快递,你确定皇上收到你的快件了?

    “当官?”

    自己没听错吧?

    ……

    其实,今天朱祁镇并未上早朝。

    中午,皇上从永和宫才回到了乾清宫,他也没有看到于谦的奏折。

    昨晚睡得非常好,精神百倍,即使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朱祁镇也能井井有条的批阅。

    这位正统皇帝,在接管了父亲朱瞻基手中的大明帝国后,亲政前努力学习,亲政后勤于政务,并频繁对北方用兵,正统三年、正统六年、正统九年三征漠北。

    朱祁镇是非常希望以勤政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弱于宣宗,将来甚至会超越太宗的皇帝。

    当然,皇帝这活确实也不是平常人能干的,一天批复几百份奏折经常是家常便饭,处理几百件国事更是日常工作,而且全年无休,偶尔不上个早朝,都会多几份奏折出来抨击他沉迷后宫。

    大臣们也是气迷心,被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给馋坏了。

    谁家里还没点事,就迟到一会,在家陪了陪媳妇,至于你们这么叨叨人家嘛,也没麻烦到你家媳妇,这么激动何苦呢。

    可是,你说这活儿又不给加班费,但凡能有个朝九晚五、跟着学生一起放假的好工作,皇上这岗位要是能辞职,以朱祁镇的脾气,估计早特喵的撂挑子不干了。

    哪个皇上能拒绝每周有双休的生活......

    “韩琳和于谦最近有没有说什么。”朱祁镇突然放下手里的奏折问道。

    闻声,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出列而跪。

    “有,诏狱那边刚送过来,奴婢还没有看。”王振声音略带颤抖的叩首道。

    站在一旁的马顺蒙了。

    他一早起来就把于谦的奏折,和记录韩于二人的对话内容的无常簿,上交至司礼监,出于对职责的过于尽忠职守,他并未开封这些书信(大明有制,重要文书会用铅封或封条封住)。

    司礼监要经手大量奏章、政令和勘合等文书,而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是太监之首。

    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后,掌印太监拣选其要,呈送皇帝,专门负责在皇上对批红完之后进行审核盖印。

    所以,很多奏折若无金银孝敬,经常会被王振以各种理由拒收,扣留,甚至藏匿。

    马顺没看,不代表王振没看。而且,马顺是亲眼看见王振拆开过无常簿上的铅封。

    王振看完内容以后,那脸上的表情是相当的精彩,一会绿一会红,跟迪厅的旋转彩灯似的,可见内容一定不简单。

    这死太监如今对皇上说他没看过,就等于把责任撇出去了,明显是坑自己啊。

    “马顺,既然是你呈上来的,那你念一念吧。”

    朱祁镇今天心情大好,让谁念,就是对此人天大的恩典。

    王振闻言,急忙把手中的无常簿,放到马顺的手中,眯着眼睛狠狠的夹了马顺一下,又耐人寻味的拍打了几下镇抚使大人的飞鱼服。

    “没,没说什么。”马顺捧着写满韩琳酒后真言的无常簿,大气都不敢出了。他此时才明白,在大明公司工作不能太克己奉公,不然容易被阴阳人给阴了。

    皇上纳闷,这马顺是宕机了吗,怎么不说话,人也不动弹了。

    朱祁镇急了:“给朕大声念出来!”

    王振也火上浇油的催促道:“磨蹭什么呢,陛下叫你快念啊!!”

    明显看热闹的都不嫌事大。

    马顺眼睛瞪的滴流圆,脸上的汗水像下雨一样滴到手上,把手心里捧着的无常簿完全浸湿,字都快花了,最终他下了很大的决定,才在无常簿上找出来一句能念的话,仿佛做好了被诛九族的准备。

    爱咋咋地吧!

    “韩琳说,朱祁镇那个水货,我们家对门二傻子来了,都比他强……”

    “住嘴!”

    朱祁镇这个气啊,这是骂自己骂上瘾了吗?

    他是皇上,又不是消毒液,怎么到了哪都不忘了喷自己呢。

    显然,韩琳昨天喝醉以后,说了不少他的坏话,这一句肯定是马顺摘的其中里面最好听的一句了。

    “你,去调查一下这个韩琳对门的二傻子,把人拖到诏狱门口重打五十大板。”朱祁镇指着一名锦衣卫说道。

    “遵旨!”那锦衣卫领旨而走。

    朱祁镇转过头,咬着后槽牙看向马顺,让他走吧难解心头之恨,不让他走吧,旨意又是自己下的。而马顺这个时候吓得都快尿裤子了。

    比死了亲爹都委屈,是您让我大声念的啊。

    “你,自己去诏狱领五十大板,然后再去司礼监领五十两银子治屁股!”

    “谢主隆恩!”

    马顺泪目,这要是一板子打痔疮上,那他也成菊藤了。

    菊花残,满腚伤,你的裤衩已泛黄……

    “陛,陛下,我来的时候,于大人已经去了韩琳房间,两个人好像在聊什么关于当官的问题。”

    当官?

    难不成是在聊吏治的问题?

    “当真?”朱祁镇喜出望外,也不管马顺的屁股了,瞬间兴致盎然。